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黄韭 |
黄韭产于河北深州西安庄。西安庄栽培韭黄始于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据说当时有一位老人将韭根当柴烧,无意中放在烧火的炕上,过了10余天, 未干的根竟长出了黄芽韭,这位老人大悟,于是试种冬韭,经过代代相传,不断改进,便成了如今的韭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黄韭
产地; 河北南宫
最初栽培年代; 公元1403-1424年
别称; 韭黄
军齐韭黄
现如今,河北省南宫市建有大型无公害黄韭基地,主要在南宫市北胡街道办事处小关村。
说起黄韭,人们自然想起宋代诗人苏轼"断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的诗句。苏大学士写的这个"黄韭",并非我们所说的黄韭,而应是春天的头茬韭菜。
黄韭,也叫韭黄,据记载,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邢台南宫市北胡东张村、束鹿县民等已掌握培植技术。相传由于黄韭的种植工艺复杂,技术性强,受季节限制,价格高等原因,种植技术"传男不传女"。
传统栽培
传统栽培技术,是在秋后,将当年种植的韭菜割掉地上部分,把韭菜根刨出来,选取粗
壮、没伤根须的作为种苗。刨好地下室,做好苗床--俗称炕。把谷糠与马粪掺合均匀,铺在炕上。然后把韭菜根顺序栽上,用喷壶洒上清水。完全遮光,韭叶自然变黄。
新技术
近几年来,黄韭种植改为大棚,解决了韭菜易腐烂、难变黄等技术难题,实现了黄韭四季上市。种植大棚黄韭,首先是在大棚内露天种植普通青韭。等青韭长到10厘米时,在韭菜上方架网,防止韭菜倒伏。到韭菜快成熟时,再盖上遮光膜,避免光合作用,棚内温度保持在27摄氏度左右,促使青韭变黄,从而形成黄韭。割完一茬韭后,利用黄韭根部的营养,再过50天就又能长出新的黄韭。设施黄韭种植一次获益四年,每年可收割四次。新技术与传统种植方法相比,工艺简单,省工、省时、省力,不受季节限制,亩产达到2000斤。
如今的黄韭栽培技术先进了,产量高了,但却没有了传统栽培出来的黄韭味儿了。
食用方法
韭黄,馨香扑鼻,鲜嫩色美,自古就被誉为"菜中珍品"。既中作为调味的香料, 又可炒、煮、凉拌或做汤用以佐餐。若饺子馅配上一些韭黄,则尤为清香可口。
韭菜富含维生素A、B、C、糖类、蛋白质等,并含有抗菌物质。 功效:具有调味、杀菌的功能。常食有益,但一次不宜食之过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