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BeOS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BeOS

BeOS是由Be公司开发的一种多媒体操作系统。

简介

Be公司由曾在Apple担任主管的Jean-Louse Gassee于1990年创办,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门洛帕克,同时在法国和日本设有分部,在被收购的过程中公司搬至加利福尼亚州的山景城。公司早期的目标是开发专供音乐与视讯处理的多媒体作业系统,产品有BeOS作业系统、BeIA系统、BeBox(硬体产品)等。2001年第四季度被Palm公司以等价于1100万美元的股票收购。Be公司旨在使用C++在一些专有平台上开发出新一代操作系统。BeOS可在BeBox上运行,后来被引入苹果电脑公司的PowerPC架构(尽管苹果反对这样做)。在1988年,BeOS开始引入英特尔x86架构,同时对PowerPC的支持慢慢减少。BeOS的最终版本是BeOS R5。1991年 Gasse 带领包括AppleNewton开发员Steve Sakoman 在内的一众Apple的员工创建Be公司。Be开发了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从设计之初就针对多CPU和多线程的应用程序,这就是BeOS。与此同时,Apple已陷入不能推出其新操作系统Copland的困境,正在寻找代替品。Gasse认为这是个黄金时机。1996年,Gasse要价4亿美金,允许Apple Computer使用BeOS 。然而Apple估算Be公司的总值为8000万美金,故此出价1.2亿,后来上升到2亿。最终未能成交,Apple转而购买NeXTSTEP,同时重新得到Steve Jobs。1996年11月发布第一个运行于苹果机上的版本,1998年发布第一个运行于Intel平台的版本。2000年发布5.0版本,包括个人版(BeOS 5.0 Personal Edition)和专业版(BeOS 5.0 Professional Edition),其中个人版是免费的。官方最后发行的版本是5.03版,随后Be公司被Palm公司于2001年8月被Palm公司以1100万收购,不再发布官方版本。

评价

BeOS的设计理念是专门用于多媒体处理的“多媒体操作系统”,采用先进的64位BeFS文件系统,支持多处理器,其多媒体性能异常优越。BeOS开始是运行在BeBox硬件之上的。与其他同期的操作系统不同,BeOS是为了充分利用现代硬件的优点而编写。针对数字媒体工作优化,BeOS能够充分利用多处理器系统通过模块化的I/O带宽,多线程,抢断式的多任务和被称为BFS的定制64位日志文件系统。BeOS的GUI遵循清晰整洁的设计原理而开发。其API是用C++编写而成,非常容易编程。虽非源于Unix的操作系统,但其实现了POSIX兼容,并通过Bash shell 命令行界面来访问。 Storage(开发需要的存储服务和驱动程序)。 部分kits被认为完成了,剩下的也处在多个不同的开发阶段。 Haiku的内核是 NewOS的一个分支,NewOS是前Be工程师TravisGeiselbrecht编写的微内核系统,目前仍然在开发中。有许多的特性已经实现了,包括VFS层和基本的对称多处理器支持。 在2005年3月到4月的6个星期里出现了一系列的里程碑式的事件,比如第一个图形应用程序运行于Haiku自身(全2D加速模式运行),在Haiku上第一次使用浏览器(Links)。这两项都是没用使用任何属于Be Inc 的源代码和二进制代码,包括图形和网卡驱动。另外一个主要的里程碑出现在2005年7月,系统能够运行BeOS桌面shell,Tracker了。2005年十月,Axel ,最多产的 Haiku开发者之一,成为第一个全职的Haiku开发者,由社区捐献的基金出钱。其初始工作是CD的引导和SMP及其他内核工作。 Haiku目标是与 BeOS在源码和二进制层次的兼容,允许为BeOS编写和编译的软件无需修改就可以编译和运行于Haiku之上。这可以为Haiku用户即刻提供供选择的软件库(即使是程序开发者不再经营或者无兴趣更新),另外可以让 to allowing development of other applications to resume from where they had been terminated following the demise of Be, Inc. 这个兼容处理也存在其缺点,Haiku只能使用的编译器只能停在,至2005年,这个版本已经6岁了。维护与BeOS R5.x兼容的另外一个不利因素是严格遵循Be原来的APIs和设计就成了必要的,这样,OS的有些bug也不得不重现而不能修复。Haiku的第二个主发布版本也就是被称为R2的版本,将打破向后兼容。[1]

参考文献

  1. BeOS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