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豢蛇》是蒲松齡寫的一篇文言小說,出自聊齋志異。   

目錄

原文

泗水山中[1],舊有禪院[2],四無村落,人跡罕及,有道士棲止其中[3]。 或言內多大蛇,故遊人益遠之。一少年入山羅鷹。入既深,無所歸宿;遙見 蘭若[4],趨投之。道士驚曰:「居士何來[5]?幸不為兒輩所見!」即命坐, 具饘粥。食未已,一巨蛇入,粗十餘圍,昂首向客,怒目電瞛[6]。客大懼。 道士以掌擊其額,呵曰:「去!」蛇乃俯首入東室。婉蜒移時,其軀始盡; 盤伏其中,一室盡滿。客大懼,搖戰。道士曰:「此平時所豢養。有我在, 不妨;所患者,客自遇之耳。」客甫坐,又一蛇入,較前略小,約可五六圍。 見客遽止,睒閃吐舌如前狀[7]。道士又叱之,亦入室去。室無臥處,半繞樑 間,壁上土搖落有聲。客益懼,終夜不寢。早起欲歸,道士送之。出屋門, 見牆上階下,大如盎盞者,行臥不一。見生人,皆有吞噬狀。客懼,依道士 時腋而行,使送出谷口,乃歸。

余鄉有客中州者[8],寄居蛇佛寺。寺僧具晚餐,肉湯甚美,而段段皆圓, 類雞項。疑,問寺僧:「殺雞幾何遂得多項?」僧曰:「此蛇段耳。」客大 驚,有出門而哇者[9]。既寢,覺胸上蠕蠕;摸之,則蛇也。頓起駭呼。僧起 曰:「此常事,烏足駭怪[10]!」因以火照壁間,大小滿牆,塌上下皆是也。 次日,僧引入佛殿。佛座下有巨井,井中有蛇,粗如巨瓮,探首井邊而不出。爇火下視,則蛇子蛇孫以數百萬計,族居其中。僧雲,「昔蛇出為害,佛坐 其上以鎮之,其患始平」雲。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翻譯

山東泗水縣的山中,早先有座佛寺,四周沒有村莊,很少有人到這裡來,有一個道士便住在這座寺院裡。有人說寺里有很多大蛇,所以遊人更遠遠地躲着這裡。

有一個少年進山用網逮鷹,一直走到山的深處。天晚了,遠遠看到有座寺院,便前去投宿。道士驚訝地說:「居士從哪裡來?幸好沒被我那些孩子們看見。」讓他坐下,拿粥飯給他吃。還沒吃完,一條大蛇爬進來,足有十多抱粗,昂頭看着客人,憤怒的目光像閃電一樣一閃一閃的。少年大吃一驚,恐懼萬分。道士用手掌拍拍蛇的頭,呵斥說:「去!」大蛇就低下頭爬進東屋裡,彎彎曲曲爬了好一會兒,身子才全進去,盤伏在屋裡,一間東屋全塞滿了。少年人更加害怕,渾身打顫。道士說:「這蛇是我平時豢養的,有我在這裡,不要緊。怕的是你自己遇到它。」少年剛坐下,又一條蛇進來,比前一條略小一點,約有五六抱粗。看見客人立即停住了,怒目閃閃,吐着舌信子,像前一條一樣。道士又呵斥它,這條蛇也進了室內。東屋裡沒有它臥的地方了,它就一半身子繞在樑上,牆壁上的土被嘩嘩地搖落下來。少年更害怕,整夜睡不着,早早就起來想回去。道士送他,出了屋門,只見牆上、台階下,到處都是蛇,大如盆粗、酒杯粗,爬着的、臥着的,種種不一。蛇看到生人,都露出要吞吃的樣子。少年害怕,依偎着道士的胳膊跟他走,一直讓道士送出山口,少年才自己回去。

我鄉里有些客居中州的人,寄宿在蛇佛寺中。寺里的僧人準備了晚飯,肉湯很鮮美,而且肉段都是圓的,形狀像雞脖子。客人疑惑地問寺僧:「殺了多少雞,能有這麼多的脖子?」僧人說:「這是蛇肉段。」客人大驚,有的跑出門去嘔吐。客人們睡下後,覺得胸膛上有東西爬動,用手一摸,是蛇!頓時嚇得叫喊着爬起來。僧人起來說:「這是平平常常的事,有什麼可怕的!」說着用火把照照牆壁,只見大大小小的蛇滿牆都是,床上床下也是蛇。第二天,僧人領着客人們來到佛殿,見佛座下有一口大井,井裡的蛇有瓮粗,把頭探出井邊,卻不出來;點上火把向井下看,裡面蛇子蛇孫數百萬條,都簇擁在井中。僧人說:「過去蛇從井裡出來禍害人,自從修了佛像坐在上面把它們鎮住以後,它們才不敢出來為害了。」

賞析

本篇從兩種角度寫蛇。一則以蛇寫蛇,形象地描寫了蛇的形態,除外形、蜿蜒、盤伏之狀,主要是蛇對客人的那種或「昂首向客,怒目電雕」;或「見客遽止j麟朗·吐舌如前狀」的怒態和惡狠狠的樣子,以及在道士呵叱下蛇的馴服。二則是以間接、委婉的手法來寫蛇。所謂「壁上土搖落有聲」無疑寫蛇的運動。突出的還是以客見蛇的情態來表現蛇,不惜反覆寫,客大懼」;「客人懼,搖戰」:?客益懼,終夜不寢」;「客懼.依道士肘腋而行。」這都是基於蛇覓到生人而想吞噬的前提,它賦予人對蛇的想象,與蛇的自我表現構成一個完整體二在這財故事後述俯有三則蛇的故事,犬體說蛇之多,不及這則故事靈動。[1]

一、關於作者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屬淄博)人。

蒲松齡出身在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蒲家號稱「累代書香」,祖上雖然沒有出過顯赫人物,在當地卻是大族,但在明末清初的動亂中衰微下來。蒲松齡的父親蒲槃原是讀書人,由於家境困難,不得不棄儒經商。

蒲松齡童年時跟着父親讀書,由於勤奮和穎慧而深得父親鍾愛。他19歲初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個第一名補博士弟子員,頗受當時主持山東學政的著名詩人施閏章的賞識,贊他「觀書如月,運筆成風」,一時文名頗高。此後,他與同鄉學友砥礪學問更勤,曾與李希梅等人結成「郢中詩社」,常「以風雅道義相劘切」(張元《柳泉蒲先生墓表》)。他在李希梅家中讀書時,「請訂一籍,日誦一文焉書之,閱一經焉書之,作一藝、仿一帖焉書之。每晨興而為之標日焉。庶使一日無功,則愧、則警、則汗涔涔下也」(蒲松齡《醒軒日課序》)。康熙九年(1670)至康熙十年間,他應做縣令的友人邀請,先後到寶應和高郵做過幕賓。這是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次遠遊。幕賓生活使他對於官場和世情有了更多的認識。回家鄉後,長期在鄉間作塾師。他設館的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他不但研究經史、哲理和文學,而且對於天文、農桑、醫藥等等也有很大的興趣。

蒲松齡一生刻苦好學,但自19歲「弁冕童科」之後,屢試不第,直到71歲高齡,才援例成為貢生。康熙五十四年農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兩年之後,依窗危坐逝世。

二、思想內容

《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所收作品將近500篇。故事的來源非常廣泛,或者出於作者的親身見聞,或者是借鑑過去的故事,或者采自民間傳說,或者是作者的虛構。雖然有些故事有明顯的模仿痕跡,但因為加入了作者豐富的想像和創作理念,所以能夠舊瓶裝新酒,傳達出獨特的意蘊。

《聊齋志異》的故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抒發公憤,刺貪刺虐。這是《聊齋志異》中很有思想價值的部分。

2.揭露科舉制度的弊端。

3.狐鬼花妖與書生交往的故事。《聊齋志異》里眾多的狐鬼花妖與書生交往的故事,也多是蒲松齡在落寞的生活處境中生髮出的幻影。

4.關注社會風氣和家庭倫理的作品。

除此之外,《聊齋志異》中還有其他一些篇章,有的頌揚了女子超人的智慧,如《顏氏》《狐諧》《仙人島》;有的描寫了兒童的膽量和計謀,如《賈兒》《牧豎》等;有的則純是描述奇聞異事,如《偷桃》《口技》《海市》等;有的則是通過一些奇聞異事,表達一定的哲理和思考,比如《罵鴨》《狼三則》《螳螂捕蛇》等。[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