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傷寒論》卷第五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傷寒論》卷第五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原文】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①也。

【注釋】

①目眩:頭暈目眩,視物昏花。

【譯文】

少陽病的主要症候,是口苦、咽喉乾燥、頭暈目眩。

【評析】

本條為少陽病提綱。

【原文】

少陽中風①,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注釋】

①中風:此處當是感受風熱之邪。

【譯文】

少陽感受了風邪,兩耳聾聽不到聲音,眼睛發紅,胸中滿悶而煩擾不寧的,不可用吐法和下法;如誤用吐下,會引起心悸和驚惕的變症。

【評析】

本條講少陽中風的主症與治禁。 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走耳中,下胸貫膈,風熱之邪隨經上擾,壅遏清竅,則耳聾目赤,少陽經氣鬱滯,則胸中滿而煩。並不是有形實邪,當然不可用吐法和下法。如果誤用吐下,勢必損氣耗液,引起心悸、驚惕等變症。

【原文】

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而悸。(一雲躁)。

【譯文】

外感病,脈象弦細,頭痛發熱的,是症屬少陽。少陽病不能用發汗法治療,誤發其汗,津液受損,津傷胃燥邪傳陽明,就會出現譫語。若通過治療,胃氣得以調和,則會痊癒;若胃氣不和,則會出現煩躁、心悸的變症。

【評析】

本條講少陽傷寒的主脈和治禁,以及誤汗的病變轉歸。 本條也是討論脈症合參的辨證方法。三陽病都有頭痛發熱,但脈有不同,太陽病為正氣抗邪於表,其脈必浮;陽明病為熱勢熾盛而正氣不虛,其脈必大。少陽病當從表入里的過渡階段,邪已去表故脈不浮,雖化熱而熱勢未盛,故脈不大,而是脈象弦細。因此根據脈弦細來參合頭痛發熱,就可以確診為病屬少陽。病不在表,自非汗法所宜,所以有不可發汗之禁。誤汗則津液外越,里熱更熾,於是胃燥成實而發生譫語。

【原文】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譯文】

原患太陽病,未解除,病邪傳入少陽,出現脅下痞硬脹滿,乾嘔,不能進食,發熱怕冷交替而作,若未使用涌吐或攻下法,而見脈沉緊的,治療時可用小柴胡湯。

【評析】

本條講太陽病轉入少陽的脈症和治法。 本條首先提出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表明是自太陽傳來。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飲食,往來寒熱,無疑為少陽的主症,可是脈卻非弦細,而是沉緊,脈與症不符。脈沉緊,一般應是少陰里寒,而不是少陽病,此時的脈沉緊,乃與太陽病脈浮緊相對而言,特提出尚未吐下,這是結合問診,極有參考價值。若是經過吐下,沉緊則可能是正傷邪陷於里;未經吐下,只表明邪已內傳,但不是邪陷,況且少陽主症已具,脈症合參,因此斷為邪在少陽,可治以小柴胡湯。似乎是舍脈從症,實際上仍是脈症合參,具體分析,不應僅就表面簡單理解。

【原文】

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譫語,柴胡湯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譯文】

假使已用過催吐、瀉下、發汗、溫針等治療方法,病人言語譫妄,而柴胡湯症全不存在,這已成為壞病。應詳審其屬於何種誤治的病變特點,選擇適當的方法來治療。

【評析】

本條說明少陽壞病的治則。 少陽病治宜和解,汗、吐、下、溫針,都應禁用,不管誤用哪一種方法,都會引起變症。譫語,就是誤治的變症之一,還會有其他變症。從「柴胡證罷,此為壞病」,可見不是專指譫語,應該遵循救誤的原則,「知犯何逆,以法治之」。本條經過誤治,柴胡症已罷,就不是柴胡湯所能主治,所以說以法治之。

【原文】

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①,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注釋】

①上關上:脈象浮大而長,從關部上至寸口的意思。

【譯文】

太陽、陽明、少陽三經同時皆病,其脈浮大而弦直,只想睡眠,眼睛閉合則會出汗。

【評析】

本條講三陽合病的脈症。 太陽、陽明、少陽三經同時俱病,為三陽合病。脈浮大,浮為太陽之脈,大為陽明之脈,上關上指脈形弦長,為少陽之脈。但欲眠睡,頗似陰盛陽虛的少陰病,但少陰陰盛陽虛,脈必沉而微細;本症脈浮大弦長,可見絕非少陰,而是樞機不和。且少陰病必是無熱惡寒,本症必有陽熱見症,不難區別。 至於目合則汗,亦緣於少陽半里之熱,目合時衛氣行於陰而里熱甚,表陽不繳,因而熱迫液泄,腠理開而盜汗出。少陽為樞,外鄰太陽,內接陽明,三陽合病,以少陽為主,所以盜汗責之少陽膽熱,而與陽明熱盛的自汗出病機有着淺深輕重的不同。

【原文】

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①故也。

【注釋】

①陽去入陰:去表入里的意思。

【譯文】

病傷寒六七日,體表沒有大熱,病人躁擾心煩不安的,這是外邪去表入里的緣故。

【評析】

本條講據症推斷病理轉歸。 表為陽,里為陰,無大熱謂表無大熱,與麻杏甘石湯症無大熱的性質一樣,煩躁不安,由於里熱熾盛,這是邪已從表入里,所以說「陽去入陰」,這是通過前後病情比較並根據現有症候分析得出的結論。也有認為陽去入陰是陽症轉為陰症,但是從整個病程來看,卻很少這種可能。無大熱不等於無熱,可見理解成陰症是不確切的。

【原文】

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譯文】

外感病第三天,邪氣已傳盡三陽經,應當傳入三陰經。此時,若病人反而能夠飲食而不嘔吐的,是邪氣未傳入三陰經。

【評析】

本條講胃和能食,外邪不會傳入陰經。 此條與太陽病篇第五條「傷寒兩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的精神是一致的,旨在強調病情傳變與否,不應拘於日數。所謂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乃是計日傳經的傳統舊說,實際很少這樣,絕對不可拘泥。病情的傳變與否,以及如何傳變,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今能食而不嘔,表明胃氣調和,邪就不會傳入三陰,從而斷定三陰不受邪,這對於病變轉歸、病勢進退的預斷,具有普遍意義。

【原文】

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譯文】

傷寒三日,病在少陽,脈象小的,為病將轉愈。

【評析】

本條講少陽病脈小,為將愈之候。 根據《素問•熱論》,傷寒三日,應為少陽受病。脈小是對脈大而言,《素問•脈要精微論》曰:「大則病進。」脈大標誌着邪氣盛,故為病進;今脈小,則邪氣不盛,所以為欲愈的徵象。但必須症勢亦見輕減,庶為欲愈;否則,脈雖小而症勢加劇,則為邪盛正衰,而不是愈候。

【原文】

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

【譯文】

少陽病即將解除的時間,多在早晨三時至九時之間。

【評析】

本條講少陽病欲解的大概時間。 少陽屬木,配四時則旺於春,配一日則旺於寅卯辰時,約在黎明或早晨,所以少陽病欲解,多在這段時間。[1]

【醫者必讀】

《傷寒論》自古以來,就是一部經典一部傳奇,成為醫者必讀的書籍之一,也是國家考試的參考用書之一,《傷寒論》六證辯證明晰,理法中規中矩,方藥配合嚴謹等多種特點,是應用湯液辯治的獨特臨床治療技術。

《傷寒論》是中醫臨床學術的根本,中醫療效的源頭,就像北宋時期的林億在《校定備急千金要方後序》中重點提到:「臣嘗讀唐令,見其制:為醫者皆習張仲景《傷寒》、陳延之《小品》。」北宋王溥撰在《唐會要?醫術?卷八十二》中記載:「乾元元年(758年)二月五日制:自今以後,有以醫術入仕者……各試醫經方術策十道、《本草》二道、《脈經》二道、《素問》十道、張仲景《傷寒論》十道。」[2]

【作者簡介】

張仲景名機,史稱醫聖。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縣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死於建安最後幾年(約公元215~219年)。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

張仲景從小嗜好醫學,年輕時曾跟同郡張伯祖學醫。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和臨床實踐,醫名大振,成為中國醫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醫學家。

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末年。當時疫疾廣泛流行,大批的人死亡,據載自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內有三分之二的人死於傳染病,其中傷寒病占百分之七十。張仲景刻苦學習《內經》,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的原則,是中醫臨床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辯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