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嚴東升(院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嚴東升
嚴東升(院士).jpg
出生 1918年2月10日
上海
逝世 2016年9月18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無機化學家和材料科學家

嚴東生(1918年2月10日 - 2016年9月18日),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杭州,材料科學家,中國無機材料科學技術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

1949年獲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陶瓷學博士學位。

1956年加入九三學社,1960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2016年9月18日5時56分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8歲。[1]

簡介

嚴東生長期致力於材料科學研究,在高性能無機材料研究方面成就卓著,在高溫結構陶瓷、陶瓷基複合材料、人工晶體、特種無機塗層等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嚴東生帶領團隊解決了中國重大國防工程項目的材料難題,為大型粒子對撞機提供了閃爍晶體。他成功研製高溫熔燒及擴散塗層、碳纖維增強陶瓷複合材料等,均成功地應用于飛機發動機、人造衛星和遠程運載火箭等領域;在先進陶瓷特別是氮化物材料設計與微結構調控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研究;主持或參與制訂了中國第一套冶金工業用耐火材料標準。先後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6項、省部級獎項11項,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日本陶瓷學會百年國際獎、橋口隆吉基金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MS晶體獎等。

人物生平

民國七年(1918年)二月十日,嚴東生出生於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剛滿月即隨父遷往北平(今北京)。在北京,他未讀初小,便考上了江蘇小學,讀了兩年高小,就直接考入了崇德中學。父親畢業於北洋大學土木工程系,任京漢鐵路局工程師,為人正直、工作勤懇;母親畢業於杭州女子師範學堂,是一位知書達理的知識婦女。

民國十八年至民國二十四年(1929-1935年),在北京崇德中學讀書。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年),17歲的嚴東生考入清華大學理學院化學系。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嚴東生未能隨校南下,遂從清華轉入燕京大學化學系。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嚴東生從燕京大學畢業,留校攻讀碩士學位兼做張子高教授的助教。

民國三十年(1941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同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燕京大學停辦,嚴東生隨張子高教授受聘於私立中國大學。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十月,任唐山開灤煤礦馬家溝耐火材料廠助理工程師。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九月,受原燕京大學化學系主任竇維廉的推薦,嚴東生獲得留美獎學金赴美留學。他從上海乘"梅格將軍"號船直航舊金山,12天後到達美國,赴美國紐約大學攻讀研究生化學系。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九月,轉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從事無機材料研究,並攻讀博士學位。

1949年5月,他的博士論文《高溫氧化物系統相平衡研究》(ResearchonPhaseEquibriumofHighTemperatureOxideSystem)順利通過答辯,獲得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獲陶瓷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博士後研究員。同年,他被選為SigmaXi等四個榮譽學會會員。

1950年2月,他辭去伊利諾伊大學的聘約回到祖國,先轉道香港再北上天津,4月初到達塘沽港。先在開灤化工研究所任副所長,並曾兼任北方交通大學化工系教授。

1954年,調到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任研究員。

1956年,38歲的嚴東生受邀參與由周恩來總理領導的中國第一個《十二年科學技術長遠規劃》的制定。

1960年2月,嚴東生調到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化學與工學研究所任副所長,主持科研業務工作,同年兼任上海科學技術大學硅酸鹽化學與工學系首任主任。同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2年,嚴東生出席廣州會議,參與制定了中國下一個十年科技規劃。

1976年,嚴東生出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所長,他對全所進行了調整,明確了以無機材料科學和新材料研究為主的研究方向。

1977年,參與由鄧小平同志主持召開的全國科學教育工作座談會。

1978年6月,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上海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和上海硅酸鹽化學與工學研究所所長、黨委委員,同年7月兼任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81年5月,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主席團成員、化學部主任。

1982年4月,任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同年8月兼任中國科學院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

1984年3月,任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副院長,並被推選為中國科學院主席團五位執行主席之一,同月兼任上海科技大學名譽校長。同年,嚴東生參加了上海市歐美同學會。同年,他根據國家改革開放的總方針,向中共中央書記處胡耀邦總書記匯報了《關於中國科學院科技體制改革的匯報提綱》,經書記處批准於全院試行。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同年5月兼任上海大學名譽校長。

2000年7月8日,嚴東生接替病逝的謝希德先生當選為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第六屆會長。

2003年底,仍親自領導PWO晶體課題組進行攻關。

2007年12月29日,他又一次當選為上海市歐美同學會、上海市留學人員聯合會第八屆會長。

2008年,嚴東生作為項目主持人毅然拿下為歐洲核子中心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訂單。

2016年9月18日5時56分,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8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嚴東生是精細陶瓷、納米材料科學等國家重大研究項目的首席科學家, 並與國外建立了廣泛的研究合作關係,他領導研製生產的鍺酸鉍(BGO)大單晶被歐洲核子中心選用,其質量、數量與性能均居世界第一。由於他的成就和貢獻,被國外多個大學和學術團體授予榮譽稱號,被國際無機材料科學界譽為最有影響的學術領導人之一。

嚴東生主要從事材料科學研究,在高溫材料製備科學與機理,多元氮化物與氧化物體系的熱力學與動力學研究,高性能材料設計與微觀調控以及陶瓷基複合材料的研究等諸方面作出了開創性的工作,他參與了制訂中國第一套冶金工業用耐火材料標準、1956年的十二年科技發展規劃和1962年的十年科技發展規劃。

20世紀50年代,嚴東生赴鞍鋼主持制定了中國第一個耐火材料的生產、檢驗、測試標準;開展了窯爐熱平衡的研究,提出了節約能源的有效措施。1954年他開展了包頭含氟鐵礦石對高爐耐火材料侵蝕的研究,為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0世紀60年代初期,他把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科研方向從傳統硅酸鹽材料研究調整為先進無機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在研究所開闢了高溫結構陶瓷、功能陶瓷、人工晶體、特種玻璃、無機塗層材料等新的研究領域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20世紀70年代後期,他明確提出了在無機材料科學指導下的新材料研究,突出高性能結構材料及其複合材料的研究。他組織並指導陶瓷相平衡的研究,主持研究了陶瓷基複合材料,獲得國家發明一等獎。 20世紀80年代,他參與主持了高性能結構陶瓷材料用於陶瓷發動機的國家重大項目的立項和實施,在陶瓷發動機零部件研製等方面取得國際矚目的研究成果。在人工晶體研究方面,他先後領導並部署了大尺寸鍺酸鉍、碘化銫、鎢酸鉛等新型無機閃爍晶體材料的研製,使中國成為國際無機閃爍晶體材料的研發中心。 同年代初,他研製出應用於中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中關鍵部件的陶瓷基複合材料。 20世紀90年代,嚴東生覺察納米材料研究趨勢,促成了國家對納米材料領域研究的關注與投入,使"納米材料科學研究"成為國家"攀登計劃"第一批項目之一。嚴東生主持並創立了無機材料方面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並任"納米材料科學"首批攀登計劃首席科學家,在納米介孔有序結構及其複合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2012年7月4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他們觀測到"類似'上帝粒子'特性的一顆新粒子"。探測器上的鎢酸鉛閃爍晶體是嚴東生帶領團隊研製的,正是這種晶體,捕捉到了"上帝粒子"的蹤跡。

主要論著

1:黃振坤、林祖、嚴東生,Re2O3-TiO2系統的相平衡和晶體化學研究,Re2O3-TiO2(Re=La,Nd,Gd,Ho,Yb)系統的相平衡關係,硅酸鹽學報,1979,7(1):1~10。

2:DSYan,Progres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Research:Structure Property Relationship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Viewed from Different Microstructural Levels,Invited Lecture at the 1978 Annual Meeting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Proceedings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1980.

3:DSYan,Fabrication of Some Ceramic Materials and Their Performance in Energy Conversion Simulation Systems,Proceedings of CIMTEC IV,Saint Vancent,Italy(1979),Published in 1980.

4:DSYan,Studies on the Systems of Rare Earth Sesquioxides BeO,Presented at the 82nd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April 27~30,1980.

5:DSYan,Structural Model of the Melt in the Systems of Rare Earth Sesquioxides BeO,Presented at the 82nd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April 27~30,1980.

6:DSYan,Progress of Ceramic Research in the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Academia Sinica Ceramics International,1981,7:111.

7:DSYan,The Application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Thermal Diffusivity Measurements in the Study of Microstructure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Presented at the 1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rmal Conductivity,and Published in Its Proceedings,1981.

8:DSYan,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in Ancient Chinese Pottery and Porcelain,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ncient Chinese Pottery and Porcelain,1982(Appears in Its Proceedings).

9:郭景坤、茅志瓊、嚴東生等,碳纖維增強氮化硅複合材料,材料科學學報,1982,17(12):3311~3316。

10:DSYan,Introduction to Modern Functional Materials,Science Press,1983.

11:DSYan,Preparation of Some High Purity Ultrafine Non Oxide Powders,Proceedings of CIMTECV,Ceramic Powder,Elsevier Scientific PubCo,1983,403.

12:TGXi and DSYan,The Relationship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Behavior of Hot pressed Silicon Nitride with Its Processing and Microstructure,Trans J Brit CeramSoc.,1983,82:175~177.

13:DSYan,Phase Equilibrium in the Systems of Rare Earth Sesquioxide Beryllium Oxide,J Amer CeramSoc.,1983,66:860.

14:D S Yan,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ost Sintered RBSN Containing YAG as Grain Boundary Phase,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eramic Components for Engine,Hakone,Japan,Oct 1983,17~21,(Appeared in the Proceedings),EdsSSomiya,et al,KTK Scien Publishers,1984,368.

15:溫樹林、馮景偉、嚴東生,α-Si3N4結構缺陷的高分辨電子顯微鏡研究,材料通訊,1984,3(1,2):15~16。

16:DSYan,An Overview of Chinese Research on Processing,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New Ceramic Materials,Proceedings of the lst Chinese US Seminar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Ceramic Materials,Eds T S Yen and JAPaskScience Press,1984,1.

17:DSYan,Sintering and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of Some Fine Silicon Nitride Powders by Different Preparatory Methods,Ibid,156.

18:DSYan,Phase Equilibrium Studies in Si2N2O-Containing Systems:IPhase Relations in the Si2N2O-Al2O3-Y2O3 System,IntJHigh Technology Ceramics,1985,1:119.

19:DSYan,Phase Equilibrium Studies in Si2N2O-Containing Systems:Ⅱ Phase Relations in the Si2N2O-Al2O3-La2O3 and Si2N2O-Al2O3-CaO Systems,Ibid,1986,2:115.

20:DSYan,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f the Martensitic Phase Transformations in Tetragonal ZrO2,JAmCerSoc,1986,69:570~572.

21:DSYan,Hot pressed Silicon Nitride Ceramics with High Fracture Toughnes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Presented at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eramic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for Egines,Verlag Deutsche Keramische Gesellscharft,1986,729.

22:DSYan,High Temperature Structural Ceramics Development for Engine i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Ibid,209.

23:DSYan,Overview of Structural Ceramics Research i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Presented at Joint ChinaFrance Symposium on Materials Research,Shanghai,China,1986.

24:DSYan,High Performance Nitride Materials Research 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Mater Res Bull,1987,22:1249.

25:DSYan,Critical Review and Revision of SiAl-Y-O-N System and Compositional Design of Nitride Ceramics,Presented at US China Symposium on Advanced Ceramic Materials,NBS,Gaitherburg,Maryland,1987.

26:DSYan,Creep Behavior of Hot pressed Silicon Nitride Ceramics with Rare Oxides and Alumina Additives,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Phase Stability in Advanced Ceramics,Argonne National Lab,1987.

27:DSYan,Compositional Design of Nitride Ceramics for Advanced Performance,Invited Lecture,MRS International Meeting,Tokyo,May,1988.

28:DSYan,Phase Equilibrium Studies on Nitride Systems and Their Role for Material Compositional Optimization,Rev Solid State Sci ,1988,1(3,4):493.

29:DSYan,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Keynote Speech at the "Intl Conf on Science Policy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Cosponsored by Fed of Asian Scientific Academies and Societies and National Acad of Sci and Tech of Philippines,12~14 July,1988,Manila.

30:DSYan,China US Scholarly Exchanges Past,Present,and Future,Keynote Address,CACPRC/NAS Conference on US China Scholarly Relations:Perspective for the Nineties,Oct 4~5,1988,Beijing.

31:DSYan,Exploit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in China,Invited Address to the Parliamentary and Scientific Committee,UK,London,22 Nov,1988.

32:DSYan,Phase Relationships of α,βSialon in the,Si,Al/N,O System and Design of Sialon Composite Materials,in Proc the 4th Int Sym on Ceramic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for Enging,Goteborg,Sweden,1991.

33:DSYan,Progress of Advanced Nitride Ceramics Research and Its Industrial Implications,Invited Talk at the Centennial International Symposium,the Ceramic Society of Japan,October,1991,In:Ceramics:Towards the 21st Century435.

34:DSYan,Phase Relationships Studies of Silicon Nitride System-A Key to Materials Design,Invited Report at the MRS 92Fall Meeting,Boston,USA,Nov29~Dec4,1992.

人才培養

嚴東生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他非常重視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先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科研人員。 他在一些報刊上發表文章,提倡"造就大批青年科學家",許多創造性的見解是青年人先意識到的或先提出來的,導師的責任是善於發現有創新精神的年輕人,予以鼓勵,促使其完善。培養青年科學家,重要的一環是樂於、善於發現和支持富有創見的年輕人,給他們機會和舞台以發揮其才能。 學生有:上海硅酸鹽所研究員施劍林、 王浩 、謝胡揚 、高濂 張騁。

社會任職

嚴東生曾任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中美友好協會副主席,歐美同學會副會長、名譽副會長等職務。他曾經擔任國家發明獎評選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科技領導小組成員等。曾擔任多個國際學術組織和重要刊物的編委會領導職務,如亞洲各國科學院聯合會主席,國際陶瓷科學院創始董事,國際陶瓷學聯合會執行理事,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銜稱會員(TitularMemberIUPAC),《國際固體化學雜誌》(JournalofSolidStateChemistry)、《材料科學與工程》(J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材料通訊》(MaterialLetters)編委,《國際陶瓷學雜誌》(CeramicsInternational)主編等等。

1950年回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任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副院長兼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上海科技大學名譽校長,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名譽所長。

1955年,調任中國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任研究員、室主任。

1977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所長。

1978年,嚴東生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所長兼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副院長,同年當選為中共十一大代表。

1979年1月至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1981年至1987年,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1982年9月,當選為中共十二大中央委員會委員。

2000年7月至2011年8月,任上海市歐美同學會會長,2011年8月任名譽會長。

2003年12月,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第七屆理事會上再次當選為會長。

人物評價

為中國的科技事業作出的貢獻表示崇高的敬意。(上海市政府僑辦主任徐力評)

嚴東生德馨品高的大家風範、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獻身科學的精神、平和謙遜的處事態度薰陶着每一位與他一起工作的同志,成為廣大科技工作者學習的楷模。在擔任中國科學院化學部主任期間,嚴東生先生為學部建設和諮詢評議工作的開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主持開展了中國科學院學部諮詢項目《長江三角洲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若干問題》,受到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在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方面起到積極作用。他參與了寶鋼工程項目的論證,積極為寶鋼在上海的建設和發展建言獻策。(中國科學院評)

嚴先生有一種大家風範,他的視野不局限於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而是着眼於整個無機材料學科的規劃和發展,他一直在結合國家需求來搞科研,充滿戰略眼光。(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副所長楊建華評)

嚴老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著名材料科學家,是中國無機材料科學技術重要的奠基人和開拓者,為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嚴老也是一位深受大家尊敬的出色的科研組織領導者和社會活動家,長期擔任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的領導職務。在建設研究所、推進中國科學院全面實施科技體制改革、推動和建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制度等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評)

家庭

他與妻子孫璧媃,夫妻72年,真正是伉儷情深。孫璧媃畢業於燕京大學,曾任上海交通大學化學系主任。她一生默默理解、支持着丈夫。這個照顧兒女、老人的賢內助,還是嚴東生學術上的「充電器」。平時,她讀書時間比東奔西走的嚴東生多,嚴東生回家後,常與夫人切磋專業理論,尤其在物理化學方面。

這個家還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音樂。一家人總會在飯後一起欣賞幾段世界名曲,然後分頭伏案工作到深夜。

2014年,孫璧媃住院了。一連三四個月,嚴東生每天下午三四點就會到病床邊陪她,為她送毛巾、遞茶水,陪她說話。直到深夜,被護士催着回家去,他才離開。[2]在愛妻孫璧媃的追悼會上,他顫抖而堅定地輕聲說道:「璧媃,你先安心去吧,在那邊等着我!不久我們就會再相見的。

2016年9月18日凌晨5點56分,98歲的他如約而去。「不要做創傷性治療和搶救」是他最後的關照。

▲1961年,嚴東生夫婦切磋學術問題

後世紀念

2016年2月10日下午,紀念嚴東生先生電影傳記片與話劇簽約儀式在上影集團舉行。上海市委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市科技工作黨委、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等相關單位領導出席簽約儀式。嚴東生先生女兒嚴燕來教授應邀出席。

2018年10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主辦,上海硅酸鹽所承辦的紀念嚴東生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上海硅酸鹽所嘉定園區召開。原國務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會長陳至立,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侯建國,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鄭鋼淼出席座談會並講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