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烏牙寺》唐代詩人李白的詩詞之一。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1]

《烏牙寺》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唐代詩人李白曾來黃梅遊覽,拜謁過南山靈峰寺並親筆題詩於僧舍。北宋王得臣在《塵史》中載:"南豐曾阜(字)子山,嘗宰蘄之黃梅,數十里有烏牙山甚高,而上有僧舍,堂宇宏壯,梁間見小詩曰李太白也。'夜宿烏牙寺,舉手捫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布衣李白。'"由此可見,李白不僅是到過黃梅縣,而且到過南山並且在寺中題了詩,留下"布衣李白"的字跡。只不過這首詩與蔡山江心寺所傳李白的"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有雷同之嫌。

據光緒二年出版的《黃梅縣誌》載:"曾阜,字子山,江西南豐人,鞏之從兄弟。當為黃梅令,政績無考。宋趙令畤(後改名趙德麟)《侯鯖錄》雲:梅有峰頂寺,去城百餘里,在亂山群峰間,人跡所不到。阜,按田偶至其上,梁間小榜塵滓暋晦,乃李白所題詩,其字亦豪放可愛。詩云:'夜宿峰頂寺,舉手捫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從縣誌記載的資料內容與王得臣著的《塵史》是基本吻合。

在《李白詩全集》卷二十五(補遺)里,載有李白《題峰頂寺》詩:"夜宿峰頂寺,舉手捫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詩詞大全》亦有此詩。由此可知,李白生前確實到過黃梅,親筆題詩可成定論。

目錄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烏牙寺[2]


創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處;《李白詩全集》卷二十五(補遺)

文學體裁;四言絕句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

《烏牙寺》

夜宿烏牙寺,

舉手捫星辰。

不取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詞語注釋

南山又名烏牙山,亦名南烏崖。山上建有峰頂寺,又名靈峰寺,是圓證祖師手建的說法道場。

圓證祖師生於唐長安二年(公元702年)俗姓陳,中山人。幼年酷愛儒學,其父時為州衙官吏,有一次遇見雲遊的和尚來到府門,便留其住宿供施。和尚在府講經說法,師聽道入神,故而放棄儒學來研修佛經。

師往白磁山,禮智幽為師受教,後遇荷澤禪師得法,隱烏牙山。山中多巨蛇,深潭有****,自師居此山後,二物潛蹤。《黃梅縣誌》光緒二年版載:"圓證祖師即普庵祖師,

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賜號圓證,得法於荷澤,澤得法於六祖。建寺南山,塔在虎首山,去寺百步,遇旱求雨輒應。

"圓證祖師有兩個著名徒弟,據《傳法正宗記》載:"烏牙山圓證禪師,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吳頭陀者;一曰四面山法智者。"同時,在《景德傳燈錄》卷十三"黃梅烏牙山圓證祖師"一文里亦記載法嗣之事。

作品譯文

晚上在烏牙山睡覺,抬起手就可以接觸到星空。

不敢大聲說話,怕驚到在天上的人。

作者簡介

李白[3](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公元762年的十一月,李白窮困潦倒,寄居在安徽當塗縣李陽冰處,當時他已經病入膏肓,自知時日無多,將平生詩文手稿全部交給族叔李陽冰,讓他帶管並編輯成集。然後,賦《臨終歌》一首,與世長辭,終年六十二歲。[4]

偉大的浪漫詩人李白,經歷坎坷,一生流離,性格卻始終樂觀,詩風也雄奇豪邁。如果你翻開《李太白全集》,開卷第一篇就是年輕時寫就的《大鵬賦》。他浪漫地不想做人,想做恃才傲物的大鵬;他不想老死於家鄉,渴望像振翅的大鵬那樣去遠征;他不甘於平庸,無時無刻不夢想出人頭地……他還一無所有,在賦中就浪漫地自比為大鵬,相信自己展翅高飛,必將使「斗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真是少年壯志可凌雲。

視頻

古詩賞析

走進詩人李白的一生

參考資料

  1. 《烏牙寺》 古詩文網
  2. [1] 詩詞文句網
  3. 李白簡介 古詩文網
  4. 賦臨終歌而卒的李白,當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將浪漫進行到底 搜狐首頁,發布時間;2018-08-28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