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一串鑰匙,就是一個家

《一串鑰匙,就是一個家》是中國當代作家楊絳寫的一篇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房屋都倒塌了,到處都是一片廢墟。天與地已經很難分得清了,四處傳來一聲聲既淒涼又悲傷的哭聲、喊聲。

天空烏雲籠罩着大地,透出那驚悚的黑色的光。突然,我在一片廢墟中,發現了一株很小的綠色植物。它在廢墟中特別的顯眼,它雖然被石塊壓彎了,但它卻依然直衝層層堅硬的障礙物,像往常一樣活着,並且正在往上生長。

那天下午,她全身都是泥土,衣服破了幾個大洞,臉上髒兮兮的,鞋子也破了。當我看到她時,她好像正在找什麼東西。

我連忙跑過去向她問道:「老奶奶,您好!我是志願者。請問您是在找什麼東西嗎?您告訴我,我來幫您找!」

過了許久,鑰匙還是沒有找到。於是我對她說:「您的鑰匙怕是找不到了,我找了很多地方還是沒有找到,那一串鑰匙對您很重要嗎?」

又過去一段時間,終於在廢墟中的一塊磚頭底下找到了。當我把鑰匙交到她手中時,她連忙說了幾聲謝謝。我很奇怪的問她:「這一串鑰匙對您就這樣重要,家都沒有了,原來的鑰匙還有用嗎?」[1]

作者簡介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員,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劇作家學者。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成為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語文研究生。1935年至1938年與丈夫錢鍾書一同留學於英、法等國,回國後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劇本有《稱心如意》《弄真成假》、《風絮》;小說有《倒影集》、《洗澡》;論集有《春泥集》、《關於小說》;散文《將飲茶》《幹校六記》;譯作有《1939年以來的英國散文選》、《小癩子》、《吉爾·布拉斯》、《堂·吉訶德》,其中寫於1984年的《老王》被選為初中教材。沉定簡潔是楊絳作品語言特色。看起來平平淡淡,無陰無晴。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於其中,經過漂洗的苦心經營的樸素中,有着本色的絢爛華麗。乾淨明晰的語言在楊絳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力。[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