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1978-2008,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ISBN:9787563378579。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於1986年11月18日在中國廣西桂林市成立,作為全國首批轉企試點的高校出版社[1],於2009年6月28日正式成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集團(以下簡稱出版社集團),成為廣西首家出版集團和中國首家地方大學出版社集團[2]

目錄

內容簡介

1978年至2008年,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30年,也是中國法治建設和法學研究事業取得飛速發展的30年。30年來,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的有力推動下,在中國色理論體系的正確指導下,中國的法學研究者以前所未有的政治信念、學術熱情和創新精神,在法學這片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里,努力開拓,辛勤耕耘,取得了相當豐碩的理論成果。

改革開放30年,中國法學的發展大體上可以劃分為3個階段:(1)恢復初建階段(1978—1989)。在這一階段,法學的學科體系和學術隊伍初步形成,產出了一批具有學科基礎建設意義的理論成果。(2)穩步推進階段(1990—1999)。進入1990年代之後,法學研究隊伍不斷壯大,學術研討和交流蓬勃發展,學術產出有了實質性增長。(3)繁榮發展階段(2000—2008)。進入新世紀後,法學研究的視野更加開闊、思維和方法更加多樣化,學術交流更為活躍,理論創新的步伐加快,知識生產規模明顯擴大。

通觀這三個階段,中國法學的發展呈現出6個基本趨勢:,法學學科的自主性逐步確立,這是改革開放30年中國法學*標誌性的成就和進步;第二,法學研究題域逐步拓展和深化;第三,法學知識生產規模快速擴大;第四,法學研究的規範化程度明顯提升;第五,法學學術交流與研討活動蓬勃開展;第六,法學研究的實踐功能明顯增強。

在過去的30年裡,中國法學在許多領域,別是在法學理論、法律史學、憲法學、行政法學、民法學、商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社會法學、環境資源法學、訴訟法學、國際法學等12個領域,取得了相當可觀的知識增長和理論進步。為了充分展示中國法學的發展成就,本書從重大事件、標誌性成果、理論創新等3個方面來梳理和描述上述12個領域的學術進展。重大事件是30年中國法學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推動力、全局性影響的重大政治、法律和學術事件。標誌性成果是30年中國法學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重大意義的科學發現、知識增量、理論創新、成果轉化價值的標誌性成果,包括教材、專著、論文等。理論創新主要是30年中國法學界自主探索和取得的具有原創性或對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具有重大推動意義的觀點、學說、理論、範式。 、

30年中國法學發展所取得的令人矚目的成就,既是法學界不斷開拓進取的結果,也是強有力的外部力量支持和推進的結果。30年中國法學發展的歷史經驗就在於:從外部條件看,改革開放與民主法制建設偉大實踐的需要與推動、黨和國家充分重視法學與法學專家的作用、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是30年中國法學研究的時代背景、政治背景和學術背景;在內部因素方面,中國法學始終堅持以發展着的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秉持強烈的反思、批判的精神,堅持學術研究密切聯繫實際,多方面引進國外法學理論資源,多途徑推廣、傳播和應用研究成果。總結30年中國法學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於:對知識總量的貢獻較少;對社會實踐的貢獻不夠;對世界法學的貢獻較小。展望未來,中國法學研究將呈現出下列5種基本發展趨勢:理論創新更加深入;本土化趨勢更為突出;學術流派的多樣化;*法學大師的湧現;科際互動更加密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