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致李秉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秉中兄: 九日惠函已收到。生丁此時此地,真如處荊棘中,國人竟有販人命以自肥者,尤可憤嘆。時亦有意,去此危邦,而眷念舊鄉,仍不能絕裾徑去,野人懷土,小草戀山,亦可哀也。日本   

原文

秉中兄:

九日惠函已收到。生丁此時此地,真如處荊棘中,國人竟有販人命以自肥者,尤可憤嘆。時亦有意,去此危邦,而眷念舊鄉,仍不能絕裾徑去,野人懷土,小草戀山,亦可哀也。日本為舊遊之地,水木明瑟,誠足怡心,然知之已稔,遂不甚嚮往,去年頗欲赴德國,亦僅藏於心。今則金價大增,且將三倍,我又有眷屬在滬,並一嬰兒,相依為命,離則兩傷,故且深自韜晦,冀延餘年,倘舉朝文武,仍不相容,會當相偕以泛海,或相率而授命耳。盛意甚感,但今尚無恙,請釋遠念,並善自珍攝為幸。此布,即頌

曼福不盡。

迅 啟上

二月十八日

令夫人均此致候。

這封信,內容主要是婉謝李秉中要他去日本的建議。

賞析

魯迅在他最後十年的戰鬥生活中多次面臨敵人通緝、搜捕甚至暗殺的危險,加之最後幾年病情日趨嚴重。有許多人曾建議他到國外去治病、療養,魯迅本人也曾有過去德國、日本、蘇聯的打算。但是直到他逝世,始終沒有離開過自己的祖國和人民。為什麼?

這封信告訴我們,首先是眷念和熱愛自己的祖國,不願離去。雖然,他明知此時的祖國已是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下的黑暗世界,充滿險惡。但眷念之情使他仍不能絕裾徑去。對祖國的摯愛之情溢於言表。魯迅青年時代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愛國誓言,他終生為了祖國和人民的解放而奮鬥。他的一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的一生。

信中說的第二個原因是經濟窘困,又與妻、兒相依為命,離則兩傷。這當然也是實情。這裡既有對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下的中國物價飛漲,使人民生活更加貧困的強烈不滿。更有對妻、兒的親情。「無情未必真豪傑」是魯迅著名的詩句。在對敵鬥爭中他立場堅定,勇猛頑強。對戰友、親人他卻有一顆摯愛的心。

魯迅始終未離開祖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信中沒有明說。這就是他離不開他的戰鬥崗位。在他病情漸趨嚴重的最後幾年裡,只要病情稍有緩和或好轉,他就立即投入戰鬥。他的一些戰鬥性雜文就是在病重期間寫成的。一切服從革命鬥爭的需要,生命不息,戰鬥不止,這就是魯迅戰鬥的一生。

魯迅雖然婉謝了要他去日本的建議,但是對於他曾留學過的日本和日本人民,魯迅還是懷有深厚感情的。信中讚美它「水木明瑟,誠足怡心」。他一生中結交了不少對中國人民革命事業同情和支持的日本朋友。在他起草的《致小林多喜二家屬 (唁電)》中明確指出:「中日兩國人民親如兄弟,資產階級欺騙人民,用血在我們中間製造鴻溝,並且繼續製造。」他在送別日本友人增田涉的詩中還曾寫道:「卻折垂楊送歸客,心隨東棹憶華年。」在維護和推動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關係方面,魯迅同樣是我們的先驅者。

這封信還有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表現對國民黨反動派及其走狗的無比痛恨和與敵人血戰到底的決心。黑暗兇殘的反動統治使他如處荊棘中,販賣人命以自肥的叛徒特務尤使他怒不可遏。但是,魯迅屈服了嗎?沒有! 退縮了嗎?沒有! 所謂「韜晦」是繼續戰鬥的戰略和策略。「倘舉朝文武,仍不相容」則「相率而授命」。與敵人血戰到底而不被敵人所屈服的決心和氣概令人崇敬。

這封信篇幅很短,只二百餘字,而內容甚豐。全信用文言寫成,言簡意賅,精煉而犀利,感情深沉而強烈。「舉朝文武」一語妙不可言。直指國民黨反動統治制度不過是已經滅亡了的封建統治的死灰復燃,語含譏諷,辛辣而又不無幽默,又與全信古體文語氣相吻合。[1]

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