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结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鼻结核是一种鼻部结核菌感染疾病。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原发者可能是空气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造成,继发者多由肺结核病灶或其他部位结核引起。[1]
基本信息
疾病名称:鼻结核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
疾病病因:结核杆菌感染。
治疗方案
加强营养,全身应用抗结核药物,可同时使用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肋。局部也可用抗结核药物滴鼻。溃疡、出血部位可用腐蚀剂或电灼处理。局限性肉芽肿可行简单刮除术,并用抗结核药物等局部涂敷。[2]
疾病概述
临床表现:
- 早期症状常很轻微,可仅有鼻前部瘙痒,烧灼感,少量渗液。病变发展,分泌物增多,可有涕中带血,出现不同程度鼻塞,鼻出血,嗅觉障碍。侵及鼻窦则有头昏、头痛等鼻窦炎表现。可有眼部不适,流泪,耳鸣耳溢等。严重者可有消瘦、发烧等全身症状。
- 早期见鼻前庭湿疹或毛囊炎病变。可有鼻前部皮肤及粘膜粉红色小结节。常可见鼻腔内有痂皮,其下粘膜浅表溃疡,边缘不整,溃疡处有苍白色肉芽组织增生,触之易出血。严重者见溃疡深,有坏死,中隔穿孔。
检查:检查肺及其他部位找出病灶,可做结核菌素试验、鼻分泌物培养等,活检可确诊。需与鼻前庭湿疹、鼻腔单纯溃疡、梅毒、肿瘤、硬结病等鉴别。
治疗:加强营养,全身应用抗结核药物,可同时使用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肋。局部也可用抗结核药物滴鼻。溃疡、出血部位可用腐蚀剂或电灼处理。局限性肉芽肿可行简单刮除术,并用抗结核药物等局部涂敷。[3]
疾病描述
很少见,多为继发性,好发于鼻中隔前段,亦可侵及鼻前庭皮肤,鼻腔底及下鼻甲前段,病变多表现为局部浅表溃疡上有痂皮覆盖,痂皮下为苍白肉芽,严重者病变向深层发展,破坏软骨,可致鼻中隔穿孔,鼻翼塌陷。
症状体征
- 早期症状常很轻微,可仅有鼻前部瘙痒,烧灼感,少量渗液。病变发展,分泌物增多,可有涕中带血,出现不同程度鼻塞,[[鼻出血],嗅觉障碍。侵及鼻窦则有头昏、头痛等鼻窦炎表现。可有眼部不适,流泪,耳鸣耳溢等。严重者可有消瘦、发烧等全身症状。
- 早期见鼻前庭湿疹或毛囊炎病变。可有鼻前部皮肤及粘膜粉红色小结节。常可见鼻腔内有痂皮,其下粘膜浅表溃疡,边缘不整,溃疡处有苍白色肉芽组织增生,触之易出血。严重者见溃疡深,有坏死,中隔穿孔。
病理生理
局部浅表溃疡上有痂皮覆盖,痂皮下为苍白肉芽,严重者病变向深层发展,破坏软骨,可致鼻中隔穿孔,鼻翼塌陷。
诊断检查
主要诊断方法和涂片、刮片查找抗酸杆菌,活体组织检查,结核杆菌培养及动物接种等。预后一般较好。
安全提示
- 耳、鼻、咽、喉结核的预防非常重要。首先不要和患有传染性肺结核的患者接触,周围有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时要戴口罩。
- 不要用手挖鼻孔,以免将结核杆菌带入。
- 不要使用结核病患者的餐具,以免把结核杆菌吞入。如发现自己某个部位有结核,应及时治疗,以免传至其他部位。
中医治疗方法
肺结核的中医治疗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对肺结核的治疗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于中医对肺结核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对肺结核患者的肺肾脾的综合调理达到对肺结核的治疗目的,下面让我们详细的了解一下相关的内容。[4]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结核病人往往会出现多汗、夜间盗汗、久咳咯血等症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中医认为,肺结核病属于虚症,为肺虚和肾虚的综合表现,多汗、盗汗均为气虚所致。治疗过程中如能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使用滋阴补气的中药,能明显改善上述症状,使患者的身体状况好转,更有利于抗痨治疗的成功。
以太子参和冬虫夏草为君药的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是滋阴补气,治疗虚症的最佳选择。它同时入肺、脾、肾三经,综合调整,有利于患者脏腑平衡的建立。该药物还含有具有明显止血功能的白及和止咳化痰的中药浙贝母、天花粉、甘草等,患者在使用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后,盗汗、咳嗽、咯血等症状都能好转,再结合化学治疗药物,能更好的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