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龙蚕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龙蚕镇地处蓬安县南大门,与蓬安县新园乡、南充市高坪区会龙镇搽耳镇接壤,幅员面积34.17平方千米,全镇辖16个村,141个社,11070人(2017),土地肥沃,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特别是蚕桑产业、曾为该镇带来荣誉和财富。[1]

建制沿革

蓬安县龙蚕镇原名会龙乡,为与高坪区会龙乡(今高坪区会龙镇)区分,后改名龙蚕镇。

区划人口

龙蚕镇位于蓬安县最南端,是蓬安的南大门,它东与蓬安县天成乡相连,南靠南充高坪区会龙镇,西北与南充市高坪区御史乡、搽耳镇相望,与蓬安县利溪镇的3、4村接壤,北连蓬安县新园乡。镇政府驻地距县城25公里。蓬安至重庆的省道"仪北路"横穿龙蚕镇的尖坡村、苏家坡村、金家沟村。全镇幅员面积34.17平方千米,全镇实有耕地面积13274亩,其中水田7388亩,旱地5886亩,

共16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14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070人(2017)。全镇常年外出务工人员5700人,年实现劳务收入4000万元。

经济发展

蚕桑是我镇的骨干产业,是南充市重要的蚕桑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我镇大力推进产业化建设,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关注民生民计,全力促进本地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建设协调发展。

由于土质多样,海拔落差大,适合多种植物种植,蚕桑、水稻、小麦、玉米、红署、脐橙、桃、李、杏、土豆、蚕豆等为该镇的主要作物。引以蚕桑产业的大规模发展而饮誉全川的龙蚕镇,早在1979年就荣获国务院的通令嘉奖,并在以后的20余年时间里,连年被中共南充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蚕桑基地乡镇"称号。同时,该镇先后被中共蓬安县委授予"红旗乡镇党委"、"蚕桑产业化"、"农民增收"、"畜禽产业化"、"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工作全局,坚持"农业稳镇,蚕桑富镇,科技兴镇,商贸活镇,依法治镇"的目标不动摇,并一以贯之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立镇富民的蚕桑产业化建设上和活镇、兴镇的第三产业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蚕桑产业独占鳌头。龙蚕镇紧紧围绕发展蚕桑产业,促"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个中心,加大了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把蚕桑作为立镇兴镇的骨干产业,走出了一条"集约化经营、科学化饲养、规范化管理、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路子。全镇旱地面积7800亩,桑园面积7200亩,占92%,桑树总株数达700万株,养蚕户近3500户,占总农户的80%以上,全镇年养蚕量近1万张,仅此一项为全镇老百姓创收400余万元。16个村蚕桑产业的规模发展,舞动了城镇经济发展的"龙头"。

招商引资绩效明显。龙蚕镇党委、政府把发展经济视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把富裕人民作为干部神圣的天职,以增大镇域经济总量为突破口,在全镇上下掀起了全民招商引资的热潮。在近两年时间里,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营造了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来镇建房、经商、办企业的客商、业主已超过100余户,累计招商项目102个,招商引资额突破1000万元,促进了镇域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去我镇引进南充市高坪区业主李兴才来我镇投资近百万元兴办了页岩砖厂一座。南充业主安东与本镇蒋国平联营,投资50万元,兴建了蓬安县龙蚕镇汽车客运站,已正式投入使用。2003年初,政府又引进业主张林科来我镇苏家坡村投入60万元,兴办了苏家桥页岩砖厂,已正式投入使用。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时代的变迁揭开了龙蚕镇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新世纪的曙光为龙蚕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农网改造和人饮工程的相继实施,本镇不仅突破了水、电制约发展的"瓶颈",而且广播、电视、电话、移动通讯等工程全面开通,覆盖率达90%以上。

新世纪,新征程,新起点。镇党、政一班人将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总体要求,精诚团结,和衷共济,集全镇人民之智,出全镇人民之力,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优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营造宽松的招商引资环境,为把我镇建设成为真正的小康社会,为全镇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同时,我们诚邀四方朋友、客商来我镇作客、合作、投资、经商、办企业。[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