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英租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10月22日 (五) 21:10 由 Xfd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厦门英租界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英租界

中文名: 中國英租界

開始時間: 1860年

分 類: 漢口英租界

廢止時間: 1945年

幾 處: 6處

中國英租界是指中國英國議訂租地或租界章程後,在中國的領土上為擁有行政自治權和治外法權(領事裁判權)的英國設立的合法的英國人居住地(土地國有化)。[1]


1843年11月,上海根據南京條約的規定成為向外商開放的通商口岸。12月,上海道台與英國領事劃定了外灘英國租界的南北界限。1844年,已經有英資怡和洋行、寶順洋行租借了一批土地。1845年,中英會訂《上海土地章程》。1846年,英租界的西界也被確定(今河南路)。1848年11月27日,英租界的西界推進到今西藏路。


同年,上海地方官允許美國聖公會傳教士的要求,在虹口開闢美國租界。1853年9月7日,小刀會占領上海縣城,從此中國政府失去對租界的控制。1854年7月11日,上海英法美租界聯合組建獨立的市政機構工部局,建立警察武裝,正式形成第一個後來真正意義上的租界—— 國中之國。


合併

1862年,法租界退出聯合,自設公董局。1863年9月,英國和美國在上海的租界正式合併,統一由工部局(ShanghaiMunicipalCouncil)管理。


擴張

1899年5月,上海公共租界大規模擴展,面積擴展到33503畝(22平方千米),北面的邊界到達上海、寶山2縣的交界處,西面一直擴展到 靜安寺。整個租界劃分為中、北、東、西4個區。


越界築路

參見: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築路


三十年代,大規模越界築路在五卅運動之後基本停止。上海公共租界繼續向外擴張的態勢趨於穩定下來。在蔣介石主政的南京十年的黃金時代,上海公共租界繼續繁榮。


孤島時期

1937年8月13日-11月10日空前慘烈的淞滬會戰中,日軍將公共租界北區和東區作為進攻中國軍隊的基地,並以海軍陸戰隊代替租界巡捕 ,公共租界在事實上被分割成兩部分,蘇州河以北地區成為日軍控制的勢力範圍。人稱「日租界」。北區和東區的日占區遭到中國多個軍團的猛烈進攻,70%地區在戰爭中受到嚴重破壞。公共租界的主體部分中區、西區及西部越界築路區域分別由英國、美國和意大利軍隊防 守,繼續在戰爭中保持中立達四年之久。位於區內的中國機構照常運行。這些地區又擠進了40萬中國難民。


收回

1940年,由於歐洲戰事爆發,駐滬英軍撤退。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駐公共租界的中區、西區。


1943年8月,歷時近百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宣告結束。


收回以後

該租界收回以後,仍是上海最繁盛的中心區。統一行政後的上海市政府就設在原公共租界工部局。1955年遷往外灘原滙豐銀行大樓。現在則位於由當年的跑馬廳改建而成的人民廣場。實際上始終沒有離開原公共租界的範圍。


居民

英國僑民


1843年上海的英商及傳教士共26人,他們是最早的一批來滬外僑。英國僑民中,主要是從事大宗進出口貿易的商人,其中不乏在海外已有產業根基的望族。在上海的各國外商中,英國商人占有主導地位。1865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的英國僑民達到1372人,占各國僑民總數的60%。


太平天國戰爭結束以後,上海的房地產業降溫,英僑人數也下降到1870年的894人。不久又逐漸恢復,1935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的英國 僑民達到6221人。


在工部局董事會成員中,英籍董事一直占有多數席位,居於主導地位。


美國僑民


在上海,美國僑民的經濟實力僅次於英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他們的地位又有所上升。1935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的美國僑民超過2000人,另有1600人住在法租界。


在美國僑民中,傳教士占有一定數量,他們在租界內外設立教堂、醫院和學校,其中包括幾所大學:聖約翰大學、滬江大學和東吳大學法學院。


在工部局董事會中,美國的勢力僅次於英國。1920年代,費信惇(StirlingFessenden)擔任工部局總董。


美國僑民在外僑中的生活水平最高。


德國僑民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德國人在上海的經濟實力僅次於英美兩國,尤其在製藥、印染行業占有優勢。從1873年起,在工部局董事會中為德國人保留1個席位。至1915年,公共租界內有德僑約1155人。


戰後,公共租界德國僑民一度銳減到1920年的280人,法租界只有9人。後來又逐漸回升。


日本僑民


早期來滬日本人一般在虹口經營小本生意,或開設妓院謀生。1915年,公共租界內的日僑達到7169人,居各國僑民之首。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紡織業大規模投資上海。1923年上海—長崎定期航線開設,公共租界內的日本僑民繼續增加,1935年突破2萬人,超過外國僑 民的半數。他們聚居在在虹口吳淞路和北四川路一帶。


1915年以後,在工部局董事會中,為日籍董事留一到兩個席位。


公共租界的東區、北區在歷次戰亂中曾多次劃為日軍的防區。1932年和1937年兩次淞滬戰事中,日軍將該區域作為進攻中國軍隊的基地。並以海軍陸戰隊代替租界巡捕,公共租界在事實上被分割成兩部分,蘇州河以北地區成為日軍控制的勢力範圍。人稱「日租界」。


猶太人


19世紀,有少量猶太富商從巴格達取道印度前來上海,一般取得英國國籍。其中包括沙遜家族和嘉道理家族。


當然也有像哈同那樣來上海後才致富的暴發戶。這部分猶太人經營大宗貿易,在房地產業也舉足輕重,是上海的豪門望族。


俄國革命以後,開始有大批俄國猶太人取道哈爾濱移居上海。他們約有1000多人,控制了毛皮買賣,也有一些專業人士在醫務、建築、法律、音樂等行業工作。主要居住在虹口提籃橋華德路摩西會堂附近一帶。


1938年開始,從德國、奧地利、波蘭有2萬猶太人逃避納粹迫害,來到世界上唯一不需要護照就可進入的上海。他們也集中居住在提籃橋 一帶。


1943年2月18日,日軍將14245名猶太人遷入虹口隔離區內。他們艱苦創業,在隔離區內開設了307家店鋪,人稱「小維也納」。


澳門葡萄牙人


上海公共租界的葡萄牙人多數來自澳門,屬於歐亞混血種人,在英美機構中擔任低級職位。在1920和1930年代,他們的人數穩定在1000多人。


印度僑民


1884年,工部局警務處成立印捕股,從印度旁遮普邦招募來錫克族巡捕。1935年印籍僑民人口總數達到2341人。


華籍居民


開闢租界之初,實行華洋分居政策,包括來自寧波和廣東的買辦都不允許住在租界。租界內只有當地農民500人。


1853年9月7日小刀會攻占上海縣城,2萬華人逃進租界。1860年太平天國進攻蘇州,又有50-70萬難民湧入租界。外商乘機建造大片石庫 門房子出租。從此形成華洋雜居的格局。


戰事結束,難民返鄉,租界人口有所回落。但隨着租界工商業迅速繁榮,和租界的擴展,又有大批江蘇浙江以及廣東等省居民,乃至海外華僑進入上海公共租界,或創業,或謀生。特別是歷次的戰亂,都造成租界人口的猛增。至1932年,上海公共租界內有華籍居民1,040,780人。


抗戰時期,上海公共租界的中、西兩區成為孤島,又湧進40萬難民。刺激租界內房地產業、商業、金融業和服務業的空前繁榮。但也造成人口密度過大,多數百姓居住問題無法解決,居住狀況趨於惡化。


1928年後,工部局為華董增加3到4個席位。


巡捕房

分區捕房共14個:


中區:


1.中央捕房(1854~1943):福州路(江西路西面)。


2.老閘捕房(1860~1943):南京路。1925年5月30日下午3時37分,守衛老閘捕房的外國巡捕向和平請願的遊行隊伍開槍,打死4人,打 傷9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


西區:


3.靜安寺捕房(1884~1943)愚園路。


4.新閘路捕房(1899~1943)。


5.戈登路捕房(1909~1943)戈登路、康腦脫路轉角處。


6.成都路捕房(1933~1943。


7.普陀路捕房(1929~1943):戈登路。


北區:


8.虹口捕房(1861~1943)閔行路。


9.匯司捕房(1898~1943):海寧路。


10.楊樹浦路捕房(1891~1943)格蘭路與平涼路轉角處。


11.匯山捕房(1903~1943年),茂海路。


12.嘉興路捕房(1907~1943),湯恩路,轄區內主要為日本僑民。


13.榆林路捕房(1925~1943)位於華盛路與齊物浦路間的榆林路。


北區越界築路:


14.狄思威路捕房(1912~1943):轄區為以下各條馬路:北四川路延長線,江灣路(從北四川路至體育會路,包括靶子場、虹口公園和 游泳池),狄思威路,竇樂安路(包括松慶里、豐樂里和紀家花園),白保羅路和赫林里,施高塔路(從江灣路到祥德路),及附近地區。


貿易

英商怡和洋行


英商太古洋行


英商寶順洋行


美商旗昌洋行


德商禮和洋行


丹麥寶隆洋行


金融

外灘


英資滙豐銀行


英資麥加利銀行


英資有利銀行


美資花旗銀行


美資大通銀行


德資德華銀行


俄資華俄道勝銀行


日資橫濱正金銀行


日資台灣銀行


法資東方匯理銀行


荷資荷蘭銀行


荷資安達銀行


比資華比銀行


中國銀行


中央銀行


交通銀行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


中南銀行


中國通商銀行


金城銀行


鹽業銀行


浙江興業銀行


四明銀行


新華儲蓄銀行


大陸銀行


零售商業

20世紀初,上海公共租界中區的南京路興起為中國最繁榮的商業街。永安公司


先施公司


大新公司


新新公司


惠羅公司


福利公司


匯司洋行


泰興洋行


別發洋行(圖書)


房地產


沙遜洋行


哈同洋行


新聞

申報


宗教

猶太教拉結會堂(OHELRACHEL)西摩路500號。市教委


猶太教摩西會堂虹口華德路(長陽路)62號)


猶太教阿哈龍會堂,博物院路20號(虎丘路42號),現已拆除改建為文匯報大廈。


英國聖公會上海聖三一堂:江西路九江路


新天安堂:南蘇州路,供外籍僑民禮拜


內地會上海公共禮拜堂:地豐路(烏魯木齊北路)25號,現名新恩堂


倫敦會天安堂:山東路


聖公會聖彼得堂愛文義路(北京西路)351號。


監理會慕爾堂。西藏路


監理會景林堂虹口崑山路


浸信會上海懷恩堂西摩路(今陝西北路)375號。可容納千人以上。


上海教會(地方教會)哈同路(銅仁路)240弄文德里聚會所。(1948年,在附近南陽路123-145號建成可容納數千人的南陽路145號聚會所)


廣東浸信會堂、新鄉路66號浸會


宣道會守真堂、北四川路1578號


長老會鴻德堂。竇樂安路(多倫路)


中華基督教會富吉堂(粵語)四川北路1802弄1號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中華總會寧國路,1950年代改名滬東堂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滬北會堂武進路183號


天主教虹口耶穌聖心堂虹口南潯路


天主教大通路小德肋撒堂大通路(今大田路)370號


天主教和平之後堂倍開爾路(惠民路)694號,


錫克教堂、虹口東寶興路


靜安寺靜安寺路


玉佛寺檳榔路(安遠路)


日本東本願寺


西本願寺


漢口英租界

漢口英租界,近代中國7個英租界之一(另外6個是上海英租界(不久併入上海公共租界)、天津英租界、鎮江英租界、九江英租界、廣州英租界和廈門英租界)。同時也是漢口的5個租界之一。漢口英租界是漢口的金融貿易區。


1861年開闢,面積458畝。1898年擴展至795畝。1927年初(大革命高潮期間)被武漢國民政府收回。


街道對應


河街--沿江大道


歆生路,太平路--江漢路


怡和街--上海路


阜昌街--南京路


華昌街--青島路


寶順街--天津路


界限路--合作路


湖南街--勝利街


湖北街--中山大道江漢路至合作路一段


漢口英租界是當時漢口的金融貿易中心,該地知名的大洋行有80%集中在界內。包括:


怡和洋行(英資)


太古洋行(英資)


亞細亞火油公司(英資)


卜內門洋鹼公司(英資)


旗昌洋行(美資)


阜昌磚茶廠(俄資):位於阜昌街(南京路),1874年開設


日清汽船株式會社(日資)


打包業


平和打包廠(英資)


隆茂打包廠(英資)


金融:


滙豐銀行(英資)


花旗銀行(美資)


麥加利銀行(英資)


橫濱正金銀行(日資)


台灣銀行(日資)


建築業


景明洋行


新聞


《楚報》(英文)


醫院


天主堂醫院


宗教


天主教聖若瑟堂(漢口教區主教座堂),今上海路16號


美國聖公會聖保羅座堂(鄂湘教區主教座堂),今鄱陽街32號


東正教亞歷山大堂,基本上為俄國僑民使用,今鄱陽街38號的婚禮教堂


英國禮拜堂:英國僑民專用,今鄱陽街40號


人物


吳德施:美國聖公會鄂湘教區主教


巴諾夫(J·K·PANOEF):阜昌磚茶廠廠主,俄國貴族,沙皇尼古拉一世的親戚,茶廠位於英租界阜昌街(南京路),住宅位於俄租界。居留漢口52年(1869—1921)。


天津英租界

天津英租界始設於1860年,是外國在天津設立最早的租界。


天津英租界


界址為:東臨海河右岸(西岸),南至博目哩道(今彰德道),


西至海大道(今大沽路),北至寶士徒道(今營口道)。這


就是所謂的「原訂租界」。


此後,英租界又經過三次擴張:中日甲午戰爭後,英國擅自


將租界自海大道擴張至牆子河(今南京路);八國聯軍侵華戰


爭後將原美租界併入英租界;不久,又繼續將租界擴張至牆子河外。至此,英租界東臨海河,南沿馬場道至佟樓,西至海光寺大道(今西康路),北沿寶士徒道與法租界毗鄰,共占地六千餘畝,是各國租界中最大的一個。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天津英租界由中國政府正式收回。


1861年2月23日,鎮江知府師榮光與英國參贊巴夏禮訂立開闢鎮江英租界的約章。確定將距離鎮江西門約5華里遠的一塊毀於太平天國戰爭的空地租給英國人,這塊地基南到銀山門,北到江邊,西到小碼頭,東到公估巷(鎮屏山),沿江長度140丈,進深為24丈,後來實測面 積為156畝,包括平地130畝和山上26畝。


鎮江英租界初設時,由於鎮江不時仍有太平軍活動,英美商人就在長江北岸的七濠口進行貿易。戰後,在中國政府的催促下,外國商人才到南岸租界內租地建屋。


擴展

1911年,鎮江英租界工部局乘機占據租界前的江邊馬路,並在江邊的灘涂上修築了1個小型的江邊花園。


收回

1927年3月24日,北伐軍進入鎮江後,英國領事懷稚特主動撤退巡捕,鎮江商會會長陸小波率領商團進入租界,接收工部局、巡捕房,改 由鎮江公安局設立警署。全體英國僑民撤出。因此,該租界的行政管理權這時已被收回。1929年11月15日,正式舉行收回鎮江英租界的典禮。鎮江商會出資買下電廠和自來水廠,同時賠償了北伐軍給英國人造成的損失。


1937年11月23日,日軍獲悉江蘇省政府主席顧祝同在大華飯店召開軍事會議,派飛機轟炸,半個月後進城的日軍又焚燒鎮江商業區,使收回後的原鎮江英租界地區幾乎完全變成一片廢墟,只有山上的鎮江英國領事館舊址倖存了下來。


英國領事館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航運

鎮江地處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在19世紀下半葉發展成為新興的輪船航運樞紐,主要輪船公司—怡和洋行、太古洋行、招商局都在鎮江英租界及其附近的江邊建造碼頭。


貿易

晚清時期,鎮江開埠到20世紀初,整個淮河流域,包括江蘇長江以北、安徽北半部、山東南半部和河南大片地區,都屬於鎮江直接的腹地,鎮江成為這些地區與上海之間的一個主要轉口港。同時,鎮江與其它長江口岸之間的貿易規模也很大,特別是米市和桐油貿易(來自湖南西部的洪江)。在大約50年的時期內,鎮江保持了繁榮。除了許多英美商人,還有不少廣東商人在鎮江英租界經營貿易。


1906年,京漢鐵路通車,進出河南的貨物改經漢口;1911年,津浦鐵路通車,山東、安徽的貨物也直接運往上海及青島,南京則取代鎮江成為南北交通的樞紐。同時,長江江流改變流向,鎮江港口淤塞嚴重,外省客商紛紛遷走,米市也轉移到蕪湖和無錫。鎮江的貿易地位急劇衰落,鎮江英租界也迅速蕭條,出現財政危機。


零售商業

鎮江英租界不允許華人在界內擺攤或經營酒店、茶樓,界內的零售商店非常少。鎮江的商業中心位於英租界和舊城之間的區域,民國時期修築了貫通這一區域的大西路。


廣州英租界

1856年以前,廣州傳統的外貿區位於十三行。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被中國群眾燒毀。英、法兩國占領廣州後,選擇十三行附近的珠江中的小沙洲,人工填築成沙面島,並且按照出資比例,將其西部3/4劃為廣州英租界,面積約264畝。1861年,中英簽訂租約。其東部毗鄰面積較小的廣州法租界;北部為沙基涌,與華界分隔,其上設有一橋與華界相通。


1861年開闢。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法兩國占領廣州,將鄰近傳統的外貿區廣州十三行(已被燒毀),珠江中的小沙洲人工填築成沙面島,其中法租界占有東部的1/4,面積66畝。東部有一橋與中國大陸(華界)相通。


1927年1月5日中午,在李立三、劉少奇的指揮下,在漢口濟生三馬路(今友誼路)召開了有30萬人參加的「追悼—·三死難同胞暨反英示威大會」。會後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共產黨海員工人周和亮坐着划子繞進英租界江邊有碼頭工人和海員工人的地方上岸,送來了示威隊伍的袖章。等在那裡的工人,在一些帶有袖章的帶隊人的指揮下,立刻匯合成幾股洪流。在太平街(今江漢路南段,鄱陽街到江邊一帶)遊行的群眾,一鼓作氣地越過了英租界裡密布的鐵絲網和堆積如山的沙包,在裡應外合的情況下,打開了英租界緊閉着的鐵門。內外的示威隊伍會師後,沿途高呼口號,占領了英租界巡捕房,在一些屋頂上。升起了我國的國旗。


由於舉國上下一致堅持不懈的鬥爭,加上國際無產階級和世界革命人民的紛紛聲援,構成了武漢國民政府外交部長陳友仁的堅強後盾。中英雙方累計進行了16次談判,陳友仁據理力爭;英國駐華使館參贊阿馬利理屈詞窮,終於在2月19日簽訂了《收回漢口英租界之協定》,收回了英帝國主義在漢口盤踞了66年的「國中之國」。這是中國人民反帝鬥爭史上的創舉,震驚了全世界,開創了中國近代外交史上的新紀元。


廈門英租界

根據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廈門成為最先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廈門的鼓浪嶼島被英軍占領島到1845年,撤軍之後,英國於1852年在廈門市本島(鷺島)沿內港海岸獲得了一塊灘地興建英國租界,後來成為廈門市的繁華區。


1852年,英國駐廈門領事金執爾(W.R.Gingell)與泉州府知府來錫藩商租烏空圖頭巾礁地段,1861年劃定地界,占地76畝。1899年,美 國在廈門劃定租界,旋歸併於英租界。日租界:1900年1月25日,清政府與日本簽訂《廈門日本專管租界續約章程十二款》,劃定廈門虎頭山下臨海灘地約40000坪(每坪合中國營造尺5.8尺)為日租界。1930年被國民政府收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