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金陵乙》是蒲松齡寫的一篇文言小說,出自聊齋志異。   

目錄

原文

金陵賣酒人某乙,每釀成,投水而置毒焉[1];即善飲者,不過數盞,便 醉如泥。以此得「中山」之名[2],富致巨金。早起,見一狐醉臥槽邊;縛其 四肢,方將覓刃,狐已醒,哀曰:「勿見害,諸如所求。」遂釋之,輾轉已 化為人[3]。時巷中孫氏,其長婦患狐為祟,因問之。答云:「是即我也。」乙窺婦娣尤美[4],求狐攜往。狐難之。乙固求之。狐邀乙去,入一洞中,取 褐衣授之,曰:「此先兄所遺,着之當可去。」既服而歸,家人皆不之見; 襲衣裳而出[5],始見之。大喜,與狐同詣孫氏家。

見牆上貼巨符,畫蜿蜒如龍[6],狐懼曰:「和尚大惡[7],我不往矣!」 遂去。乙逡巡近之,則真龍盤壁上,昂首欲飛。大懼亦出。蓋孫覓一異域僧, 為之厭勝[8],授符先歸,僧猶未至也。

次日,僧來,設壇作法[9]。鄰人共觀之,乙亦雜處其中。忽變色急奔, 狀如被捉:至門外,踣地化為狐[10],四體猶着人衣。將殺之。妻子叩請。 僧命牽去,日給飲食,數月尋斃。

翻譯

金陵某乙,賣酒為生,每次釀好酒後,都往酒缸里摻水,而且加進一些麻藥。即使是很能喝酒的人,喝不上幾杯,便爛醉如泥。由此,他的酒得到古時「中山」美酒的好名聲,他也以此致富,家資萬金。

有一天,某乙早晨起來,看見一隻喝醉了的狐狸睡在酒槽邊。他用繩子把狐狸的四肢捆起來,剛要去找刀,狐狸醒了,哀求說:「不要殺害我,你有什麼要求,我都可以滿足你。」某乙就給它解開繩子。狐狸在地上打了個滾,馬上就變成了個人。

當時,同一條街上姓孫家的大兒媳婦,被狐狸纏上了,某乙就問狐狸精這件事。狐狸精回答說:「那就是我。」某乙見過大媳婦的弟妹,認為長得比大兒媳更美,便要求狐狸精攜帶他一同前往,狐狸精很為難。某乙固執地要求,狐狸精只得請某乙跟它一起走。來到一個洞裡,狐狸取出一件褐色的衣服給某乙,說:「這是我去世的哥哥留下來的,穿上它就可以去了。」某乙隨即穿上褐衣回家,家裡人都看不見他。換上平常穿的衣服出來,家裡人才看見他。某乙非常高興,和狐狸一起來到姓孫的家中。見孫家牆上貼着一張巨大的神符,畫面上畫着蜿蜒曲折的一條龍。狐狸一見害怕地說:「和尚太厲害,我不進去了。」說完匆匆逃走了。某乙試探着走到近前一看,卻是一條真龍盤踞在牆壁上,高昂着頭躍躍欲飛。某乙大驚失色,也嚇得趕緊跑了出來。原來孫家找來一位外地的和尚,為他們家作法驅妖。和尚先給了孫家一張畫符帶回,貼在牆上,和尚本人還沒有到。

第二天,和尚來到,設下神壇,作起法來。鄰居們都來觀看,某乙也夾雜在裡面。忽然他臉色突變,急忙奔跑,那樣子就好像被人追趕捉拿。跑到門外,撲倒在地,立刻變成一隻狐狸,四肢還穿着人的衣服。和尚要殺死它,某乙的妻子急忙叩頭哀求。和尚叫某乙的妻子牽了回去。妻子每日給些吃的喝的,過了幾個月,還是死了。[1]

一、關於作者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屬淄博)人。

蒲松齡出身在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蒲家號稱「累代書香」,祖上雖然沒有出過顯赫人物,在當地卻是大族,但在明末清初的動亂中衰微下來。蒲松齡的父親蒲槃原是讀書人,由於家境困難,不得不棄儒經商。

蒲松齡童年時跟着父親讀書,由於勤奮和穎慧而深得父親鍾愛。他19歲初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個第一名補博士弟子員,頗受當時主持山東學政的著名詩人施閏章的賞識,贊他「觀書如月,運筆成風」,一時文名頗高。此後,他與同鄉學友砥礪學問更勤,曾與李希梅等人結成「郢中詩社」,常「以風雅道義相劘切」(張元《柳泉蒲先生墓表》)。他在李希梅家中讀書時,「請訂一籍,日誦一文焉書之,閱一經焉書之,作一藝、仿一帖焉書之。每晨興而為之標日焉。庶使一日無功,則愧、則警、則汗涔涔下也」(蒲松齡《醒軒日課序》)。康熙九年(1670)至康熙十年間,他應做縣令的友人邀請,先後到寶應和高郵做過幕賓。這是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次遠遊。幕賓生活使他對於官場和世情有了更多的認識。回家鄉後,長期在鄉間作塾師。他設館的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他不但研究經史、哲理和文學,而且對於天文、農桑、醫藥等等也有很大的興趣。

蒲松齡一生刻苦好學,但自19歲「弁冕童科」之後,屢試不第,直到71歲高齡,才援例成為貢生。康熙五十四年農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兩年之後,依窗危坐逝世。

二、思想內容

《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所收作品將近500篇。故事的來源非常廣泛,或者出於作者的親身見聞,或者是借鑑過去的故事,或者采自民間傳說,或者是作者的虛構。雖然有些故事有明顯的模仿痕跡,但因為加入了作者豐富的想像和創作理念,所以能夠舊瓶裝新酒,傳達出獨特的意蘊。

《聊齋志異》的故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抒發公憤,刺貪刺虐。這是《聊齋志異》中很有思想價值的部分。

2.揭露科舉制度的弊端。

3.狐鬼花妖與書生交往的故事。《聊齋志異》里眾多的狐鬼花妖與書生交往的故事,也多是蒲松齡在落寞的生活處境中生髮出的幻影。

4.關注社會風氣和家庭倫理的作品。

除此之外,《聊齋志異》中還有其他一些篇章,有的頌揚了女子超人的智慧,如《顏氏》《狐諧》《仙人島》;有的描寫了兒童的膽量和計謀,如《賈兒》《牧豎》等;有的則純是描述奇聞異事,如《偷桃》《口技》《海市》等;有的則是通過一些奇聞異事,表達一定的哲理和思考,比如《罵鴨》《狼三則》《螳螂捕蛇》等。[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