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國志·吉茂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志·吉茂傳出自《三國志》,史書是由西晉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1]

原文

吉茂字叔暢,馮翊池陽人也,世為著姓。好書,不恥惡衣惡食,而恥一物之不知。建安初關中始平茂與扶風蘇則共入武功南山隱處精思數歲州舉茂才除臨汾令居官清靜吏民不忍欺。轉為武德侯庶子。二十二年,坐其宗人吉本等起事被收。先是科禁內學及兵書,而茂皆有,匿不送官。及其被收,不知當坐本等,顧謂其左右曰:「我坐書也。」會鐘相國證茂、本服第已絕,故得不坐。後以茂為武陵太守,不之官。轉酇相,以國省,拜議郎。景初中病亡。自茂修行,從少至長,冬則被裘,夏則短褐,行則步涉,食則茨藿,臣役妻子,室如懸磬。其或饋遺,一不肯受。雖不以此高人,亦心疾不義而貴且富者。先時國家始制九品,各使諸郡選置中正,差敘自公卿以下,至於郎吏,功德材行所任。茂同郡護羌校尉王琰,前數為郡守,不名為清白。而琰子嘉仕歷諸縣,亦復為通人。嘉時還為散騎郎,馮翊郡移嘉為中正。

嘉敘茂雖在上第,而狀甚下,云:「德優能少。」茂慍曰:「痛乎,我效汝父子冠幘劫人邪!」初,茂同產兄黃,以十二年中從公府掾為長陵令。是時科禁長吏擅去官,而黃聞司徒趙溫薨,自以為故吏,違科奔喪,為司隸鍾繇所收,遂伏法。茂時為白衣,始有清名於三輔,以為兄坐追義而死,怨怒不肯哭。至歲終,繇舉茂。議者以為茂必不就,及舉既到而茂就之,故時人或以茂為畏繇,或以茂為髦士也。

譯文

吉茂,字叔暢,是馮翊池陽人,世代為有聲望的名門望族。他喜歡讀書,不以吃穿不好為恥,而對不了解某一物感到羞恥。建安初年,關中一帶剛平定,吉茂與扶風郡蘇則一起入武功南山,潛居在那裡精心思慮數年。吉茂被(州里的人)推舉為秀才,任命為臨汾令。他做官清簡,不忍心欺負下級官員和老百姓。後來調任做武德侯庶子。建安二十二年,他的族人吉本等倡議起兵,他也因此受到牽連被逮捕。在此之前,條律禁令規定家內不得有讖緯之學和兵書,而吉茂卻都有,他把它們藏匿起來沒有交官。等到吉茂被逮捕,他還不知道自己是因為吉本等起事(連坐而被)判罪的,回頭對他身邊伺候的人說:「我是因書而犯罪的。」

適逢鍾繇丞相證明吉茂、吉本服制已斷,才不用連坐。後來吉茂被任命作武陵太守,他沒有到任。後來調任作酇相,因為國家精簡機構,被授予議郎官職。景初年間病亡。吉茂修養德行以來,他從小到大,冬天穿粗衣,夏天穿短褐,走路步行,吃野菜飯,對妻兒像臣子一樣恭敬,家徒四壁。有人贈送財物,他一律不收。雖不認為這樣做高人一等,但也非常痛恨那些不義並且富貴的人。早些時候國家開始建立九品制,從各郡現任官員中選拔中正官,從公卿以下到郎吏,排次序等級,選那些有功德有才能有品行的人擔任。吉茂同鄉護羌校尉王琰,之前幾次為郡守,被尊稱為清白。王琰的兒子王嘉在各諸縣做官,也再次做推薦賢達之人的官員,王嘉那時還為散騎郎,馮翊郡任命王嘉為中正。

王嘉陳述吉茂雖然在上等,但狀態卻低下,說:「品德優,才能少。」吉茂生氣道:「悲痛啊,我效仿你們父子,而你們卻衣冠逼人啊!」當初,吉茂的同胞哥哥吉黃,在建安十二年中從公府掾為長陵令。當時條律禁止長吏擅自離官,而吉黃聽說司徒趙溫死了,自認為是舊時的屬吏,便違反條律去奔喪,被司隸鍾繇逮捕,於是被執行死刑。吉茂當時為小官吏,並開始在三輔有清名,認為兄長因追求義氣而死,所以怨恨憤怒不肯哭。等那年歲末,鍾繇推舉吉茂。議論者都認為吉茂一定不去就任,等到推舉期限到了的時候,吉茂赴任了。所以時人有的認為吉茂怕鍾繇,有的認為吉茂是俊傑。[2]

作者簡介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