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方散文2016年優秀作家個人作品集(毛曉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方散文2016年優秀作家個人作品集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東方散文2016年優秀作家個人作品集》中國當代作家毛曉茗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東方散文2016年優秀作家個人作品集

新年伊始,摯友曉茗發來近期陸續在《東方散文》刊發的十多篇散文,我如獲珍寶,立即點開一睹為快。窗外冬風凜冽,室內溫暖如春。伴着一杯故鄉「桐城小花茶的清香,在清風拂柳般的沉靜閱讀愜意中,我的思緒慢慢神遊到故鄉那片火熱的土地,我的記憶定格在二十多年前中學同窗苦讀的情景。

曉茗和我是中學時的好友,他為人真摯、善良樸實,他天資聰穎、好學上進;喜歡舞文弄墨,寫得一手上好的書法,更是散文創作的行家裡手。非常難得的是,這種愛好和追求,從求學的青春歲月開始相伴始終、如影如隨,無論是在軍營保家衛國、還是在商場風雲叱咤,從未放棄;相反,隨着時間的積澱,他的書法作品愈發成熟,散文更是情真意切,既有時光留痕的深刻,也有流金歲月的光芒。

言歸正傳。細細品味曉茗的散文束集,在行雲流水的字裡行間,在身臨其境的鄉土山川,我們最真切的感受便是撲面而來的是哪一種「濃得化不開」的情愫,是對桐城派文化「尚進取、不畏難、守誠信、尊和諧」的密切傳承和飽滿詮釋。

濃郁的故土情節。文都桐城,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城,龍眠山、龍眠河,半山閣、投子寺、六尺巷、文和園、東作門、紫來橋、披雪瀑、二姑尖,父子宰相、黃梅飄香、告春及軒、孔城老街……,騰蛟起鳳,英才輩出,這片熱土是每一個天南海北桐城人為之驕傲和自豪的所在;而對於在大山深處成長的作者來說,北沖河、南沖河、牯牛背水庫、黃泥坳渡口、振興2號渡船……哪一個不是孩提歲月記憶深處最溫暖的期待!漫漫求學路,悠悠歲月稠。在曾經用雙腳無數次來回丈量的《故鄉那條求學路》中,作者動情寫到:「兒時的我成長在山裡,貧瘠土地孕育出來的孩子註定了與一般人不一樣的人生路,也會有着不一樣的求學路……故鄉的路伴我們成長,故鄉的路記錄了歷史變遷,承載了兒時的夢想,凝聚着人們相互間的真誠、友愛、善良;故鄉的路見證了山區的發展,折射着國家的日益強盛,同時也給故鄉的父老鄉親帶來了希望。」正如作者所描述的:「時光煮雨,我們在時間上行走、成長。一個轉身,就把二十年的韶光丟在了異鄉……曾幾何時,拚命的讀書,只是為了能早點離開那個地方,離開那個單薄而落後的山村。可是如今當我真正離開他很久的時候,我竟然如此思念。」

濃烈的家園情懷。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些揮之不去的記憶,特別是兒時所經歷的點點滴滴,雪藏在心裡的深處,也許很久都不會想起,但這些記憶會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躍入眼帘,不管過去多久,都仿若昨天。《故鄉的老屋》是一篇讓人讀來潸然淚下的散文,作者在文中寫道:「老屋,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他是那樣的淳厚,溫柔地注視着我,守候在我的記憶深處……雞聲催曉讀,鳥語喚春耕……老屋連同老屋裡外的一切,都那麼清晰地站在歲月的深處,隨時等我推開那扇童年的門扉。」「從來沒有忘記自已的根是扎在故鄉的老屋。故鄉的老屋,是我心中永遠的牽掛,這份牽掛是故鄉的召喚,是親情的流淌,是思念的延續。」在《那把老黃傘》中,作者動情的寫道:「那把黃色的油布傘,在雨中散放着淡黃的明亮,如一朵蓮花緩慢前行……冬雨沒遮沒擋地打在爸爸的肩上,雨水從父親的頸子裡流下來,流進前胸和後背……記憶中那把老黃傘,恍若老父親的懷抱一般,不僅可以為我們遮擋風雨,而且更能溫暖我們的心。在我的記憶中,有這樣一把傘,一直溫暖在我心田。」

濃厚的人文積澱。時光足夠使人記住一些東西,卻無法讓人忘卻曾經的印痕。在曉茗的散文中,不經意的引經據典恰到好處,顯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難得的傳統文化積澱。在《冬至 南瓜粑》中,「宅前屋後多空地,稼嗇難成種南瓜」,自然隨和的引入在冬至節氣這樣一個農村特殊日子中對南瓜的偏好;「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不適時宜的表達出了作者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嚮往。在《那些年,舞獅燈》中,「春秋躍紙上,戍馬天涯中;鄉思與佳節,隨夢入畫圖」,形象直觀的把孩提時代鍾愛的獅燈切入到讀者眼前。在《又是一年春將至,正是水仙待開時》中,標題的美感自不必說,文中「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風鬟霧鬢無纏束,不是人間富貴妝」,定會讓我們對於「凌波仙子」的典雅清純、生機盎然過目難忘。

濃重的孩提氣息。青蔥的歲月,單純的時光,在心靈的深處珍藏,在記憶的深處流淌,讓人永遠無法忘懷,直到永遠永遠。在《那年那臘肉》中,作者深深回味:「從過去到現在,在漫長的時光中,混合了陽光、故鄉、記憶等因素,故鄉的臘肉已變成一種美味與特產的文化符號,就像青花瓷,就像陶器。兒時的同學,區裡的長輩,那小碗臘肉,連同故鄉的青山綠水,將永遠珍藏在我心底。」 似水流年,時光不再,儘管有「幻覺着回到兒時歲月的我伸手去觸摸一下獅身上的銅鈴鐺的時候,眼前美好的畫面忽然破碎,只留下一地記憶的碎片」的莫名憂傷惆悵,更多的是欣喜感恩。在《故鄉的香樟》中,「俯身撿起一片樟葉,慢慢地嚼一嚼,微微有一絲清涼,涼中帶澀,味道奇特無比……陽光的韶華隱於生命細微的角落,如同飛揚中裙裾的飄逸,沉澱在光影中的寧靜,綻放在枝頭芬芳的年華。那些歲月里的陽光,燦爛的微笑,照入人的心田,給予溫暖。」兒時歲月作者帶來的,雖然是物質貧困,但無處不在的親情,經歷時光的篩選,留下的是永恆的正能量:「我所走過的每個歲月,每一份感動,每一份長進,都是一種最美的回憶,總有一股無形的力量,鞭策着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觸月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支。久別的老屋,巍峨的後山,清澈的南沖河,濃濃的鄉音,還有那書聲琅琅的汪河中學,都是無法磨滅永恆的記憶,都是流金歲月的無私饋贈。不管你願不願意,歲月終將或快或慢的過去。留下的,是腦海里或深或淺的記憶。回首那些過去的歲月,是為了把心中的感恩傳遞!在壓軸的最新作品《這一年……》中,我看到了一個超越濃郁故土情節、濃烈家園情懷、濃厚人文積澱、濃重孩提氣息的曉茗,定格在讀者眼前的是那「日照寒江東逝水,兩岸蒼山聘春風。江山綠水皆為喜,人間煙花辭舊年」的意氣風發;「春江水暖鴨先知,不破樓蘭誓不還」的氣概豪邁……「站在這一年的街尾巷陌,沐一身微暖冬陽,試將一顆心安放於雲水深處,看季節更替變幻,任氣候跌宕起伏。只想,以一份虔誠的心懷,感恩歲月予我的所有……」城中車馬應無數,能解閒行有幾人。有這樣的淡泊心境,有如此的堅守精神,曉茗的事業和未來,無需想象、必將精彩!

我相信並且期待。

[1]

作者簡介

毛曉茗,生於清照故里百脈泉畔,自幼學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