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1958年美國為何出兵黎巴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1958年美國為何出兵黎巴嫩

1958年5月,當黎巴嫩人民掀起了反對投靠美國的夏蒙政府的武裝起義時。美國為了保住在中東的勢力範圍,便同樣毫不客氣地對黎進行了直接的武裝干涉。這次武裝干涉是美國鎮壓阿拉伯各國人民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

  按照黎巴嫩憲法規定,總統不得連任。但是,夏蒙的任期於1958年9月即將屆滿,他便玩弄各種陰謀手段,妄想連任,並殘酷鎮壓人民的反抗。1958年5月,黎巴嫩人民掀起了一場大規模武裝起義。最初,群眾採取大示威、總罷工和總罷市等鬥爭形式,最終發展成為人民武裝。人們拿起各種自製的武器,不斷向政府軍的軍營衝擊,用繳獲的武器再來武裝自己。至6月下旬起義武裝控制了黎巴嫩四分之三的領土,使夏蒙反動政府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黎巴嫩人民武裝起義兩個月來取得的勝利,大大鼓舞了中東地區人民反對美國及其僕從的鬥爭。美國一直將中東地區劃為自己的勢力範圍,黎巴嫩當局不僅歷史上與美國有着「特殊關係」,而且在黎境內已有美國的幾處軍事基地。

  由於極其重要的地緣政治地位和豐富的石油資源,中東在冷戰中成為美蘇爭奪的重點地區之一。艾森豪威爾上台後,美國對中東更加重視,提出了干涉中東國家內部事務、確保美國國家利益的艾森豪成爾主義。1958年黎巴嫩危機發生,艾森豪威爾不顧國務卿杜勒斯的反對,出兵黎巴嫩干涉危機。美國為了保住在中東的陣地,一開始就對黎巴嫩人民起義進行了干涉,運送武器支援夏蒙反動政府鎮壓起義人民,並派遣海軍在黎巴嫩沿海進行威脅。1958年7月15日,美國以黎巴嫩政府的請求和「保護黎巴嫩主權」、「保護美國僑民」為藉口,悍然採取突然襲擊方式,派兵在黎巴嫩登陸,粗暴干涉黎巴嫩內政。7月16日下午3時,在美海軍第6艦隊護送下,15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在貝魯特以南國際機場附近的哈爾迪灣實施登陸。爾後又通過西德「空中走廊」不斷增兵。到8月上旬,美國侵黎兵力達到4.8萬人。其中,地面部隊達1.5萬人,作戰部隊1.1萬人,編成4個陸戰營、2個空降戰鬥群和1個坦克營,後勤部隊4000餘人。美國侵略軍侵占了貝魯特及其附近的山區、國際機場區、火車站和海港區,還控制了幾條公路。執行支援任務的美國空軍約3000人,編成一個混合空中攻擊部隊,有飛機71架,駐紮在土耳其的亞達那美國空軍基地。此外,美國海軍第6艦隊及所屬200餘架飛機,全部調到地中海東部海域,其中有50餘艘艦集中在黎巴嫩沿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