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上海市天恩堂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上海市天恩堂創設於民國21年,由董有根、朱順才等籌辦,在勞勃生路光裕坊(今長壽路288弄5號)租幾間房作為禮拜之用。天恩堂原屬自立會,信徒大多是煙廠、紗廠工人。民國34年加入中華基督教會,為上海區會第五會堂,張孝基牧師負責堂務工作。1958年實行聯合禮拜時,天恩堂人員參加普陀區聯合禮拜。

目錄

禮拜

禮拜是基督教主要的崇拜活動,內容包括祈禱、讀經、唱詩[1]、講道、祝福等,一般是星期日在教堂內舉行(守安息日的信徒則在星期六舉行禮拜),由牧師長老[2]主禮。無聖職人員時亦可推舉一位信徒主領。若在信徒家中舉行且由家庭成員參加的禮拜活動稱為家庭聚會。除星期日公眾禮拜外,還有一些特殊的禮拜,如結婚禮拜、喪事禮拜、追思禮拜、感恩禮拜等。

教堂的鐘樓建築代表一個城鎮的「制高點」,鐘樓作用有哪些呢?能指示時間、報警、為當地的居民宣告重大事件發生等起到傳遞重要的作用,也可以在教堂里舉辦禮拜、晨晚禱、婚禮或者某個特殊的時刻鳴鐘提醒信徒。

參考文獻

  1. 淺談會眾唱詩在禮拜中的意義,青島市基督教網,2011-07-08
  2. 基督教中長老和牧師有何區別,愛問,201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