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石湖詩集》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

[d8n&gsm=14&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縮略圖]


《石湖詩集》是南宋時期范成大的詩歌集。《石湖詩集》原收《石湖大全集》中,明弘治間有活字單行本;其後,有清康熙間顧嗣立、黃昌衢刻本。今通行本有《四部叢刊》初編影印顧刻本、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2年排印本。[1]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紹興二十六年至三十年,為徽州司戶參軍。三十二年,入監太平惠民和劑局。孝宗隆興元年(1163),為編類聖政所檢討官。二年,為樞密院編修官、秘書省正字。乾道元年(1165),為校書郎,旋為著作佐郎。二年,為尚書吏部員外郎,旋罷歸。四年,知處州。五年,被召入朝,任禮部員外郎,旋為起居舍人。六年,為特使使金,歸,為中書舍人。七年,罷歸。九年,為廣西經略安撫使。淳熙元年(1174),知成都府,為四川制置使。四年,權禮部尚書。五年,為參知政事,旋罷歸。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改知建康府兼行宮留守。十年,以病辭歸。光宗紹熙元年(1191),知太平州。旋請祠歸。卒諡文穆。《宋史》卷386有傳。

  本書34卷。卷1至33為詩,共1916首,編年。卷34為賦。卷1至4,主要收出仕前作品。他的雙親死得很早,他撫弟嫁妹,備嘗生計艱難,因而對農村和農民有比較深刻的了解。如 《催租行》挖苦裡正,《繅絲行》寫農村疾苦,《田家留客行》寫田家純厚、質樸。他關心國事,《秋日二絕》指斥只是以江山宏麗夸於敵國而不謀振興國力的當局。他以詩鳴世間不平事,如《長安閘》寫津吏敲詐勒索,《姑惡》寫為婦者之苦楚。大約因為過早地挑起了生活重擔,他在一些詩中,流露出來了消極避世的情緒,如 《戲答澹庵小偈》、《題立雪圖》、《癸亥日泊舟吳會亭》 等。

目錄

《石湖詩集》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

  卷5至卷22,為出仕時作品。赴金途中組詩72首,集中體現了范成大的愛國思想。如《州橋》寫父老亟望恢復; 《京城》的「如許金湯尚資盜」,痛斥權奸誤國;《宜春苑》揭露「狐冢獾蹊滿路隅」,殘破不堪回首;《汴河》的「龍舟早晚定疏川」及《龍津橋》的 「西山剩放龍津水,留待官軍飲馬來」,對恢復事業充滿信心。范成大在徽州寫的 《後催租行》,曲盡農民疾苦,較《催租行》更為深刻。他四任邊區大吏,足跡略及南宋疆域,卷13至卷22中大多數詩,即寫於往返途中。這些描敘各地風光、風物、風俗的旅行詩,是范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范詩的重要特色之一。其中如 《黃羆嶺》寫深山中橧巢而居的農民的窮苦生活,《潺陵》、《荊渚堤上》寫湖南農村遭到破壞以後的慘狀,《夔州竹枝歌》寫夔人的生活和風俗,《麻線堆》 寫蜀道之難,《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寫峨眉山頂大現光相的奇異景象。題材廣泛,筆調清新。包括這一時期在內整個出仕階段寫的抒發個人情懷的詩,沒有出仕前同類詩的消極色彩。

  本書卷23至33,為歸隱詩。代表作為《四時田園雜興60首》即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各12首。這些詩寫到了農村中的各種人:老翁、兒童、丁男、桑姑;寫到了農民經營的稻、麥、蔬菜、桑蠶、梅子、杏子、橘園;寫到了他們的各種勞作:耘田、績麻、栽秧、戽水、采菱、打稻、織絹。寫了他們的痛苦,如 「采菱辛苦廢犁鉬」、「垂成穡事苦艱難」;寫了他們的歡樂,如「新築場泥鏡面平」、「百沸繅湯雪涌波」;寫了他們的純厚,如 「黃塵行客汗如漿」、「村巷冬年見俗情」。這組詩描繪了封建社會農村的廣闊生活,高出了以前同類題材的作品,是《詩經·七月》以來農事詩的發展。還有一些詩,主要寫農民並包括其他勞動者的痛苦,十分感人,如 《雪中聞牆外鬻魚菜者求售之聲甚苦有感三絕》、《詠河市歌者》、《圍田嘆》、《牆外賣藥者無一日不過》等。這一時期表現愛國思想的代表作是 《題夫差廟》。這首詩採用以古喻今的手法,痛斥南宋統治者像吳王夫差一樣只圖享樂,殘害忠良;吳王夫差以覆滅告終,因而對國家前途憂心忡忡。寫得很深刻,是宋代愛國詩中的難得佳作。此一時期有少數作品,流露出消極情緒。

《石湖詩集》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

  范成大的詩,在當時負有盛名。楊萬里把他和尤袤、蕭德藻、陸游並列,稱「近代風騷四詩將」(《誠齋集》卷39《讀張功父送近詩集》)。姜夔則把他和楊萬里、蕭德藻、陸游並列。方回在《桐江集》卷1《跋遂初尤先生尚書詩》以尤、楊、范、陸並列,遂成定論。范成大少出江西派,至徽州以後,風骨日趨遒勁,終於自成一家。他的詩大率以清新婉麗、溫潤精雅為主要特色。他的最傳誦、最有影響的詩篇,是包括《四時田園雜興》在內的田園詩。錢鍾書認為這些詩「算得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 ( 《宋詩選注》)。

  范成大亦以詞名,風格多樣,如 《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萬里漢家使」) 以豪宕激楚稱,《浣溪沙》(「紅錦障泥杏葉韉」)、《蝶戀花》(「春漲一篙添水面」)則以清新明快稱。今人黃畬《石湖詞校注》,齊魯書社出版,收詞109首,是目前最全之本。

  范成大「善文章」(黃震《黃氏日抄》),他的《三高亭記》,被譽為「天下奇筆」(周密《齊東野語》卷16《三高亭記改本》)。可惜《石湖大全集》已於清初散佚,無由窺其全。今人為《范成大佚著輯存》一書(1983年中華書局出版),輯得文135篇,略可窺其一斑。范成大著述傳於今者,尚有《吳郡志》、《吳船錄》、《驂鸞錄》、《攬轡錄》、《桂海虞衡志》,後二者已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