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雲南荸薺

雲南荸薺:(Heleocharis yunnanensis Svens)是莎草科、荸薺屬的植物。匍匐根狀莖粗,斜升。稈少數或多數,叢生或密叢生,葉缺如,只在稈的基部有三個葉鞘,長鞘的下部紫紅色或紫色,上部綠色,花葯線形,頂端有短尖,小堅果倒卵形,鈍三稜形,黃綠色,花果期4-8月。產於雲南(昆明、大理、維西、麗江等地)。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雲南荸薺

拉丁學名: Heleocharis yunnanensis Svens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目: 莎草目

科: 莎草科

亞科: 藨草亞科

屬: 荸薺屬

族: 藨草族

形態特徵

匍匐根狀莖粗,斜升。稈少數或多數,叢生或密叢生,細,有少數縱槽,高16-40厘米,基部直徑1毫米。葉缺如,只在稈的基部有三個葉鞘,最下的一個葉鞘為鱗片狀,在上面的兩個管狀,長鞘的下部紫紅色或紫色,上部綠色,鞘口微斜,高2-8厘米。小穗狹長圓形或長圓形,長6-8毫米,直徑2-3毫米,紫褐色,有少數花,時常從小穗基部生小植株;在小穗基部的二片鱗片很長,在開花時期長達小穗的一半或過半,最下的一片鱗片內有芽,第二片內有花或芽,兩片對生;其餘鱗片全有花,螺旋狀排列,卵狀披針形,頂端急尖,長3-4毫米,寬1.3毫米,血紅色,中脈一條,明顯或不明顯,緣寬,淡血紅色,後來變為干膜質;下位剛毛6條,長等於小堅果,不向外展開,淡銹色,有倒刺,刺密而短;雄蕊3,花葯線形,頂端有短尖,長1.5毫米;花柱長,柱頭3。小堅果倒卵形,鈍三稜形,長1.2-1.5毫米,寬0.6-0.8毫米,黃綠色,三面微凸,頂端縊縮部分稍狹於花柱基;花柱基從基部向上漸狹而形成短尾狀漸尖,蒼白色,長為小堅果的一半或過半。花果期4-8月。

生長環境

生于山谷中溪邊。

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昆明、大理、維西、麗江等地)。

繁殖方法

育苗是荸薺栽培過程中的重要技術環節,是高產、優質的基礎和保證。生產中主要有2種育苗方式:球莖育苗和分株育苗。不同育苗方式的育苗時間、播種技術、秧田管理、移栽標準等均有所差異。分株育苗時間較早,在每年的4月中旬進行,用種量少,經過育苗、假植擴繁增加苗數後移入大田。球莖育苗是傳統的育苗方式,在每年的6月中旬進行,小田育苗,大田定植,省略假植擴繁環節。 育苗準備:選擇條件良好的秧田,播前15天灌水翻耕泡田,播前3-5天進行第2次翻耕,施基肥,每667平方米施過磷酸鈣25千克、複合肥(氮-磷-鉀為18-8-16,下同)15千克。翻耕後做畦,畦寬150厘米、高10厘米,溝寬30厘米。做畦後灌水,播種前一天排乾水。 挑選健壯、飽滿的種薺進行催芽,催芽前將洗淨種薺的正頭芽尖剪去0.2-0.3厘米,清水浸泡48小時,剔除漂浮種薺,取出瀝乾。 球莖育苗:球莖育苗宜在6月中旬至7月初進行。育苗時間20-25天,育苗期間白天溫度保持在20-25℃,夜間15-20℃。按大田種植面積進行秧田播種,每667平方米大田種薺用量20-25千克。將種薺按株距3-5厘米、行距3-5厘米排入秧田,頂芽朝上按入泥中1厘米。播種後,白天搭小拱棚覆蓋遮陽網保持棚內溫濕度,當苗高10厘米時去除小拱棚。育苗期間共施肥2次,第1次在苗高10厘米時,每667平方米施尿素3-5千克;第2次在大田定植前7天,每667平方米施複合肥5千克或尿素5千克。出芽前畦溝灌淺水,保持畦面濕潤。當頂芽出土轉綠且植株有新根長出時灌水,保持水層1-3厘米。 分株育苗:分株育苗可有效節約生產所需的荸薺種球數,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也是高產優質的重要手段。分株育苗宜在4月中旬進行。按大田種植面積進行秧田播種,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種量為15-25個種球。種薺按1厘米間距排種,頂芽朝上,覆蓋濕潤的輕壤土或有機肥,厚度以遮住頂芽為宜。催芽期間保持苗床濕潤。搭小拱棚保持密閉,當日平均氣溫達到15℃以上時中午通風1-2小時,隨着氣溫升高逐漸延長通風時間。移植前5天揭膜煉苗,5月上旬,幼苗高20-30厘米時連同種球一起挖出移入秧田進行假植擴繁,捨棄無種球、簇生而纖細的幼苗。根系入土深度5-8厘米,株距110厘米,行距120厘米。荸薺生長過程中會從芽基部分櫱產生新的腋芽和匍匐莖,匍匐莖的節和頂端又能產生新芽,每個新芽可在分株後獨立生長成苗並可繼續進行分櫱。因此,荸薺定植前的假植擴繁可大幅度提高幼苗數量。秧苗成活後,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1次預防病害,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千克。栽植30天後,每667平方米施複合肥15千克。定植到大田前7天,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千克、硫酸鉀5千克,或每667平方米施複合肥10-15千克。田間持續保持水層2-4厘米。 [1]

參考文獻

  1. 雲南荸薺」,植物智, 201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