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法聚變聯合研究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新浪網 的圖片

中法聚變聯合研究中心(SIno-French Fusion Energy centeR, SIFFER)由國家科學技術部與法國原子能委員會(簡稱「CEA」)簽訂協議成立,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簡稱「核聚變中心」)、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1]物理研究所、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CEA聚變研究所為四家成員單位。

機構簡介

中法聚變聯合研究中心主要圍繞為ITER組織及其成員方提供支持、開發和驗證磁約束聚變裝置關鍵部件及技術,對共同感興趣的項目開展聯合競標,在聚變科學和實驗物理研究、核聚變能[2]安全規範和技術標準、下一代聚變堆裝置等重點領域開展合作。

相關資訊

中法聚變聯合研究中心揭牌

1月11日上午,繼法國總統馬克龍來華訪問之後,由國家科學技術部與法國原子能委員會簽訂協議成立的中法聚變聯合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等離子體所舉辦,標誌着中法在聚變能源領域的務實合作進入新局面,從先前雙方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上升至如今國家政府層面之間的雙邊合作。

中法聚變科技合作始於上世紀80年代,起先雙方在微波加熱領域開展合作,到後來從法國Toresupra裝置與我國HT-7裝置展開了長達25年的科技合作,逐步轉變為我國EAST裝置與法國WEST裝置的合作。WEST裝置是法國原子能委員會核聚變研究所Tore Supra超導托卡馬克裝置升級的全鎢偏濾器托卡馬克裝置。EAST是世界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具有與正在建造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類似的主動水冷偏濾器結構,也是首個實現穩態高約束模運行持續時間達到分鐘量級的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基於中法聚變研究的共同興趣和先進經驗,此前雙方已經成立聯合實驗室,在WEST離子迴旋天線研製、EAST遙操作系統、聯合物理實驗、托卡馬克長脈衝運行研究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並取得豐富成果。

基於中國聚變界與法國原子能委員會開展的合作基礎,中法雙方政府在去年11月簽署成立聚變聯合研究中心框架協議。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法國原子能委員會核聚變研究所為聯合研究中心的主要單位。主要圍繞為ITER組織及其成員方提供支持、開發和驗證磁約束聚變裝置關鍵部件及技術,對共同感興趣的項目開展聯合競標,聚變科學和實驗物理研究,核聚變能安全規範和技術標準,下一代聚變堆裝置等重點領域開展合作。

中法聚變聯合研究中心執行協議已經建立了中心的組織架構、合作內容和形式、各方貢獻、人員派遣、日常工作和聯合研究項目及共同競標等流程、知識產權和保護等具體規則。聯合中心已確立了WEST的鎢偏濾器的研發為第一個共同研究項目。通過該項目的實施,中法科學家建立鎢偏濾器設計、生產、安裝、運行和維護經驗,為未來聯合競爭ITER偏濾器採購包打下人力和技術基礎。

儀式由等離子體所所長萬寶年主持。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主任羅德隆出席儀式並致辭,等離子體所常務副所長宋雲濤致辭。羅德隆、合肥市發改委副主任程宗好、萬寶年、宋雲濤、法國原子能委員會專家鄒曉嵐等領導專家為中法聚變聯合研究中心揭牌。

參考文獻

  1. 等離子體是什麼? ,搜狐,2021-10-22
  2. 每日一事 | 科技常識之核能 ,搜狐,20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