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IDE接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IDE接口

IDE接口(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是電子集成驅動器,是把「硬盤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盤驅動器。把盤體與控制器集成在一起減少硬盤接口的電纜數目與長度,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得到增強,硬盤製造起來變得更容易的技術。因此硬盤生產廠商不需要再擔心自己的硬盤是否與其它廠商生產的控制器兼容。對用戶而言,硬盤安裝起來也更為方便。IDE這一接口技術從誕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斷發展,性能也不斷地提高,其擁有的價格低廉、兼容性強的特點,為其造就了其它類型硬盤無法替代的地位。

簡介

早期的IDE接口有兩種傳輸模式,一個是PIO(Programming I/O)模式,另一個是DMA(Direct Memory Access)。雖然DMA模式系統資源占用少,但需要額外的驅動程序或設置,因此被接受的程度比較低。後來在對速度要求愈來愈高的情況下,DMA模式由於執行效率較好,操作系統開始直接支持,而且廠商更推出了愈來愈快的DMA模式傳輸速度標準。而從英特爾的430TX芯片組開始,就提供了對Ultra DMA 33的支持,提供了最大33MB/sec的的數據傳輸率,以後又很快發展到了ATA 66,ATA 100以及邁拓提出的ATA 133標準,分別提供66MB/sec,100MB/sec以及邁拓自己才採用ATA 133標準,而日立(HITACHI),希捷和西部數據則都採用ATA 100標準,芯片組廠商中也只有VIA,SIS,ALi以及nVidia對此標準提供支持,芯片組廠商中英特爾則只支持ATA 100標準。平常所說的IDE接口,也稱之為ATA接口。ATA的英文拼寫為「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含義是「高級技術附加裝置」。ATA接口最早是在1986年由康柏、西部數據等幾家公司共同開發的,在九十年代初開始應用於台式機系統。它使用一個40芯電纜與主板進行連接,最初的設計只能支持兩個硬盤,最大容量也被限制在504 MB之內。

評價

從開始在主機或終端機開發程序,IDE才漸漸的成為必要的工具。早期的編程語言在送進編譯器處理之前,必須要先經過流程圖、撰寫表格、打卡,所以當時並不需要IDE。 Basic是第一個有IDE的編程語言,同時也是第一個可以直接在主機或終端機前開發程序,他的IDE(Dartmouth Time Sharing System的一部份)是採取命令列的方式,並不像現代的IDE使用選單和圖形化。但是他良好的整合了編輯、檔案、管理、編譯、調試、執行等功能,符合現代化IDE的特性。今天,IDE這個詞和一些沒有關連性的命令列工具(像vi、emacs、make)是一種對照,雖然你可以把 Unix 當成是一個IDE,但是多數的程序開發人員會把IDE當成是一個可以完成各種開發工作的一個程序,這個IDE程序提供許多的功能,例如:製作、修改、編譯、發布、調試。IDE的想法是把各種命令列的開發工具結合起來,提供一個抽象化的工具,來減少學習編程語言的時間,增加開發人員的生產力,同時也將各種開發工作做更密切的整合,來提高生產力,例如在寫程序的時候就直接做編譯,一發現有語法上的錯誤就立即回應。雖然現代的 IDE 多數是圖形化的,但是IDE在視窗系統(windowing system,例如 Microsoft Windows 或 X Window System)出現前就已經開始使用,在當時IDE是純文字模式,透過功能鍵和快捷鍵來從事各項工作,例如Turbo Pascal就是一個例子。[1]

參考文獻

  1. IDE接口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