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T.A.維塔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作曲家簡介

T.A.維塔利(Tomaso Antonio Vitali,又作 Tommaso ),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和教師。1663年3月7日出生於意大利博羅尼亞。他的父親喬瓦尼·巴蒂斯塔·維塔利(Giovanni Battista Vitali),也是一位作曲家。1674年,父親將他帶到摩德納(Modena)。他曾隨帕基奧尼(Pacchioni)學習作曲,1675-1742年加入埃斯特宮廷樂隊(Este court orchestra),最初是小提琴手,後來成為樂隊負責人。他的學生有阿巴科(Dall'Abaco)和塞奈勒(Senaillé)等。1745年5月9日逝世於摩德納。

維塔利的作品幾乎全是器樂曲,他的獨奏和三重奏奏鳴曲,表現出了他的父親和科雷利的影響。他的作品 《g小調恰空》(Chaconne in G Minor)非常有名。這首恰空經過幾代提琴家們的整理和改編(代表版本有:達維德版、查理爾版和奧爾版),加入了許多近現代的處理手法和演奏技巧,才成為小提琴經典作品流傳至今的。 恰空(又拼作ciaconne)原是一種富有激情的舞蹈,出現於1600年左右的西班牙,屬於在街道上跳的雙人舞或女獨舞,16世紀傳入意大利,在17世紀流行於法國宮廷。最終它成為一種音樂形式,特別是連續的變奏。 在TV動畫《金色琴弦》中,月森蓮於第二次演奏會拉的曲子就是小維塔利的《G小調恰空》

樂曲介紹

《恰空》(法文Chaconne的音譯)是流傳於歐洲的一種古老的西班牙舞曲,後傳遍歐洲各國,成為一種獨立的器樂曲。常為中速,三拍子,情緒較莊重。其結構與帕薩卡里亞舞曲較相近,但又不同於「帕薩卡里亞」,是在保留其和聲功能框架的基礎上,對和聲的織體進行變奏的。其中,巴赫的d小調恰空和維塔利的G小調恰空最有名.

標題文字

《G小調恰空》曲子很有張力,前面猶如柔版一樣,溫馨柔和,但不是柔板。由E弦演奏出 ,它那從2連音到3連音的轉換,仿佛從遠處飄來得天籟之音,剛開始得樂隊伴奏由低音 循序漸進得,引出提琴,給提琴一種聲音的釋放,E弦奏出很美得聲音,清晰悅耳,象少女在唱歌,這就看演奏者如何去表現了。海菲茲的開頭拉得很有氣勢,弓弦拉的很飽滿,聲音一下子就釋放出來,會給聽者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 中間就是張力的所在了。由高音漸漸轉入低音,然後高低音交集進行,張力是由3個連續得F漸漸和後面得 和旋慢慢引入,進入了一個連續加強的3連音中,來進行後面得強有力得和弦,然後進入了下一個畫面。第3畫面是跳躍性和一種溫馨得畫面,來凸顯慢慢到來的一種強烈得心情,由弱變強的和旋,進入最後得主題。

維塔利的恰空每一個音符都是感情的宣洩,攪亂你的心。 你可以聽到憤怒,喜悅,傾訴,哀傷和 李清照式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所有這些感情都籠罩在一種哀傷的氛圍里。

宣洩感情是巴洛克藝術的特點之一,但這首曲子很容易聽完被認為是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