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龙凤山水库


龙凤山水库 编辑词条

龙凤山水库(黑龙江)东北区黑龙江水系, 面积3.000万亩, 平均深度6.00米, 最大深度14.00米, 透明度118.7厘米, 底质:粘泥五常龙凤山水库 位于五常市东南50公里,以防洪、灌溉为主,兼养鱼、发电、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大坝东连龙山,西接凤山。形成长15公里,平均宽3公里的水面,水面面积45平方公里,库容2.7亿立方米,称龙凤湖,控制流域面积1850平方公里。笔直的混凝土大坝位于水库最北端,坝长916米,高18.7米,顶宽6米,迎水面建有l米高的钢筋混凝土防浪墙,两侧以石块砌筑成较为平整的护坡。

快速导航 城市百科 中文名称 龙凤山水库 占地面积 3.000万亩 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镇胜源村 建库时间 1958年动工.1960年竣工 目 录 1基本内容 1基本内容编辑 所在地区 黑龙江

  建库时间 1958年动工.1960年竣工

  面积 3.000万亩

  深度 平均水深 6.00米,最大水深 14.00米

  形态描述 龙凤山水库(黑龙江)东北区黑龙江水系, 面积3.000万亩, 平均深度6.00米, 最大深度14.00米, 透明度118.7厘米, 底质:粘泥。

  生态特征 初级生产力及有关指标

  初级产量日2.31克氧/平方米.日, 初级产量年973千卡/平方米.年, 鱼产量1.53千卡/平方米.年, F/P0.16, 生物量61.7克/平方米, 日P/B0.23, 总氮1.108毫克/升, 无机氮1.001毫克/升, 总磷0.091毫克/升, , 有机物耗氧15.1毫克/升, 透明度118.7厘米。

  浮游生物(毫克/升)

  浮植产量2.310, 浮植现存量10.300, 浮植优势种甲藻、硅藻, 浮游动物量2.040

  水库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毫克/升)及其组成

  浮植生物量10.300, 硅藻占门37.2%, 绿藻占门2.0%, 金藻占门2.0%, 甲藻占门45.8%, 裸藻占门0.4%, 蓝藻占门12.6%.

  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与季节变化(毫克/升)

  原生生物量0.001, 轮虫生物量0.78, 枝角生物量0.12, 桡足生物量0.23, 总生物量0.44

  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与季节变化(毫克/升)

  春季生物量1.55, 夏季生物量2.66, 秋季生物量3.45,季节平均量2.55

  营养类型

  植物产量:中, 植物生量物:富, 植物优势种:中, 无机氮:富, 总氮:富,总磷:富, COD:富, 水质营养状况属于富营养类型。

  底栖动物的密度(个/米)与生物量(克/平方米)(密度/生物量)

  调查日期:82年8月, 底栖动物:8, 环节动物:40/0.073, 螺类;无, 蚌类:无, 甲壳类:无, 摇蚊科幼虫:60/0.263, 其它水昆虫:无, 其它:无, 总计:100/0.336, 总平均:100/0.336。

  管理权属 现属五常龙凤山水库管理处

  水库位于五常市东南50公里,以防洪、灌溉为主,兼养鱼、发电、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大坝东连龙山,西接凤山。形成长15公里,平均宽3公里的水面,水面面积45平方公里,库容2.7亿立方米,称龙凤湖,控制流域面积1850平方公里。笔直的混凝土大坝位于水库最北端,坝长916米,高18.7米,顶宽6米,迎水面建有l米高的钢筋混凝土防浪墙,两侧以石块砌筑成较为平整的护坡。坝西(左岸)依山为库区人口,相连是4个高8.3米,宽12米的泄洪水闸,欧式的水库建筑建在凤山山坡上。坝东端(右岸)是水电站,紧依龙山,为防止山体滑坡进行了加固处理,在山体内形成宽5米,高4米,长98米的"门"型通道。两岸有山峰12座,最高一座海拔580米,山峰为长白山脉张广才岭西坡。以龙凤湖为中心,龙山、凤山隔水相峙,有九龙朝凤之传说。两岸山峰陡峭,连绵,形成多处深湾。森林覆盖率90%以上,林木以松、橄、杨为主。动物有抱子、狐狸、兔子等。山中多野生山果子、食用菌、野生浆果和药材。水库可灌溉40万亩粮田,电站年发电1300万度。年产鱼10万斤。该工程1958年动工.1960年竣工,现属五常龙凤山水库管理处。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联合国大气观测组织将该地区确认为无污染的自然保护区,并在库区设立了观测站

词条标签: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