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B-29超级堡垒轰炸机

增加 58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 B-29超级堡垒轰炸机.jpeg|320px|缩略图|右|<big> B-29超级堡垒轰炸机</big>[http://img.kongzhong.com/mil/20150227/4efdd2f969_1425031651.jpg 原图链接][http://www.kongjun.com/album/20150227/55573.html#p=0 来自 空中网 的图片]]]
 
'''B-29超级堡垒轰炸机'''(B-29 Super fortress),亦称B-29超级空中堡垒,是美国[[波音公司]]设计生产的四发动机重型螺旋桨[[战略轰炸机]]。主要在美军内服役的B-29,是美国陆军航空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朝鲜战争等[[亚洲]]战场的主力战略轰炸机,其命名延续先前有名的B-17飞行堡垒式战略轰炸机。
B-29不单是二次大战时各国[[空军]]中最大型的飞机,同时亦是当时集各种新科技的最先进的[[武器]]之一 <ref>[https://www.sohu.com/a/169649338_645470 二战时期美军的空中霸主,超级空中堡垒B-29轰炸机 ],搜狐,2017-09-05</ref> 。B-29的崭新设计包括有:加压机舱、中央火控系统、遥控机枪炮塔等等。原先B-29的设计构想是作为日间高空精确轰炸机,但在战场使用时B-29却多数在夜间出动,在低空进行燃烧轰炸。B-29是二次大战末期美军对日本城市进行燃烧弹空袭的主力。向日本[[广岛]]及[[长崎]]投掷[[原子弹]]的任务亦是由B-29完成。B-29在日本因此有“地狱火鸟”之称。二次大战结束以后,B-29仍然服役了一段颇长的时间,最后在1960年代方才完全退役。B-29的总生产量为3,900架左右。其设计和制造总共耗资30亿美元,大大超过曼哈顿计划的19亿美元,是战争期间最昂贵的项目。
它设计的架构后来继续延伸,发展成美国空军的[[B-50]]。而苏联用逆向工程复制了B-29成为图波列夫Tu-4。
早在美国参战以前,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亨利·阿诺德便希望能够发展一种长距离战略轰炸机,应付可能需要对[[纳粹德国]]作出长程轰炸。波音公司以之前非常成功的[[B-17轰炸机|B-17]]空中堡垒为蓝本,设计出划时代的XB-29,击败对手联合飞机(Consolidated)的B-32设计。1941年5月,战争阴霾日渐浓密,美国军方决定向波音订购250架B-29,至1942年1月订购量又增至500架。作为各种飞机中体积最大、[[重量]]最高,翼展最宽、机体最长、以及速度最快的B-29,在接受订单时其实只曾作过风洞实验,尚未曾真正试飞。 美国参战以后,波音公司被要求加快开发及生产B-29。由于B-29的规格要求亦十分严格,其[[设计]]在当时来说非常复杂。在时间紧迫之下,设计及生产一开始便出现严重问题。首先是B-29的发动机莱特R-3350在当时非常的不可靠,在作战负载下经常过热。首架B-29便是在出厂后两个月的一次试飞中因为发动机起火,令机翼折断而坠毁。发动机过热的问题一直困扰著所有的B-29,要到战后使用另一款发动机的的B-29D服役才彻底获得解决。此外,飞机的中央火控及遥控火炮亦经常失灵。因为B-29经常变更设计,1944年出厂的大部分B-29不是被运往前线,而是先飞到改装工厂进行改装,如果不是阿诺德将军亲自过问,波音可能不会及时生产出足够的B-29。事实上,为了应付大量订单,B-29的生产分别由波音公司、贝尔飞机、马丁飞机的工厂负责。此外数以千计的承包商,包括[[通用汽车公司|通用汽车]],负责制造各种配件。其中波音公司在堪萨斯州的B-29工厂规模最大,在当地雇用了接近三万名工人,日夜不停[[生产]]。
但是在战场上,B-29却表现优异。去除了经常出现的[[发动机]]故障,“超级空中堡垒”的设计,是作战人员可以安心执行任务的关键,这架飞机可以在40,000英尺(约12,192米)的高空以时速350英里(约563公里)的对空速度飞行 <ref>[http://www.kepuchina.cn/mil/news/201806/t20180619_640601.shtml 史上最强轰炸机——波音B-29“超级空中堡垒”],科普中国网,2018-06-19 </ref> 。当时轴心国大部分[[战斗机]]都很难爬升至这种高度;就算能够,它们亦不能追上B-29的速度。地面高射炮中只有口径最大的才射得到B-29的飞行高度。B-29的作战续航距离超过3,000英里(约4,828公里),可以连续飞行16小时,从大后方的[[机场]]起飞可直接飞往敌域后返回。飞机首次使用了加压机舱,机员无须长时间戴上氧气罩及忍受严寒。不过B-29并非整个机体都有加压。轰炸舱因为要能够在空中打开是没有加压的。机内只有机首部分的驾驶室、和机尾后枪手使用的部分才有加压,两者之间以一条小隧道连接。
==视频==
<center>{{#iDisplay:o0166sqa4l9|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
58,3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