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小调第五钢琴奏鸣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C小调第五钢琴奏鸣曲 |
《c小调第五钢琴奏鸣曲》,作品Op.10.1,又称"小悲怆奏鸣曲"。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作于1796-1798年。 贝多芬把c小调作为表现斗争的、英雄的、激情的、悲怆的调性,而这首奏鸣曲就是取用c小调写作的最早奏鸣曲。在这形态比较娇小的作品中,已经做到朴素与单纯的极限,在音乐中植入真确而丰富的内容。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c小调第五钢琴奏鸣曲》
- 音乐风格:奏鸣曲
- 作曲:贝多芬
- 创作时间:1796-1798年
简介
作品Op.10的三首奏鸣曲(第五、第六、第七钢琴奏鸣曲)都很具有贝多芬的个性,相互之间几乎没有类似之处,即每一首都有自己的明显特征。在作品Op.10中,充分表现了贝多芬是如何地苦心孤诣,为各种奏鸣曲能够在古典的简洁与内容的充实两者兼容之情况下,打破惯例,作出脱离既成的模式、勇往直前的姿态
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出,贝多芬似乎对c小调情有独钟。例如钢琴奏鸣曲中第5、8、32首都采用了c小调,在整部作品中占得比例很大。
曲式分析
这首奏鸣曲共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极快而精神抖擞的快板,c小调,四三拍,奏鸣曲式。乐曲由主和弦 与分解和弦向上上行意志性动机,以及另一个与之形成对比的、弱的优雅连接起来的利落的第一主题开始。第二主题在降E大调出现,是一个具有优美旋律的主题。这个主题经反复、发展,走向高潮而出现第一主题的音型,然后以短小的结尾逐渐归于平静而结束呈示部。
展开部首先以C大调很有气势地奏出第一主题,接着将第二主题作了大胆的变化。
在再现部中,则把第一主题作短暂的再现,其次是第二主题先以F大调、然后以c小调再现,最后用小的结尾结束。
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极慢板,降A大调,四二拍,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乐曲非常优美,也有很深的诗情。
这个乐章的第一主题应该用柔美的触键与彻底的连奏把旋律透过键盘表现出来。第二主题在降E大调以很弱的力度极为优雅地奏出。
在再现部中,两个主题以优美的变奏再现,最后以第一主题所构成的尾奏做轻轻的结束。
第三乐章 最急板的终乐章,c小调,奏鸣曲式。这是一个只有120小节,"完全是贝多芬作风"的乐章,充满了幻想与幽默感。
第一主题由双手齐奏开始,属于同一动机的反复,多少带有一点焦虑的气氛。第二主题在降E大调呈示,用断奏奏出,同时也一样有轻快的节奏。展开部很短,只有11小节,完全是以第一主题开始的动机发展。
在再现部里,第一主题再现之后,第二主题用C大调来再现。最后,乐曲渐慢、渐弱地结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