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下次的約會(余光中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下次的約會》是詩人余光中寫得一首現代詩歌。

作品原文

作者:余光中

——臨別殷勤重寄詞

詞中有誓兩心知


當我死時,你的名字,如最後一瓣花

自我的唇上飄落。你的手指

是一串串鑰匙,玲玲瓏瓏

握在我手中,讓我開啟

讓我豁然開啟,哪一扇門?


握你的手而死是幸運的

聽你說,你仍愛我,聽你說

鳳凰死後還有鳳凰

春天死後還有春天,但至少

有一個五月曾屬於我們


每一根白髮仍為你顫抖,每一根瀟騷

都記得舊時候,記得

你踩過的地方綻幾朵紅蓮

你立的地方噴一株水仙

你立在風中,裙也翩翩,發也翩翩


覆你的耳朵於我的胸膛

聽我的心說,它倦了,倦了

它已經逾齡,為甄甄啊甄甄

它跳得太強烈,跳得太頻

愛情給它太重的負荷,愛情


愛情的一端在此,另一端

在原始。 上次約會在藍田

再上次,在洛水之濱

在洪荒,在滄海,在星雲的靉靉

在記憶啊記憶之外,另一端愛情


下次的約會在何處,在何處?

你說呢,你說,我依你

(你可相信輪迴,你可相信?)

死亡的黑袖擋住,我看不清楚,可是

嗯,我聽見了,我一定去

作者簡介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祖籍福建永春,出生於南京,畢業於愛荷華大學,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被譽為文壇的「璀璨五彩筆」。[1]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記憶像鐵軌一樣長》等,其詩作如《鄉愁》《鄉愁四韻》等,廣泛收錄於大陸及港台語文課本。2017年12月14日逝世,享年89歲。[2]

人物評價

詩歌藝術上看,余光中是個「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他的作品風格極不統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著有詩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天國的夜市》、《鐘乳石》、《萬聖節》、《蓮的聯想》、《五陵少年》、《敲打樂》、《在冷戰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等十餘種。其中最著名有《鄉愁》。余光中先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熱愛中國。禮讚「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他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要做屈原李白的傳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他是中國文壇傑出的詩人與散文家,他仍在「與永恆拔河」。呼吸在當今,卻已經進入了歷史,他的名字已經顯目地鏤刻在中國新文學的史冊上。(中國日報網)[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