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黔明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黔明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河畔阳明路,是贵阳市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贵州省佛教协会、贵阳市佛教协会均设于寺内。黔明寺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142座全国重点寺庙之一。黔明寺始建于明末,重建于清乾隆年间。清咸丰年间,黔明寺曾改作舒家祠堂。民国年间,广妙法师移驻于此,藏经日丰,皈依者众,成为重要丛林。

中文名称 黔明寺

地理位置 贵州省 贵阳市

创建时间明朝末年

现任方丈 宗满法师

佛教文化

1946年广妙圆寂后,续宽继任住持,先后开期传授具足戒、沙弥戒各一次,本市及外县僧尼来此求戒者甚众。每逢佛教重大节日或农历朔望,黔明寺都对信众举行受三皈依仪式,每次数十人或数百人。重大节日如释迦牟尼诞辰及每年三次观音会,参加活动的四众弟子约数千人。黔明寺历来是贵阳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抗日战争时期,高僧太虚法师和禅宗大德虚云路经贵阳,均在寺内讲经说法,听众踊跃。1943年在寺内开办过两期战时僧尼训练班。1944年,佛学月刊《海潮音》由上海迁到黔明寺发行,曾出版两期,后迁回上海。1945年,西藏圣露活佛在黔明寺传授“密乘教法”,受灌顶的有王希仲、双清、拓鲁生等知名人士。1949年初,贵州佛教分会设于黔明寺,向全市僧尼颁发会员证及徽章;又设黔明佛学院在寺内上课,后因经费拮据停办。

年久失修

解放后(1949年后),黔明寺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文化大革命”中又遭严重破坏,佛像被毁,经籍被焚,僧众离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1983年起,省、市人民政府拨款近100万元修复大雄宝殿、大悲阁、藏经楼、客堂、斋堂、僧寮、办公楼、山门等,佛门四众弟子乐捐净资于大雄宝殿内重塑释迦牟尼坐像,高2.3米,旁立阿难、迦叶;后墙左右分塑普贤、文殊坐像,两侧有十八罗汉像,庄严肃穆。殿后大悲阁内,重塑千手观音像,高2.85米,仪态慈祥,善才、龙女侍立两旁。阁侧建有客堂、僧寮、香厨。新建三层藏经楼,飞檐翘角,雄伟壮丽。藏有《中华大藏经》、《敦煌大藏经》各一部,另有《房山石经》、台湾《大正大藏经》及其他佛经约千余册。下层为玉佛殿,供由缅甸请来的玉佛一尊,高约1.5米。为满足佛教徒宗教生活需要,附设法物流通处,寺内厨房供应素菜、茶点,便利游客。寺内常住僧十余人。1992年农历十月十五日(佛吉祥日),举行玉佛开光暨方丈宗满法师升座典礼。

文物保护

1981年,黔明寺被列为贵阳市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改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对外开放[1]

历史沿革

黔明寺建于明朝末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显笃禅师驻锡于此,弘传禅宗。清末战乱,住僧离散,由士绅舒某代管。舒某私将寺宇改名“舒家祠堂”,其两个女儿皈依栖霞寺方丈广妙,居家修行,在祠堂照料香灯[2] 。1932年,广妙在栖霞寺住持届满,舒氏二贞女迎养于家祠。后因增修禅房,从地下掘出清乾隆三十六年重修黔明寺碑记三块,广妙据此诉请地方法院受理舒某私占黔明寺一案,得贵阳名人平刚、向义等支持,舒氏始将寺宇退还,恢复黔明寺名。广妙任住持,多方募化,增建弥陀殿,成为举行佛教仪式的主要殿堂,内供丈六阿弥陀佛像;新建藏经楼,藏有宋版影印《碛砂藏》一部共593册,《频伽藏》一部共414册。弥陀殿后为地藏殿。其他如方丈室、客堂、僧寮均修建齐全。广妙曾开期传戒二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