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大姐」獵食(康火南)
作品欣賞
「花大姐」獵食
大自然是一個神秘而繽紛的世界。昆蟲,是動物界中最龐大、最奇異的一個家族,浩浩蕩蕩有百萬多個「兵種」,在地球這個廣褒的環境繁衍生息,消長不止。它們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敵友害益,各顯其「廬山面目」。有的昆蟲忠心耿耿,忙忙碌碌,前仆後繼地為人類服務,成為人類征服自然的「益友」;有的昆蟲卻專搞破壞,陰險狡詐,為害人類;當然,也有的昆蟲居「中間派」,好事、壞事都能幹,獨行其是。昆蟲對人類如是,昆蟲對昆蟲呢?也有天敵與朋友之分,相生相剋。你看,極不顯眼的七星瓢蟲和蚜蟲就是一對不共戴天的冤家對頭。
七星瓢蟲,外表鮮艷,形體像個被劈去—半的圓球,身大腿細,舉止笨拙,不那麼惹人喜愛。然而,「蟲也不可貌相」,它卻是殲滅農作物的害蟲――蚜蟲的勇土。明顯的7個黑點,大概就是「七星瓢蟲」名字的由來吧!它的頭是黑色的;觸角粟褐色;纖小的足上穿着黑色「襪子密生細毛。人們還送給它一個雅號叫「花大姐」。
農作物的大敵――蚜蟲,體形微小,渾身嫩皮細肉,貪婪出名。它以針管般的口器刺吸農作物軀體的汁液,來滋補自己,不要幾天功夫就可長大「成年」,是一種易治難滅的世界性害蟲,在國內從南到北分布極廣。由於它的成、若蟲專門吸食寄主植物體內的精髓——導致植物嚴重失水和營養不良,輕者影響產量、產品質量,重者絕收。蚜蟲繁殖能力驚人,有萬子千孫之稱,一年繁殖20多代,1隻蚜蟲1天能胎產五六隻小子,幾天後就「五代同堂」成群在作物葉、莖上為害成災。蚜蟲有一種特殊的功能,它爬過的地方,遺留下由其體內分泌出的一種「蜜露」,既為螞蟻提供豐盛的佐餐,也引誘着一大群七星瓢蟲追蹤而至。
「花大姐」以其大肚量聞名,一旦發現蚜蟲這一美味食品的蛛絲馬跡之後,以其輕盈的動作,滾動着半圓體,順着植物的葉梢螺旋式的向上挺進,往往在同時,蚜蟲卻一隻緊跟—只,排成長隊,從葉端興師下行覓食,想不到白陷虎口,成為「花大姐」腹中之物。當七星瓢蟲發現「獵物」進入它的火力範圍內時,立即停止爬行,就地恭候,「以逸待勞」,它瞄準蚜蟲隊伍的「開路先鋒」,發起攻擊,只見它巧運內功,舒張鐵口,「開路先鋒」便被輕而易舉地撲進嘴裡,成了第一位犧牲者。而訓練有素,紀律森嚴的蚜蟲,臨危不亂,大有武道土精神,置生死於不顧,勇往直前,第一隻陣亡,馬上由第2隻補了上來,保持有序的隊形。七星瓢蟲卻靜坐不動,守株待兔,蚜蟲下來1隻就吃1隻,下來兩隻就吃一雙,從容不迫,以一擋百,直到蚜蟲「匪徒」全軍覆滅為止,方肯罷休。根據觀察記錄,1隻七星瓢蟲,1天就能吃掉蚜蟲200多隻。
七星瓢蟲,蚜蟲的克星。它不僅可以捕食蚜蟲,還能捕食蚧殼蟲、粉虱及紅蜘蛛等害蟲,有農作物好衛士之稱。大自然就是巧妙地安排着生態平衡。否則,現在面臨的這個昆蟲世界,說不定已成為蚜蟲充斥,猖獗揚威的市場了。
作者簡介
康火南,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福建作協會員。出版農業、農村專著、實用科技書籍、科學小品、科學童話、科普寓言等書籍21本。發表研究論文19篇,2003年獲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科學小品及文學作品在《人民日報》《知識就是力量》《新民晚報》等全國多家報刊發表。
參考資料
- ↑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