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台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台禪寺
圖片來自痞客邦

中台禪寺,又稱中台山,佛教寺廟,位於台灣南投縣埔里鎮,由釋虛雲的付法弟子惟覺老和尚創辦,是一個位在台灣南投縣埔里鎮的一個佛教寺廟,樓高達136.0米,三十七樓,為目前世界最大、最高的佛教寺廟,且為世界第二高的佛教建築(僅次於中國大陸常州的天寧寶塔),完工後曾獲「二〇〇二年台灣建築獎」、「二〇〇三年國際燈光設計獎」等獎項。[1]

法鼓山佛光山慈濟會統稱台灣佛教四大山頭

介紹

知客室

主體殿堂的右方是知客室,負責一切迎送賓客的事務。

圖書館

中台山圖書館位於主體一樓後方,即是提供大眾深入經藏,研究經教之重鎮。目前藏書共約三萬餘冊,除收藏佛教經典及圖書外,更廣集文學史學哲學藝術類等世學書籍。圖書館內設有公共閱覽區、雜誌區、個人研究室、電腦查詢區、轉錄室、待檢書區等多元化及多功能的空間。在藏方面,館方尤致力於佛教大藏經的典藏及供養,「藏經閣」內典供有《原木刻版乾隆大藏經》、《龍藏》、版《嘉興藏》、版《磧砂藏》、《中華大藏經》、《巴利藏》、《永樂北藏》、《洪武南藏》<註2>等十五種版本之藏經,在全世界典藏佛教大藏經中堪稱完備者。

五觀堂

五觀堂是中台禪寺的餐廳。對於吃,食存五觀,即:

  1.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一日三時飯,所食的美味素齋,皆是得來不易,故受食時,應作此觀。
  2.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檢討自己的德行,是否具足戒定慧三學,藉此警醒行者,常當精勤用功。
  3.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須防心離於貪瞋癡三過:於美味食物不起貪心,見下味食不起瞋心,時時起覺照,觀想一切飲食皆為眾緣合和,莫恣意貪圖美味。
  4.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應視飲食為滋養假有色身之藥,心不起貪著。
  5. 為成道業,應受此食。一切所食皆為資身修道之用。由觀想此五事之故,齋堂又稱「五觀堂」。

齋堂外,懸掛著雲板,具報時作用。門口兩側有一幅楹聯,刻著「鐘鳴板響常將生死掛心頭,粥來飯往莫把光陰遮面目」。

大寮

大寮為中台禪寺的廚房,平日要供應千餘人之飲食,乃至法會期間更多及上萬人數。

圓明殿

圓明殿前後佛龕分別供奉坐式、立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殿堂陳列著《普門品》觀音菩薩三十二應化身,以及《大悲咒》的八十四相。

禪悅苑

位於主體地下一樓、鹿野園旁。緊臨鹿野園處,左右是兩座石雕六牙大象,象身披掛著瓔珞。環顧四周,陳列著各種佛教文物,有代表不同時代文化諸佛菩薩祖師、尊者以及護法菩薩的塑像,還有各種材質的念珠法器供燈、各種大小款式的水晶雅石等。

菩提公園

循著中台禪寺正門,旋繞圓環,拾級而上,即是林木蒼鬱的菩提公園。公園入口處左側的許願池,佇立著手持淨瓶、慈視眾生的九龍觀音

建築特色

中台禪寺由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從1990年開始初期的規劃,1994年9月4日,舉行「中台禪寺開山動土奠基大典」。1995年,通過建築執照,正式動工。經三年的申請、開發、規畫,七年的工程進行及細部設計,於2001年9月1日正式完工啟用。建築本身長230公尺、寬130公尺,建築高度從地面到塔尖高度達136公尺,樓高三十七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