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上海俄國正教協會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上海俄國正教協會是1923年成立的東正教教會機構。亦稱上海俄僑正教協會。會員有2萬人左右。1949年上半年隨着大批俄僑撤離上海後,協會自行結束。

東正教源自希臘文明的救世主信仰[1],因羅馬帝國東部一脈相承的拜占庭帝國、俄羅斯帝國的國家宗教聞名。公元1世紀,希臘裔基督徒的耶路撒冷、安條克、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港、羅馬之五城聯邦原型誕生。4世紀,君士坦丁堡成為羅馬帝國的國家教會首都[2]

目錄

背景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大批俄僑流亡上海,由吉洪司祭主持的俄國災民賑濟會假座俄國駐滬總領事館舉辦各種宗教道德座談會和報告會。在這基礎上,俄僑着名醫師卡扎科夫倡議組織上海俄僑正教協會,藉以團結流亡在滬的俄僑東正教徒。

成立

1923年2月22日召開代表會議,通過協會組織章程,並成立上海俄國正教協會。會議推選西蒙為名譽會長,卡扎科夫醫師為該協會會長。1933年2月,西蒙去世後,由約安繼任名譽會長。1934年,卡扎科夫又當選為終身會長。

宗旨

上海俄國正教協會的活動主要放在宗教道德宣傳上。該會宗旨是:「即使失去一切希望,俄僑也應該,而且也能夠甚至在最艱苦的條件下,維護自己的信仰和靈魂的純潔性。」

同時,該協會舉辦慈善事業,對困難俄僑給予物質資助,開設俄國正教醫院、俄國正教協會商業學校、俄國正教協會孤老俄婦收容所、貧民宿舍,還資助俄僑失學子女進入正教學校讀書,此外還參與領導主教座堂慈善總會等。

刊物

《中國民主》(20世紀上海發行的俄文日報)

《正光》(20世紀50年代上海發行的東正教期刊)

救濟機構

主教座堂俄僑救濟總會

首任會長:西蒙主教

二任會長:魏克托爾大主教

三任會長:約安主教

西蒙大主教孤老俄僑婦女收容所(初名俄國正教協會孤老俄僑婦女收容所)1932年3月1日創辦。

聖吉洪孤兒院(俄國收容所)【上海教區主教約安1934年底倡議建立】。

由俄僑慈善家阿塔菲耶娃負責籌建。1935年2月24日對外開放。

地址:亨利路(今新樂路)84號,1935年11月遷至蒲石路(今長樂路)770號,1940年遷至愛麥虞限路(今紹興路)95號。

建立學校

1、聖安德烈教區學校

2、俄國正教協會商業學校

其他信息

上海俄國正教協會的活動,得到了其他國家旅滬外僑的讚許和資助,旅滬外僑為此成立了一個國際委員會,為協助籌建俄國正教醫院與商業學校捐款。當時,僅上海跑馬總會一家,每年定期給正教協會的捐款,就達數千元。

上海俄國正教協會與歐美及近東各國的俄羅斯正教協會都有密切的聯繫,並與美國東正教共濟會有直接的聯繫。

參考文獻

  1. 世界宗教介紹——東正教,搜狐,2018-10-25
  2. 羅馬帝國與君士坦丁堡,bilibili,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