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边趖 (锅边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鼎边趖(趖ㄙㄨㄛ;台语发音:tiánn-pinn-sô)[1],亦名为鼎边“锉”,米食小吃,源于福州锅边糊,锅闽南语即鼎,以米磨成粉调水成糊,沿火热的大锅边缘一滚上一圈而制成的米片,盖上锅盖子,一边烘烤、一边蒸熟后,铲入汤头料中同煮的美食。
"福州人有句话形容一个人:“鐤边糊一转就熟”意思是那人很会搞公关,和人家糊一圈,攀亲带故,就拉上关系熟识起来了。我曾到福州去研究饮食文化,一遭遇,就有人告诉我这句谚语,证明这味小吃历史久远,早已融入庶民的口语中了。"[2]
锅边糊常被福州人当作为主食,这样一锅到底的烹调法,用料弹性,快速且美味,亦很适合忙碌的现代人煮食。
台湾“鼎边趖”,亦曾被列入国宴招待外宾的特色佳肴,基隆庙口的著名小吃“吴家鐤边趖”及“刑记鐤边趖”,把它变成顶级的汤品美食,搭配的汤头料澎派(如肉羹、虾仁羹、金勾虾、小鱼干、鱿鱼干、高丽菜、金针、香菇、笋丝、芹菜、蒜头酥…)多达十馀种,鲜香营养,汤头清爽甘甜。
“鼎边趖”与粿仔条类似,但厚度更薄,口感更加Q弹滑溜。
美食由来
鼎边趖,台湾基隆著名小吃。来自明末清初闯王李自成落难民间,向百姓乞讨用以果腹的逃难点心,登基后因怀念这样一道点心,不只为其命名还订为御菜,流传至今。[3]
“趖”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1.蛇、虫类爬行的动作。2.形容动作缓慢、迟钝。3.闲荡、游荡。形容米浆爬上大鼎,到处蹓跶的状态。
食材&制作
台湾小吃自己来 – 鼎边趖 厨师吴秉承
- 食材
五花肉丝30g、高丽菜50g、芋头丁30g、沙拉笋丝30g、干金针30g、芹菜珠20g、干鱿鱼20g、油葱酥10g、小鱼干10g、虾米20g、干香菇30g、鸡高汤1000cc
- 调味料
米酒2大匙、盐巴2茶匙、白胡椒粉1小匙
- 粉料:
在来米粉200g、地瓜粉50g、水3米杯
- 做法
1.干香菇泡水至软切成丝状;金针泡软;高丽菜切段;芋头进电锅蒸熟;干鱿鱼用水泡软,剪成丝状。 2.取调理机,加入熟芋头丁、粉料打匀成米浆,再取适量粉浆倒入稍微预热的平底锅里头,煎至两面熟成,取出切成块备用。 3.取一炒锅,下五花肉丝炒出油,再下小鱼干、香菇丝、虾米、干鱿鱼丝炒香,再加入米酒、鸡高汤、笋丝、金针煮匀,接著加入高丽菜、盐、胡椒粉、做法2煮匀。 4.取成品碗,放入油葱酥、芹菜珠,最后盛入做法3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