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化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隆化县是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英勇献身的地方,位于承德市中部,七老图山脉西侧。北和东北与围场县、内蒙古相邻,南接承德市、滦平县、承德县,西邻丰宁县,县政府驻隆化镇兴州路115号。
2002年底,县境总面积5475.30平方千米,人口41.40万。辖10个镇、7个乡、8个民族乡,8个社区、362个行政村。2012年,被授予"中国书法之乡"称号。
主要景点: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董存瑞烈士陵园、张三营农业生态科技观光园、七家温泉等。[1]
历史沿革
夏朝
夏朝时这里被称为"鬼方",属冀州。据县内出土的文物推测,夏朝时居住在这一带的是当时的土著民族,主要是山戎。
商朝 西周
这一时期这里仍是孤竹国的北境地。山戎族居住在这里,从事狩猎和农、牧相结合的生产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初期,隆化属于东胡地,燕将秦开北征东胡,东胡北退,地归于燕,今县境中部和东部,属燕右北平郡地,西部的滦河沿岸属渔阳郡地,始筑城于今隆化镇北,同时设立行政机构。燕昭王时,东胡出兵打败燕国。战国后期,秦开率兵打败东胡,使之北退千里之外。燕国为巩固北部边界,从造阳(今怀来一带)到襄平(今辽阳一带)修筑了长城,并从西向东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五郡,同时建立行政机构进行有效的管理。当时本县处于渔阳郡和右北平郡之间,大约以伊玛图河和滦河的分水岭为界。西部属渔阳郡,东部属右北平郡。
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原燕国的渔阳、右北平郡仍沿袭旧制,属秦右北平郡和渔阳郡地。因匈奴北退,次一带变为秦内地。到秦朝末年,这里被匈奴民族势力吞并,为冒顿单于国,属匈奴左地。
西汉
西汉初期,这里一直属于匈奴左贤王地。西汉武帝击溃匈奴后,这里划归当时与西汉王朝联合在一起的乌桓民族。仍属右北平郡和渔阳郡地。为防匈奴南下,于今郭家屯三道营、碱房二道湾子、西庙宫城子村等地筑城,并以隆化镇北的鲍家营战国古城为中心,建筑了多路烽燧与各城相联接。从西汉元狩元年(前122年)至东汉初(公元25年),乌桓族一直居于此地。
东汉
东汉初年,这一带是臣服于汉朝的乌桓、鲜卑两个民族杂居的地方。东汉和帝永元(公元89年)以后,鲜卑人居于此。东汉延熹元年(公元158年)为鲜卑中东部地区。延熹九年(公元166年),汉帝遣使持印绶封鲜卑首领檀石槐为王,欲与之和亲,檀石槐不肯受,自分三部(东、西、中部),各置大人镇守。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二十多城邑为东部,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自上谷以西至敦煌乌苏为西部,当时隆化属鲜卑中、东部地。
三国
这一时期隆化先后为乌桓和鲜卑东部大人领地。三国末年,附属于拓跋部的鲜卑势力有宇文、慕容、拓跋三部。魏元帝景元二年(公元261年),鲜卑索头部大人拓跋力微派其子沙漠汗向魏进贡,成为魏之臣国。
西晋
这里为鲜卑宇文氏地。
东晋
东晋初为鲜卑段氏地。晋成帝咸康四年(公元338年)莫容氏吞并段氏,转为前燕地。穆帝永和六年(公元350年),前燕将范阳郡的方城县徙至于今隆化镇北鲍家营战国故城。前秦灭燕后,一度归属幽州。东晋废帝司马奕太和五年(公元370年)以后,属于前秦苻坚的平洲。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慕容垂复国以后,又属后燕。安帝义熙五年(公元409年),转属北燕冯跋地。
南北朝
北魏延和元年(公元432年),太武帝拓跋焘伐北燕,在今隆化镇北土城子置益州,领安乐、密云、广阳三郡,同时是燕乐县治所在地。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年)改益州为广阳郡。献文帝黄兴二年(公元468年)设置安州。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即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北魏弃安州,当地转为库莫奚族居地,北齐天保三年(公元552年),文宣帝高洋又复安州至于故地。生活在这一带的居民主要是鲜卑族、奚族。公元497至555年,安州一带为鲜卑、奚、汉、突厥等民族杂居之地。
隋朝
为臣服于隋的库莫奚族居地,此时库莫奚已改称为奚,当地州县俱废。
唐代
唐统一后,此地属饶乐都督府,隶属营州,奚族仍居于此。唐太宗时,奚等数十部落叛离东突厥归附于唐。贞观22年(公元648年)奚帅可度者内附于唐王朝,唐于奚地置饶乐都督府,封奚王为都督赐名李显庆,今隆化一带属之。
五代
这一时期,今隆化一带属耶律氏契丹政权辖地。
辽代
契丹主耶律阿保机征服奚族以后,于神策元年(公元916年)称帝,建立契丹政权。当时隆化一带属契丹。辽圣宗时,将战争中俘获的冀幽州各地汉人,迁至安州故城,置北安州,属中京道。今隆化为中京道北安州治所在地。
金
这一时期隆化为北京大定府兴州治及兴化县、利民县地。天辅六年(公元1122年),金将完颜宗翰攻克辽北安州。金废北安州存兴化县,后又设兴州,属北京路。
元
蒙古太祖十年(公元1215年),派史天祥讨兴州,兴州入于蒙古,元建国后,这里是上都路兴州地。
明清时期
明朝时期这里为兴州五卫地,后为蒙古族游牧地。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明副将军常遇春进攻大兴州,败元守兵,并设兴州五卫,属永平府。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朝废燕山以北诸州县,原地划归蒙古诺音卫辖,改兴州为五卫地。永乐初年,兴州五卫治所南迁,将当地居民徙往燕山以南,当地成了无人居住的军事禁区。随着明势力的逐渐南撤,隆化一带成为蒙古族游牧地。
清初,为京畿地。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在唐三营建总管衙门。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设立热河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设立波罗河屯协唐三营守备署。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置承德直隶州,隆化地均受其管辖。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建四旗厅于土城子(今丰宁凤山镇),设波罗河屯巡检司,为四旗厅察哈尔正蓝旗地。设郭家屯巡检司,为四旗厅察哈尔正白旗地。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罢承德州,仍为热河厅。并于张三营设巡检司,属热河理事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改热河厅为承德府,改四旗厅为丰宁县,隆化县大部分属丰宁县地,张三营巡检司则属承德府地。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建隆化县时,将原属丰宁县的波罗河屯、郭家屯巡检司所辖的二百牌,和原属承德府的张三营巡检司所辖的三保二十四甲划为隆化县地,设县治于唐三营。
军阀混战时期(1912年--1932年)
民国元年(1912年)仍旧制,民国2年(1913年)置热河特别区域,民国3年(1914年)设热河道,"隶都统,辖县十五,隆化一也"。
民国5年(1916年),县署从唐三营迁至皇姑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奉、皖三系,整个热河归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军阀统治。民国11年(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系大败,隆化仍归直系军阀统治。民国13年(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大战,奉军获胜,隆化归奉军占领。民国14年(1925年),冯玉祥部的宋哲元占了热河,这里又成了直系军阀控制之地。
伪满统治时期(1933年3月--1945年8月)
这一时期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统治时期。
民国22年(1933年)3月,日本侵略军入侵热河。不久,隆化全境被日军占领。地方豪绅组成伪国民维护会,暂理隆化县政事务。4月,建伪县公署。隆化为热河省21个县中的1县。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9月)
民国34年(1945年)8月28日,隆化县第一个人民政府成立,9月末,中共隆化县委建立(当时称政治处),隶属热河省热西地委和热西专属领导,接着,各区、村的民主政权和人民武装也相继建立,隆化人民获得第一次解放。民国35年(1946年),蒋介石发动大规模内战。8月28日,国民党13军侵占承德。8月29日,隆化被国民党军队占领。为开展对敌斗争,民国36年(1947年)1月,隆化以伊逊河为界划分县,河东为隆东县,河西为隆化(隆西)县。民国36年(1947年)11月,隆东县与承北县合并成立承隆县。民国37年(1948年)3月,以郭家屯工委为中心,将丰宁所辖苏家店子区以及围场所辖一部分地区划出成立滦河县。同年5月25日,隆化全境彻底解放。6月和12月,承隆县和滦河县先后撤销,原隆化县所辖区域全部划归隆化县,隶属热河省,县政府设在隆化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995年)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仍置隆化县,隶属于热河省。1956年1月热河省撤销,建立河北省承德专区,隆化属之。1960年5月3日,撤销承德专区,隆化县划归承德市管辖。1961年5月,恢复承德专区建制,隆化县仍归河北省承德专区专员公署管辖。1993年,承德地市合并,地区建制撤销,隆化县隶属河北省承德市。
1997年,隆化县面积5497平方千米,人口40.2万,辖10个镇、10个乡、5个民族乡:隆化镇、郭家屯镇、蓝旗镇、张三营镇、七家镇、唐三营镇、汤头沟镇、韩麻营镇、中关镇、步古沟镇、庙子沟乡、偏坡营满族蒙古族乡、山湾乡、八达营蒙古族乡、蒙古族乡、旧屯满族乡、白虎沟乡、茅荆坝乡、荒地乡、尹家营乡、韩家店乡等。县政府驻隆化镇。
2002年底,隆化县总面积5475.30平方千米,人口41.40万。辖10个镇、7个乡、8个民族乡,8个社区、362个行政村。县政府驻隆化镇兴州路115号。[2]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隆化县位于承德市中部,七老图山脉西侧。
北和东北与围场县、内蒙古相邻,南接承德市、滦平县、承德县,西邻丰宁县。
隆化县域面积为5497平方公里,形成了北接辽蒙,南通京津的交通网络,户籍总人口43万人。少数民族有满、蒙、回、壮、苗、锡伯族等共14万人,其中以满族为最多。县政府驻地隆化镇。距承德市60公里,距北京市280公里,距天津港430公里。
地形地貌
隆化处在冀北山区;山地古老,近似丘陵,河谷平川,尤以伊逊河两岸河谷较为宽阔。地面平坦,土质肥沃,庙宫水库建成后,两岸稻谷飘香,阡陌纵横。该县除河谷、狭窄平川外大部为低山丘陵,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燕山余脉在该县自西北向东南斜向延伸,形成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隆化县平均海拔750米。境内主要有燕山及其余脉,七老图山脉绵延在东部县境,成为该县与内蒙古喀喇沁旗的分界领。最高峰位于北部和围场县交界处的敖包山,海拔1852米。
气候特征
隆化县最南界在北纬41度6分,最北界在北纬41度30分,纬度较高。南部处在暖温带、半湿润区内,北部在中温带半干旱区内。一月平均气温零下11度,七月平均气温23度,无霜期约130天。
受季风的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多风沙,夏季高温多雨,多冰雹年平均气温7.3度。本县年平均降水量为564毫米,集中在6、7、8三个月。占2012年降水量的70%,并且多暴雨、冰雹。
水文
隆化县主要河流都由北向南平行分布。从西向东依次有滦河、伊马吐河、伊逊河、鹦鹉河。伊马吐河在隆化镇西南汇入伊逊河,鹦鹉河在该县中关附近汇入武烈河,成为滦河另一支流。[3]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隆化县山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80%,而耕地面积仅58.3万亩,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其中有林地面积437.6万亩,森林覆盖率53.39%,位居全省第六位,主要树种有杨、桦、松、柞等,林木蓄积量590万立方米,隆化县现有各种果树1064万株,主要盛产红果、山杏、杏扁、苹果等。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谷子、大豆等,其中水稻是境内特产,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23万亩,其中优质稻面积15万亩。
盛产榛子、蘑菇、木耳等多种土特产品,野生药材近300种,黄芩、柴胡、苍术、苦参、白鲜皮、杏仁、山楂、穿山龙等中草药驰名国内外。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雉鸡、野兔、狍、狐及种种鸟类。
矿产资源
2012年隆化县发现的矿种有48种,已开发利用24种,主要有铁、金、铅、锌、莹石、珍珠岩、膨润土、矿泉水等,其中,锌、莹石的贮藏量居河北省前列,锶系列、偏硅酸系列矿泉水储量巨大。
水利资源
隆化县境内水资源属滦河北系,滦河主流流经县内6个乡镇,4条较大支流流域总长334公里,水资源总量10.8亿立方米,另有可开采地下水量4亿立方米。[4]
经济状况
综合
2012年隆化县完成生产总值98.2亿元(快报数),比2011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0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50.0亿元,增长16.1%,其中工业增加值43.1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24.2亿元,增长10.3%。
2012年完成全部财政收入12亿元,比2011年增长20%,其中县级收入4.94亿元,比2011年增长38.7%,一般预算支出18.6亿元,比2011年增长20.1%。
2012年末隆化县单位从业人员17965人,劳动报酬总额64565万元,比2011年增长12.3%,其中在岗职工16805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2593万元,比2011年增长12.6%。
第一产业
2012年隆化县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416354万元,比2011年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167787万元,增长11.4%。粮食总产量320573吨,比2011年增长4.1%。隆化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8825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268公顷。粮食平均每亩单产494公斤,其中:稻谷平均每亩单产534公斤,玉米平均每亩单产507公斤。
2012年隆化县林业产值255514万元,比2011年下降13.8%。当年造林面积5533公顷,年末果园面积8833公顷,比2011年增加700公顷,封山育林面积33999公顷,育苗面积406公顷,木材产量15242立方米。
2012年隆化县牧业产值215054万元,增长1.2%。大牲畜年末存栏3001百头,牛存栏2745百头,猪年末存栏2630百头,肉类总产量61325吨。
2012年末隆化县耕地面积57644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8770公顷,隆化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99351千瓦,比2011年增长3.8%,隆化县农业用电量7497万千瓦小时,比2011年增长21.6%。年末机电井3493眼,农用化肥施用量50912吨。农业产业化单位24家,其中龙头企业12家,中介服务企业2个,市场2个,基地8个。
第二产业
2012年隆化县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2.9亿元,比2011年增长10.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个,完成总产值92.8亿元,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重工业比重加大,重工业产值87.2亿元,轻工业产值5.6亿元,重工业占94%;二是支柱产业作用加强。铁矿采选业企业28个,累计完成产值64亿元,增长19.8%,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69%;电机制造业产值1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9.3%;三是工业经济效益逐步好转。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6.7亿元,增长17%,产品销售率96.6%,实现利润7.2亿元,比2011年下降3.3%,完成税金4.3亿元,增长0.1%。
2012年隆化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16.5%。建筑业资质以内企业13家,完成产值12.7亿元,增长22.8%。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5.7亿元,比2011年增长29.6%。2012年施工项目161个,本年新开工项目106个。主要特点:一是大项目拉动作用增强。2012年亿元以上施工项目19个,累计完成投资46.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54.6%,本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个。二是投资结构继续改善。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1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3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2.3亿元,第三产业投资36.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2.7%,;三是房地产投资下降,房地产投资完成2.1亿元,比2011年下降55%。
国内贸易
2012年隆化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亿元,比2011年增长15.2%。主要特点:一是餐饮业零售额增长较快,餐饮业销售额3.3亿元,增长21.2%,住宿业营业额0.4亿元,增长10.2%,批发业零售额3.3亿元,增长15.8%,零售业零售额20.4亿元,增长14.6%。二是城镇消费品零售额较快增长,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9亿元,增长15.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8亿元,增长14.2%。三是城乡集贸市场繁荣,年末城乡集贸市场33个,集市贸易成交额5.3亿元,比2011年增长14.9%。
邮电通讯
2012年邮政业务总量1172万元,比2011年增长17.1%。隆化县电信业务总量14389万元,增长8.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5482户,宽带用户21996户,增长24.7%。移动电话用户25.2万户,增长6.6%。
金融和保险业
2012年年末各项存款贷款增加,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年末隆化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8.1亿元,比2011年增长14.9%,其中个人存款余额63亿元,比2011年增长17.3%,各项贷款余额52.2亿元,比2011年增长23.7%。
2012年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1707万元,比2011年下降5.4%,全部赔款金额608万元,增长11%。财产险收入2681万元,比2011年增长6.8%,财产险赔付金额1603万元,比2011年增长2.2%。[5]
社会建设
科技
2012年内争取资金项目6项,争取科技资金200万元。争取到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高科技农业产业示范园区项目,申请专利13件,取得国内先进以上科研成果6项,培育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共开办各类培训班40余次,培训师资120余人,普训农民14万人次。
2012年隆化县有普通中学13所,其中高中2所,初中11所。高中在校生5848人,专任教师355人;初中在校生11593人,专任教师941人。隆化县有小学68所,专任教师1985人,在校学生31097人;中等职业教育2所,在校学生3345人。初中升学率87.4%,高中升学率69.5%。
文化
2012年组织开展大型文艺演出活动20场次,隆化县有22个文化站,1个文化馆,各类文化经营户达到125家,农家书屋362个。2012年旅游收入4亿元,接待游客60万人。年末有线电视7.6万户。
医疗
2012年隆化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隆化县有39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274张,卫生技术人员1491人,医生726人,乡村卫生室328个。
城镇建设
2012年隆化县城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13.2平方米,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硬化率达到90%,县城路灯覆盖率和亮化率均达到98%。建成公园面积69公顷,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87平方米。污水处理率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奥体中心"和县城东北两个出口相继竣工投入使用,标志着城市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县城品位明显提升。
2012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削减化学需氧量2%,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1%,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334天。
社会保障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97元,比2011年增长10.2%,2012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3576元,比2011年增长10.0%,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3平方米,城镇恩格尔系数40.2%。农村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52元,比2011年增长10.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07元,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8平方米,农村恩格尔系数42.5%。
2012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650人,隆化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19096人,比2011年增加2058人,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8050人,比2011年增加300人。年末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616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50人。新农保参保人数229376人。农村低保户17460户,低保人口19712人,城镇低保户3946户,城镇低保人口7385人。
人口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隆化县总人口373773人,2012年末隆化县总人口442729人,其中女性210022人。出生率为13.94‰,死亡率4.19‰,人口自然增长率9.75‰。[6]
交通运输
2012年共完成11个项目,完成投资18亿元。承赤高速公路续建工程年内完成投资16亿元,县城迎宾路改建工程全部竣工,基层建设年38个帮扶村主街道硬化工程87.4公里。2012年公路货运周转量15246万吨公里,比2011年增长10%,客运周转量226064万人公里,比2011年增长10%。客运班车157辆,货物营运车辆3082辆。
铁路
隆化县距北京258公里,距承德市仅60公里,京通铁路,承隆铁路贯通南北,县城内 有客货运10个站点,分属北京铁路分局和通辽铁路分局,货物吞能力70万吨以上。
公路
隆化县公路成网,县内公路通围车里程638公里,其中干线公路4条、县级公路4条。
高速
承赤高速、承张高速、承围、隆郭、隆凤、张隆等多条国省公路干线通车里程591公里。
文物古迹
隆化境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古代遗址,隆化县有52处文物保护单位,县城东北有北魏辽、金、元时的北安州城遗址。主要景区(景点)有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的董存瑞烈士陵园及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隆化民族博物馆、茅荆坝森林公园、张三营农业科技观光园及七家、茅荆坝、郭家屯地热温泉旅游区和中关龙凤洞景区等。
旅游景点
隆化县红色旅游
1954年经原热河省政府批准,在隆化县清康熙皇帝波洛河屯行宫的旧址上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园。
董存瑞烈士陵园占地75000平方米,主体纪念建筑十一项,平面布局为中轴对称式,在长369米的中央主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是大门、牌楼、塑像、纪念碑、墓。在牌楼侧后47米的两条副轴线上,是相对称的董存瑞碑亭和革命烈士碑亭;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和国防教育纪念馆;还有两座题词碑廊,整个建筑群体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纪念体系。
茅荆坝森林公园
茅荆坝森林公园,位于两省区(内蒙古、河北省)四旗县(喀喇沁旗、宁城县、隆化县、围场县)交界处。地势在海拔1300-1700米之间。
茅荆坝森林公园属大陆性季风型燕北山地气候,公园内资源丰富,既有乔灌木百余种,又有藤本、菊科、禾本等草本植物数百种。既有狼、豹、野猪、狍子等走兽,又有鹰、山鸡等多种飞禽。[7]
地方特产
隆化山野菜
隆化县位于燕山深处,适宜生长蕨菜、刺嫩芽、苍术苗等品种繁多的山野菜,其维生素和钾、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极高。
山楂露
隆化县盛产山楂。用山楂、白糖、净水煮熟后,过滤而成果汗。其饮料酸甜可口,有消暑解热,开胃生津、软化血管、降低血压之功效。
承德大扁豆
大扁是杏仁的一种,因其品种独特,仁果饱满,又大又扁而得名。承德大扁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各种维生素,较一般杏仁营养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