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喬家大院 - 山西省著名建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喬家大院 - 山西省著名建築

中文名稱:喬家大院

外文名稱;The Qiao's Famaily Compound

地理位置;山西省晉中市祁縣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占地面積;4175平方米

門票價格;72元

著名景點;萬人球,犀牛望月鏡

適宜遊玩季節;3-11月

建議遊玩時長;2小時

景區類型;人文景觀、歷史景觀

喬家大院位於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它又名在中堂。曾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具有北方漢族傳統民居建築風格的古宅。

喬家大院始建於1756年,又名在中堂,屋主曾是被稱為「亮財主」的清朝末年著名晉商喬致庸。全院占地面積10642平方米, 呈雙「喜」字造型,共有6座大院、20進小院、313間房屋。1985年,祁縣人民政府利用喬家大院館址設立了祁縣民俗博物館,翌年對外開放。

2014年,喬家大院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19年7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給予喬家大院景區取消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處理。8月17日,喬家大院整改後重新開業,門票價格從137元/人次降至115元/人次。

序言介紹

家大院為全封閉式的城堡式建築群,建築面積4175平方米,分6個大院,20個小院,313間房屋。大院三面臨街,不與周圍民居相連。外圍是封閉的磚牆,高10米有餘,上層是女牆式的垛口,還有更樓,眺閣點綴其間,顯得氣勢宏偉,威嚴高大。大門坐西朝東,上有高大的頂樓,中間城門洞式的門道,大門對面是磚雕百壽圖照壁。大門以里,是一條石鋪的東西走向的甬道,甬道兩側靠牆有護牆圍台,甬道盡頭是祖先祠堂,與大門遙遙相對,為廟堂式結構。

北面三個大院,都是蕪廊出檐大門,暗欞暗柱,三大開間,車轎出入綽綽有餘,門外側有栓馬柱和上馬石,從東往西數,依次為老院,西北院,書房院。布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結構,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則是客房傭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築上偏院較為低矮,房頂結構也大不相同,正院都為瓦房出檐,偏院則為方磚鋪頂的平房,既表現了倫理上的尊卑有序,又顯示了建築上層次感。大院有主樓四座,門樓,更樓,眺閣六座。各院房頂有走道相通,便於夜間巡更護院。

綜觀全院布局嚴謹,設計精巧,俯視成「囍」字形,建築考究,磚瓦磨合,精工細做,斗拱飛檐,彩飾金裝,磚石木雕,工藝精湛,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築工藝水平,被專家學者譽之為:「北方民居建築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譽滿海內外。[1]

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豐、地下能源之巨著稱。而今,又以大量傳統民居建築藝術的不斷發現而令世人矚目。這些精緻無比、保存完好的宅院,以它們永遠的真實,期待着我們對三晉文明史的闡釋,期待着我們對晉商輝煌史的解讀。

中華民族的智慧和耐勞精神,創造了巍峨的城牆、莊嚴的宮殿、秀美的園林,也創造了形形色色的宅院。這些宅院都有自己獨特鮮活的生命。著名建築專家鄭孝燮說「北京有故宮,西安有兵馬俑,祁縣有民宅千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祁縣的民居,集宋、元、明、清之法式,匯江南河北之大成,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喬家大院。屬於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具有北方漢族傳統民居建築風格的古宅。整個院落呈雙"喜"字形,分為6個大院,內套20個小院,313間房屋,總占地10642平方米,建築面積4175平方米,。

地理位置

喬家大院位於山西祁縣喬家堡村。

歷史沿革

喬家大院即屬於遺產型旅遊資源,其始建於1756年,保留了完整的建築群體,具有很高的建築美學和居住民俗研究價值,被譽為「清代北方民居建築史上的一顆明珠」。

清乾隆年間,現喬家大院坐落的地方,一部分正好是喬家堡村的大街與小巷交叉的十字口。喬全美和他的兩個兄長分家後,買下了十字口東北角的幾處宅地,起建樓房。主樓為硬山頂磚瓦房,磚木結構,有窗欞而無門戶,在室內築樓梯上樓。特點是牆壁厚,窗戶小,堅實牢固,為里五外三院。主樓的東面是原先的宅院,也進行了翻修,作為偏院。還把偏院中的二進門改建為書塾,這是喬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也就是老院。

傳說偏院外原來有個五道祠,祠前有兩株槐樹,長的奇離古怪,人們稱為「神樹」。喬家取得這塊地皮的使用權後,原打算移廟不移樹。後來喬全美在夜間做了一夢,夢見金甲神告他說:「樹移活,祠移富,若要兩相宜,祠樹一齊移。往東四五步,便是樹活處。如果移祠不移樹,樹死人不富……。」沒有多久,此樹便奄奄一息。喬全美恐怕得罪了神靈,便照夢中指示的地方,把樹移了過去,樹真的復活了,而且枝葉繁茂如初。這好像是「真神顯靈」,真有其神,於是又在側院前修了個五道祠,直至今天依然存在。同時主院與側院間有一大型磚雕土地祠,雕有石山及口銜靈芝的鹿等。土地祠額有四個磚雕獅子和一柄如意,隱喻「四時如意」。祠壁上還有梧桐和松樹,六對鹿雙雙合在一起,喻意「六合通順」。

喬致庸當家後,為光大門庭,繼續大興土木。他在老院西側隔小巷置買了一大片宅基地,又蓋了一座樓房院,也喬家大院-國畫譚翃晶作品是里五外三,形成兩樓對峙,主樓為懸山頂露明柱結構。通天欞門,門樓的卡口是南極星騎鹿和百子圖木雕。上有陽台走廊。上得走廊,前沿有磚雕扶欄,正中為葡萄百子圖,往東是奎龍和喜鵲兒登海;西面為鷺絲戲蓮花和麻雀戲菊花,最上面為木雕,刻有奎龍博古圖。站在陽台上可觀全院。由於兩樓院隔小巷並列,且南北樓翹起,故叫做「雙元寶」式。

明樓竣工後,喬致庸又在與兩樓隔街相望的地方建築了兩個橫五豎五的四合斗院,使四座院落正好位於街巷交叉的四角,奠定了後來連成一體的格局。

光緒中晚期,地方治安不穩,喬家的景儀、景儼為了保護自身的安危,費了不少周折,花了很多銀兩,買下了當時街巷的占用權。喬家取得占用權後,把巷口堵了,小巷建成西北院和西南院的側院;東面堵了街口,修建了大門;西面建了祠堂;北面兩樓院外又擴建成兩個外跨院,新建兩個蕪廊大門。跨院間有柵欄通過,並以拱形大門頂為過橋,把南北院互相連接起來,形成城堡式的建築群。民國初年,喬家人口增多,住房顯得不足,因而又購買地皮,向西擴張延伸

民國十年後,喬映霞、喬映奎又在緊靠西南院建起新院,格局和東南院相似。但窗戶全部刻上大格玻璃,西洋式裝飾,朱光效果也很好,顯然在式樣上有了改觀。就是院內迎門掩壁雕刻也十分細緻。與此同時,西北院也由喬映霞設計改建,把和老院相通的外院之敞廊堵塞,連同原來的灶房,改建為客廳。還在客廳旁建了浴室,修了「洋茅廁」,增添了異國風情。

靠西北院,原來有一小院,為喬家的家塾,故把此院叫做書房院。分家後,喬健打算建內花園,從太谷縣一個破落大戶家買回了全套假山。正待興建時,「七七事變」爆發,日軍侵華,工程停止。日軍侵占時期,全家外逃,剩下空院一處,只留部分家人看護。延續至今,喬家大院成了北方民居中一顆光彩奪目明珠

喬家大院喬家大院大門坐西向東,為拱形門洞,上有高大的頂樓,頂樓正中懸掛着山西巡撫受慈禧太后面喻而贈送的匾額,上書「福種琅環」四個大字。黑漆大門扇上裝有一對椒圖獸街大銅環,並鑲嵌着銅底板對聯一付:「子孫賢,族將大;兄弟睦,家之肥。」字裡行間透露着喬在中堂主人的希望和追求,也許正是遵循這樣的治家之道,喬在中堂經過連續幾代人的努力,達到了後來人丁興旺、家資萬貫的輝煌

大門頂端正中嵌青石—塊,上書「古風」。雄健的筆力同這兩個字所代表的承接古代質樸生活作風的本意,相得益彰,耐人尋味。大門對面的掩壁上,刻有磚雕「百壽圖」,一字一個樣,字字有風采。百壽圖為「在中堂」主人喬致庸的孫婿、近代著名學者、篆書家常贊春書寫。掩壁兩旁是清朝大臣左宗棠題贈的一付意味深長的篆體楹聯:「損人慾以復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楹額是「履和」。這同作為巨商大賈的喬家所秉承的和為貴的中庸之道是很相宜的。進入大門,走完那長長的甬道,西盡頭處是雕龍畫棟的喬氏祠堂,與大門遙相對應。祠堂裝點得十分講究,三級台階,廟宇結構,以獅子頭柱,漢白玉石雕,壽字扶欄,通天欞門木雕夾扇。出檐以四條柱子承頂,兩明兩暗。柱頭有玉樹交榮、蘭馨桂馥、藤羅繞松的鏤空木雕,裝飾精彩,富麗堂皇。額頭有匾,上書「仁周義溥」四字,李鴻章所題。祠堂里原陳列着木刻精雕的三層祖先牌位。

甬道把六個大院分為南北兩排,北面三個大院均為開間暗欞柱走廊出檐大門,便於車、轎出入。大門外側有拴馬柱和上馬石。從東往西數,一、二院為三進五聯環套院,是祁縣一帶典型的里喬家大院五外三穿心樓院,里外有穿心過廳相連。里院北面為主房,二層樓,和外院門道樓相對應,宏偉壯觀。從進正院門到上面正房,需連登三次台階,它不但寓示着「連升三級」和「平步青雲」的吉祥之意,也是建築層次結構的科學安排。

南面三院為二進雙通四合斗院,硬山頂階進式門樓,西跨為正,東跨為偏。中間和其它兩院略有不同,正面為主院,主廳風道處有一旁門和側院相通。整個一排南院,正院為族人所住,偏院為花庭和傭人宿舍。南院每個主院的房頂上蓋有更樓,並配置修建有相應的更道,把整個大院連了起來。

喬家大院聞名於世,不僅因為它有作為建築群的宏偉壯觀的房屋,更主要的是因它在一磚一瓦、一木一石上都體現了精湛的建築技藝。南北六個大院院內,磚雕、木刻、彩繪,到處可見。從門的結構看,有硬山單檐磚砌門樓,半出檐門,石雕側跨門,一斗三升十一踩雙翹儀門等。窗子的格式有仿明酸枝欞丹窗,通天夾扇菱花窗,柵條窗、雕花窗、雙啟型和懸啟型及大格窗等,各式各樣,變化無窮。再從房頂上看,有歇山頂、硬山頂,懸山頂、卷棚頂、平房頂等,這樣形成平的、低的、高的、凸的,無脊的、有脊的、上翹的,垂弧的……,每地每處都是別有洞天,細細看來,切實讓人賞心悅目,品味無窮。

一九八五年,祁縣人民政府利用這所古老的宅院成立了祁縣民俗博物館,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一日正式對外開放。陳展5000多件珍貴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晉中一帶為主的民情風俗,陳列內容有:農俗、人生儀禮、歲時節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間工藝,還專門設立了喬家史料、喬家珍寶、影視專題等的陳列。

開館以來我館先後接待了中外遊客800多萬人次,包括江澤民、喬石、劉華清李鐵映、薄一波、錢琪琛、唐家璇等40多位國家領導人,以及鄭孝燮、費孝通等專家學者。《大紅燈籠高高掛》、《昌晉源票號》、《趙四小姐與張學良》等40多部影視劇曾在此拍攝

相關視頻

喬家大院未解之謎,暢遊山西喬家大院,欣賞傳統建築之美

參考資料

  1. 喬家大院,山西建築的經典 , 快資訊 201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