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A背景下中國與潛在自由貿易夥伴國家間農產品貿易關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FTA背景下中國與潛在自由貿易夥伴國家間農產品貿易關係》,司偉 著,出版社: 經濟管理出版社。
經濟管理出版社創辦於1984年,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所屬的中央級出版社。主要涉及業務是學術著作、教材、普及讀物、工具書[1]和譯著等。建社20年來,出版圖書3000餘種,4000多萬冊。在社會上產生了好的影響[2]。
內容簡介
儘管WTO依然是國際貿易的主要制度安排,但世界各國都嘗試利用區域貿易協定來達到其貿易或非貿易目的,區域貿易協定在當今全球化過程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區域貿易談判中,農業問題的談判是一個至關重要且敏感的領域。
中國區域經濟合作發展快,農產品市場開放度高,食物需求結構變化對中國農業的影響正不斷深化。為了準確捕捉中國農產品在潛在貿易協定夥伴國家市場上的機會,深刻理解中國與潛在自由貿易夥伴間農產品貿易模式及背後的推動力量,《FTA背景下中國與潛在自由貿易夥伴國家間農產品貿易關係》首先分析了全球區域貿易協定的演進與發展趨勢;其次梳理了雙邊農產品貿易經驗研究中常用的各種指數分析工具的優點、存在的缺陷和這些指數間的邏輯關係;最後運用聯合國商品貿易數據庫的數據,在較細分的水平上刻畫了中國和重要的潛在自由貿易夥伴國家間的農產品貿易趨勢、競爭性及互補性,並討論了中國與這些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對中國農業資源配置和農產品貿易的可能影響。研究結論如下:
雖然區域貿易協定越來越巨型化,但是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仍然是區域貿易協定的主要類型。政策調整成本小,協定磋商和執行時間靈活,這些都是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快速增加的原因。除經濟上的原因外,政治和安全因素也是重要的考量,後一種情況在亞太地區尤為明顯。
區域貿易主義爭論的焦點是區別對待和潛在的貿易轉向效應,這兩點都對貿易體制有重要的政策含義。隨着區域貿易協定規模不斷擴大,湧現了許多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前期可行性研究及事後評價的經驗研究文獻。從研究方法上看,這些文獻依然採用的是Balassa(1965)提出的顯示性比較優勢(RCA)指數及在RCA方法基礎上的各種變換、改進或修訂的方法。
Balassa(1965)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的缺陷是指數值分布的非對稱性,而這使得很難對指數值進行解釋和比較。由於不正確的區域加總或產業部門加總造成的貿易不平衡,Grubel和Lloyd(1975)的產業內貿易指數總是不能被正確地使用。Brown(1947)的貿易集中度指數有取值範圍可變性、非對稱性與符號一致性三方面的缺陷,這些缺陷制約了貿易集中度指數的解釋和應用。實證研究中,有兩種測算貿易互補性的指數方法,基於顯示性比較優勢理論的Drysdale指數有較強的理論基礎,更適用於度量兩個國家出口和進口模式的匹配性;而Drysdale方法有多種表現形式,但其本質相同。
澳大利亞、印度、巴西、日本與韓國是中國潛在的自由貿易夥伴國。澳大利亞是中國重要的農產品進口來源國。中國與澳大利亞農產品貿易總體呈快速上升趨勢,但不穩定,產業內貿易水平不高。兩國農產品貿易有很強的互補性。中澳兩國農產品貿易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這種貿易空間的提升可能是不平衡的。
中國與印度、巴西這兩個國家之間的農產品貿易有共通點。中國與這兩個國家之間的農產品貿易基於各自的要素稟賦且主要為產業間貿易。印度和巴西向中國出口農產品的互補性明顯大於中國向印度和巴西出口農產品的互補性。中國和印度的雙邊貿易不穩定且不平衡,中國是貿易逆差國;中國和巴西之間的農產品貿易也以中國進口為主,巴西有巨額的貿易順差且順差呈增長趨勢。
進口需求效應是中國向日本和韓國農產品出口增長的主導力量,然而,中國加入WTO以後,出口競爭力效應對中國向日韓兩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與中國向日本出口農產品比較,中國向韓國的農產品出口對進口需求效應的變化比較敏感。出口結構效應是制約中國向日本和韓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增長的原因。進口需求效應一直是拉動日本向中國出口農產品的主要因素,隨着時間的推移,韓國向中國出口農產品的主導效應已由競爭力效應轉變為進口需求效應。
參考文獻
- ↑ 工具書有哪些類型,中學生讀書網
- ↑ 經濟管理出中信出版版社簡介,經濟管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