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黄质夫」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6 次修訂)
行 1: 行 1:
 
{{Infobox person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
| 姓名    = 黄质夫    
 
| 图像    =
 
| 图像    =
| 出生日期 =    
+
[[File:B34f4a0e829a50f84c2e3513b2d8384f qoYBAFvaba-ATPhlAAEJequ5RZ8330 b.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9%BB%84%E8%B4%A8%E5%A4%AB&src=tab_www&correct=%E9%BB%84%E8%B4%A8%E5%A4%AB&ancestor=list&cmsid=d0430708a454e40706a0902797a19cc0&cmras=0&cn=0&gn=0&kn=0&fsn=60&adstar=0&clw=233#id=b34f4a0e829a50f84c2e3513b2d8384f&currsn=0&ps=32&pc=32 原圖鏈接][https://www.so.com/s?src=lm&ls=s112c46189d&q=%E9%BB%84%E8%B4%A8%E5%A4%AB&lmsid=b7d7088d1828a199&lm_extend=ctype%3A3 来自360问答网]]]  
 +
| 出生日期 = 1896年   
 
| 国籍    =   
 
| 国籍    =   
 
| 职业    =       
 
| 职业    =       
 
| 知名于  =    <br></br> </br> </br> </br>  
 
| 知名于  =    <br></br> </br> </br> </br>  
 
}}   
 
}}   
'''黄质夫''' (1896年-1963年),江苏仪征人。中国乡村教育先驱之一。1924年国立东南大学农科毕业后,即投身于乡村师范教育事业。创办主持江苏界首、南京栖霞、浙江湘湖和国立贵州师范学校,前后长达20余年。他创办了贵州师范,力倡"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乡村学校化,学校乡村化"的主张,建立了独特的乡村师范教育体系、系统的教育方略和富于实践意义的教学模式,曾在中国教育发展史特别是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史上起到过积极的倡导、示范作用
+
'''黄质夫''' (1896年-1963年),[[ 江苏]] 仪征人。中国乡村教育先驱之一。1924年国立东南大学农科毕业后,即投身于乡村师范教育事业。创办主持江苏界首、[[ 南京]] 栖霞、[[ 浙江]] 湘湖和国立贵州师范学校,前后长达20余年。他创办了[[ 贵州]] 师范,力倡"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乡村学校化,学校乡村化"的主张,建立了独特的乡村师范教育体系、系统的教育方略和富于实践意义的教学模式,曾在中国教育发展史特别是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史上起到过积极的倡导、示范作用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黄质夫(1896年-1963年),名同义、字质夫,江苏仪征人,祖籍湖南邵阳。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先驱之一。1920年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1924年国立东南大学农科毕业后,创办并主持江苏界首、南京栖霞、浙江湘湖和国立贵州师范学校,投身乡村师范教育事业长达20余年。
+
 黄质夫(1896年-1963年),名同义、字质夫,江苏仪征人,祖籍[[ 湖南]] 邵阳。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先驱之一。1920年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1924年国立东南大学农科毕业后,创办并主持江苏界首、南京栖霞、浙江湘湖和国立贵州师范学校,投身乡村师范教育事业长达20余年。
  
 
 黄质夫一生怀抱"救百万村寨的穷,化万万农工的愚,争整个民族的脸"的理想,决心培养大批"既有知识又能实干的乡村教师"。主持乡村师范时把愿意从事生产劳动和吃苦作为入学条件,厉行劳动建校,自力更生,勤俭办学,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去做灌输农民知识的教师,改进农民生活的导师,发展乡村社会事业的领袖。
 
 黄质夫一生怀抱"救百万村寨的穷,化万万农工的愚,争整个民族的脸"的理想,决心培养大批"既有知识又能实干的乡村教师"。主持乡村师范时把愿意从事生产劳动和吃苦作为入学条件,厉行劳动建校,自力更生,勤俭办学,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去做灌输农民知识的教师,改进农民生活的导师,发展乡村社会事业的领袖。
行 17: 行 18:
 
 黄质夫一生怀抱“救百万村寨的穷,化万万农工的愚,争整个民族的脸”的理想,决心培养大批“既有知识又能实干的乡村教师”。他主持乡村师范时把愿意从事生产劳动和吃苦作为入学条件,厉行劳动建校,自力更生,勤俭办学,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去做灌输农民知识的教师,改进农民生活的导师,发展乡村社会事业的领袖。  
 
 黄质夫一生怀抱“救百万村寨的穷,化万万农工的愚,争整个民族的脸”的理想,决心培养大批“既有知识又能实干的乡村教师”。他主持乡村师范时把愿意从事生产劳动和吃苦作为入学条件,厉行劳动建校,自力更生,勤俭办学,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去做灌输农民知识的教师,改进农民生活的导师,发展乡村社会事业的领袖。  
 
 黄质夫力倡“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乡村学校化,学校乡村化”的主张,努力使学校所在地成为“野无旷土、村无游民、人无不学、事无不举”的理想社会。黄质夫学识渊博,思想敏锐,处处以身作则,赤脚下地干活,性格刚强耿直,办事雷厉风行。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农学家,视成名成家,升官发财为粪土,甘心到最艰苦的地区教育农民子弟,在贵州大力开发边疆少数民族教育,虽常处逆境,始终不改初衷,诚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黄质夫力倡“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乡村学校化,学校乡村化”的主张,努力使学校所在地成为“野无旷土、村无游民、人无不学、事无不举”的理想社会。黄质夫学识渊博,思想敏锐,处处以身作则,赤脚下地干活,性格刚强耿直,办事雷厉风行。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农学家,视成名成家,升官发财为粪土,甘心到最艰苦的地区教育农民子弟,在贵州大力开发边疆少数民族教育,虽常处逆境,始终不改初衷,诚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近十多年由江苏省文史委员会、贵州教育出版社、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了:《黄质夫教育文选》、《乡村教育先驱黄质夫》、《黄质夫乡村教育思想研究》、《国立贵州师范文选》等著作、论文集。以纪念和肯定了这位被尘封的乡村教育家的业绩。                     
+
 近十多年由江苏省文史委员会、贵州教育出版社、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了:[[ 《黄质夫教育文选》]] [[ 《乡村教育先驱黄质夫》]] [[ 《黄质夫乡村教育思想研究》]] [[ 《国立贵州师范文选》]] 等著作、论文集。以纪念和肯定了这位被尘封的乡村教育家的业绩。                     
 +
 
 
'''陶行知最早的追随者、乡村教育的先驱黄质夫'''
 
'''陶行知最早的追随者、乡村教育的先驱黄质夫'''
 
   
 
   
 
20世纪20年代去除茅塞,开创我国乡村教育事业的民间先知先行者中,黄质夫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求学时他选择了师范专业农学系,大学毕业择业时选择了乡村师范,在乡村师范学校中又选择了边疆师范,又把位于省城郊区的边疆师范迁往边远山区(距省城400多公里)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不仅深入了边疆,而且创造了乡村教育的新理。但黄质夫的名字在我国出版的教育学辞典中却找不到。
 
20世纪20年代去除茅塞,开创我国乡村教育事业的民间先知先行者中,黄质夫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求学时他选择了师范专业农学系,大学毕业择业时选择了乡村师范,在乡村师范学校中又选择了边疆师范,又把位于省城郊区的边疆师范迁往边远山区(距省城400多公里)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不仅深入了边疆,而且创造了乡村教育的新理。但黄质夫的名字在我国出版的教育学辞典中却找不到。
   黄质夫先生,1896年3月6日生于江苏省仪征市长江边上的十二圩,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东南大学)求学时,接受了恩师陶行知:“余今生之惟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的生活教育理论。黄质夫是陶行知最早的追随者之一。1924年东南大学毕业后不久,即到苏北高邮县界首镇创办界首乡村师范学校,这是全国率先创办的第一批乡村师范中的一所,也是较为出色的一所,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乡村师范概要》一书多处介绍界首乡师的办学成就和办学经验。从此开始了他献身乡村师范教育事业的生涯。1927年夏,黄质夫调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南京中学乡村师范科主任(校址和晓庄师范同在南京栖霞区),继续探索乡村教育的新路。1930年由于晓庄师范被查封,波及黄质夫,黄质夫被迫辞职。黄质夫仍不改初衷,继续实践陶行知乡村教育模式。1931年8月,辞去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推广处主任的职务,应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张道藩的聘请担任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校长。黄先生在这里只有近8个月时间,他增建新校舍,选聘新教师,增设简师班,增收近百名新生。1932年初,黄质夫又回到栖霞乡村师范学校继续担任校长,自此,又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了五年多。1937年11月中旬,日军逼近南京,栖霞乡师仍坚持开学授业,下旬才停课疏散师生,是苏南最后疏散的一所学校。黄质夫主动留校看守校产,直至日军向南京发动进攻的前7天,即12月1日,黄质夫才离开学校踏上流亡的道路。 <ref>[http://www.9j1.cn/news/jiayu/0852901848103.htm 黄质夫],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ref>
+
   黄质夫先生,1896年3月6日生于江苏省仪征市长江边上的十二圩,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东南大学)求学时,接受了恩师陶行知:“余今生之惟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的生活教育理论。黄质夫是陶行知最早的追随者之一。1924年东南大学毕业后不久,即到苏北高邮县界首镇创办界首乡村师范学校,这是全国率先创办的第一批乡村师范中的一所,也是较为出色的一所,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乡村师范概要》一书多处介绍界首乡师的办学成就和办学经验。从此开始了他献身乡村师范教育事业的生涯。1927年夏,黄质夫调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南京中学乡村师范科主任(校址和晓庄师范同在南京栖霞区),继续探索乡村教育的新路。1930年由于晓庄师范被查封,波及黄质夫,黄质夫被迫辞职。黄质夫仍不改初衷,继续实践陶行知乡村教育模式。1931年8月,辞去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推广处主任的职务,应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张道藩的聘请担任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校长。黄先生在这里只有近8个月时间,他增建新校舍,选聘新教师,增设简师班,增收近百名新生。1932年初,黄质夫又回到栖霞乡村师范学校继续担任校长,自此,又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了五年多。1937年11月中旬,日军逼近南京,栖霞乡师仍坚持开学授业,下旬才停课疏散师生,是苏南最后疏散的一所学校。黄质夫主动留校看守校产,直至日军向南京发动进攻的前7天,即12月1日,黄质夫才离开学校踏上流亡的道路。 <ref>[http://www.9j1.cn/news/jiayu/0852901848103.htm 黄质夫],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ref>1939年9月,黄先生辞去湖南农业改进所技师兼榆树湾沅芷恳区主任的职务后,受聘担任贵州省立贵阳乡村师范学校校长(校址在青岩镇)。
 +
 
 +
1940年起,黄质夫在榕江国师,为乡村师范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力。五年多使迁校前仅有4个年级150多名学生的学校,扩大为最多时有16个班级近千名学生,贵州省规模最大的一所师范学校,而且主要招收的是少数民族子弟,成为当时中国乡村师范的模范。
 +
 
 +
抗战胜利后,黄质夫从四川回到江苏,在江苏省建设厅任技正兼经济农场场长。
 +
 
 +
解放前夕,黄质夫南京高等师范的同学在台湾从事制糖工业,邀请黄到台湾并设法弄到机票,这时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公署负责人杜干全(栖霞乡师早期学生)带来口信,劝老师留下来,为新中国服务。
 +
 
 +
解放后,黄先后在苏南棉麻指导所、农林厅经济作物处做技术工作。
 +
 
 +
1953年离职居家。
 +
 
 +
1963年9月23日在南京栖霞山家中去世。
 +
 
 +
==成就和贡献==
 +
===开拓乡村===
 +
 
 +
1924年,黄质夫在东南大学毕业不久,被聘为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界首分校主任,从此开始了以所学知识服务乡村、献身乡村师范教育事业的生涯。从1924年至1944年的20年间,先后创办了界首、栖霞和贵州三所著名的乡村师范学校,还短期主持过湘湖乡师的校务。黄质夫亲自制定的乡师教学计划,编写的乡师教材,出版的有关乡村师范教育的论著,如《中国乡村的现状和乡村师范生的责任》、《栖霞乡师课程概要》、《服务乡教八年之自省》、《实践的师范教育》、《中等学校劳动生产训练》等,完善和发展了陶行知的.
 +
 
 +
===乡村教育思想===
 +
以上经历说明,黄质夫从28岁到49岁,孜孜不倦地在四所乡村师范担任校长近20年,不仅参与了20世纪中国乡村教育的历史性工作,而且在乡村教育的实践和理论建设上颇具建树,对乡村师范学校教学改革作出了很大贡献,是中国乡村师范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
 
 +
===创办贵州师范===
 +
 
 +
1939年9月,黄质夫被任命为贵州省省立贵阳乡村师范学校校长。这所学校原来管理不善,秩序混乱,学生生活困苦,"餐餐牛皮菜,顿顿难吃饱",不断爆发学生运动,先后换了三任校长。黄质夫受命于困难之时,上任之后在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大胆提出迁校的设想。认为乡村师范办在贵阳近郊不适宜,应该办到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为开发边疆、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面貌服务。设想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当年冬天就由一名苗族学生做向导,跋涉黔东南山区10多个县,实地考察,最后选定榕江县为学校新址所在地。榕江靠近广西、湖南边界,为多民族聚居区,土地肥沃,农产品丰富,但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县城仅有两所完小,一个师范生。当地人士欢迎贵阳乡师迁到本地,将一批公房、庙产和荒山、土地拨给学校使用。1940年初,贵阳乡村师范迁到榕江。不久,改为国立贵州师范学校,由教育部边疆教育司直接领导。
 +
 
 +
===现在的贵州师范大学===
 +
 
 +
黄质夫在榕江五年多,为建设学校、开拓边疆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力,取得了显著成绩。迁校前,贵阳乡师仅有4个年级、150多名学生,迁校后,先后设立了师范部、简易师范部、耕读班,还在黎平县设有初中部,最多时有16个班级,近千名学生,成为贵州省规模最大的一所学校。学校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学生中有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壮族、土家族等,不少来自沦陷区的青年也慕名前来就读。教学实行"德、智、体并重",培养有理想、有知识、能实干的人才。教学质量在当时西南地区很有名气。学校还开展生产劳动,培养生产技能,实现基本自给。迁校第一年即种植粮食400多亩,植树3万多株,创造价值1.4万多元。相当于学校全年经费的59%。师生吃的蔬菜、荤食品基本自给。还办了工场,师生用的簿本、纸张、粉笔、劳动工具及穿的衣服、袜子大都是自己制作的。
 +
 
 +
由于国民党地方当局寻衅压迫,如殴打追捕黎平分校公演《兄妹开荒》舞剧的学生,要在学校中发展国民党员和三青团员,克扣应该供应给学校的粮食,甚至指使特务潜入校园冲击黄的办公室和宿舍,进行威胁恐吓。黄质夫坚持抗争,不向恶势力低头。教育部考虑到他的人生安全,指定工场主任赵峻山代理校务,派专人护送黄离开了榕江。时间是1944年。从此,黄质夫离开了为之奋斗20年的乡村教育事业。
 +
==教育主张==
 +
黄质夫身体力行埋头苦干,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乡村教育理论上有很多创新。黄质夫力倡"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乡村学校化,学校乡村化"的主张,努力使学校所在地成为"野无旷土、村无游民、人无不学、事无不举"的理想社会。2006年2月28日,时任教育部长周济讲到,缩小中国城乡教育差距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这说明,黄先生的许多主张依然是今天培养教师的经典。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黄质夫乡村教育思想被尘封,并不是他个人的损失,而是民族的损失,国家的损失。<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306199208104847859.html 黄质夫的教育主张 ],百度,2016-06-02</ref>
 +
 
 +
===全面教育===
 +
 
 +
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根据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新形势,黄质夫提出全面进行精神、体格、生产、特殊技能、社会服务训练的主张,注重道德品质和专业思想的教育。
 +
 
 +
他认为德育是"五育"的核心,是办学的方向和方略所在。在历任校长任上,都亲自抓德育,规定"校长负训导上的最高责任",并制订各个年级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案,循序渐进,严格执行。德育内容有"爱国报国,求实苦干,献身乡村,文明礼貌"等。抗战期间,更把爱国主义列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首位。
 +
 
 +
在智育等方面,除基本文化课和教育专业课外,增设农业常识、工艺常识、医卫常识、手工劳动、音乐、美术等课程,所有课程均严格考核。栖霞乡师规定学生须学会一二种乐器,毕业考试前多出现秉烛夜弹、校园乐声悠扬的情景。学校还将课外活动视作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开展绘画、音乐、读书、作文、冬泳、园艺、标本采集等活动,举行国语(普通话)演讲、书法、美术、歌咏、专题辩证比赛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发展才能。
 +
 
 +
===系列主张===
 +
 
 +
黄质夫提出"专业训练与生产劳动训练并重"的主张;重视选聘优秀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其所主持的四所乡师中均实行科学化的严格管理;甚至提出把学校办成改造乡村的中心的主张并付之实践。黄质夫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开拓者,对创立和丰富乡村教育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是一位实干家,没有时间专门从事著述。黄质夫提出"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的一系列办学主张都体现在他的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和工作总结之中,经过各所乡师的实践,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更多地体现了"知行合一"思想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和创新。
 +
 
 +
===乡师培养目标===
 +
 
 +
早在20年代创办栖霞乡师时,他提出乡村师范的培养目标是:
 +
 
 +
1、不仅是坐而言的人,还要是起而行的人。
 +
 
 +
2、对于各种基本知识应有充分的修养。
 +
 
 +
3、体格健全,能耐劳苦;品格高尚,堪做乡民的表率。
 +
 
 +
4、有各种应用常识,且明白教育原理及近代社会的趋势。
 +
 
 +
5、对于本身的职业,有浓厚的兴趣,肯认定他的职业是终身的职业。
 +
 
 +
6、长社交,能得各方面的助力。
 +
 
 +
7、了解乡村社会情形,熟知农民习性,安于乡村生活,视改造乡村为最有乐趣的事业。
 +
 
 +
==教育思想==
 +
黄质夫建立的独特的乡村师范教育体系、系统的教育方略和富于实践意义的教学模式,曾在中国教育发展史特别是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史上起到过积极的倡导、示范作用。这位具有深刻系统的教育思想的乡教先驱,曾因诸多原因而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其教育思想也未能受到特别的重视,这无疑是中国教育研究领域的一大缺失。黄质夫教育思想所闪耀的现实光芒之重大、所折射的应用价值之广泛,于今尚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
'''一、倡导实践,教育要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培养出一流的实用型人才'''
 +
 
 +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忧国忧民、治国强民、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华民族的建设者。黄质夫在他的教育实践中,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为此,在创办乡师时,将实践放在第一位。早在1924年创办界首师范时,就极具远见地提出了师范是"乡村文化的中心",竭尽全力开辟实验场所,借助于桑园菜地、鱼池藕塘来引导师生有意识的把教、学、做统一起来。之后,在栖霞乡师期间,明确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念,将生产劳动、教育教学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并完善了他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直到创办贵州师范学校,其思想彻底成熟,且在教育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耕读一堂,树乡村文化新风"的理想得以初步实现--贵州师范是当时教育界的成功典范。
 +
 
 +
实践第一的唯物主义教育观,不仅一改教育限于课堂、限于校内的狭隘之风,更强化了教育作用于社会并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黄质夫曾说:"中国几千年教育的失败,就在于士大夫阶层不从事生产劳动,读书人只会吃,不会做。"这种痼疾对教育的影响颇大,直到今天许多教师仍是动口不动手的"君子"。他的身体力行、垂范于众的精神,实践着著名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论。
 +
 
 +
黄质夫的这一主张,对现今教育界的不良倾向的扭转同样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比如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动手、重试题轻生活等等。如果能将这些统一起来,教学活动便会是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的景象了。
 +
 
 +
'''二、师生互动,教育要在教师、学生、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形成良好的和谐协调氛围
 +
'''
 +
学校教育是全方位、多途径、立体式的教育网络。黄质夫对教学法的归总,并不拘囿于科目与课程的,它超越了课堂(教室)、学校的范畴,而面向广阔的社会,面向客观实际的需求。把激发学生兴趣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自主完成学业,并且能够与实践紧密结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大教育观和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极大扭转了长期以来的只读圣贤书的固陋现象,开创了教育与生活社会紧密联系的新风。也正是这样的教学理念,方可塑造出教育者的大家风范,才能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全能品格。因此,之后的任中敏、鲍勤士、汪静之等成为中国著名学者诗人,培养出向零、张民、梅宗乔等大批有成就的学生。
 +
 
 +
'''三、率先垂范,教育者要有过硬的本领,是德、才、识、艺全新的典范
 +
'''
 +
从事教育工作者,不仅能传授知识、技能,也不仅能传播先进文化,还要在德、能、勤、识诸方面起到表率作用。中国民众极其推崇身教胜于言教的古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接受教育者对施教者的期望,更说明了教育者自身全方面素质要求的巨大影响力。
 +
 
 +
黄质夫教育思想中的率先垂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最广泛的影响力。他不仅竭力提倡施教者躬身实践,做学生的楷模,更能身体力行,处处为人师表。作为校长,他永葆劳动人民本色,不脱离生产劳动、不离开学生,与广大师生一道参加校园建设,与一线教师一起担任教学任务,竭尽全力实践他的教育主张。黄质夫如是热爱乡教事业,如此钟情于开创教育新局面的精神,当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终其一生学习的榜样。他的艰苦创业、模范遵守教育者高尚品格深深地影响着广大师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
 
 +
'''四、终身学习,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身全面素质,就得确立终身学习的远大志向'''
 +
 
 +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指导引导学生的领袖,因此,教师一定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并且积极主动地接受最新的信息,及时更新知识,借鉴最新教育教学成果,做到常教常新。黄质夫在创办学校时,强化幸免本课程建设,编拟民族教育课本,试用民族语言教学,做到了符合当时当地实际的课程改革。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教师终身学习的灼见,具有深远的意义。
 +
 
 +
黄质夫教育实践观中有一重要内容,即:"做不完、学不厌、教不倦。"这简单的九个字概括了教学原则、教学方略,更重要的是隐含教师在从教过程中的不可固守、不得自满,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孜孜以求,完美自我。创办乡师,目的是要培养出"教师、导师、领袖"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教师担当着改造乡村、建设理想新村的重任。就必须确立终身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志趣。
 +
 
 +
'''五、目标超前,绘织教育宏伟蓝图,以期改革社会,负荷民族大计'''
 +
 
 +
黄质夫的教育观远大,目标明确且极具超前意识。中国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农民,因此,教育的重心是在农村,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提升民族精神,乡村教育是最径直的途径。借助乡村教育体系,使每一所乡村师范成为乡村文化的中心。对广大师生而言,他们"必须具有科学的头脑",能联系实际,关心国家,明耻教战。因此,乡教师生具有高尚的爱国思想,具有坚定的人生信条,富有民族意识和尚公精神。缘于此,黄质夫教育思想更具魄力也更具精神魅力。国家观念、民族意识、文武兼备、德养兼一的高标准,实质上是教育的根本。对教育发展史而言,无疑是重大的贡献,对于当今科教兴国而言,仍具有现实意义。
 +
 
 +
六、构建体系,与实际相结合的因地制宜的教课 培养人才的复杂工程
 +
 
 +
教育事业是关乎国家民族民命之大事,是对"人"的工作,其特点决定了教育一定是时、地、人紧密结合的,没有严密而细致的教育体系,就难以保证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黄质夫的教育思想中这种观念是很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的。
 +
 
 +
黄质夫亲手创办的乡村师范,均有系统的教育纲领、完整的教学体系、完善的教育机制。对于中国乡村教育来说,黄质夫的贡献不仅限于他办教兴教的具体学校的成功,更主要的还是创立了有章可循、有方可依的乡村教育体系。诸如课程概要、招生简章、训育概扩展计划等,均具有完善的体系,甚至像劳动生产训练这样的具体内容也都能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细则和实施办法,这种求实精神和细微谋划,均能见出他寄托于乡教事业的宏观理念。也正是有此得以遵循的教育体系,他创办的界首乡师、栖霞乡师、贵州师范等均成为当时教育界名校的典范。
 +
 
 +
黄质夫的教育体系、实用且具有影响力,还只能是部分,正如黄质夫所言,乡教事业任重而道远,"不是一蹴即成,也不是少数人定一个计划,做了两篇文章,就可成功的。"因此,教育体系也超出了校园,融入了社会性,所办的是"大教育",并且寄希望于全国有志之士能甘于此业,共同振兴乡村教育事业,广纳贤才,壮大队伍,正如《中华乡村教育社筹备处征求社员启事》中所言:"以期集中全国人才,整齐步伐,共谋乡运之开展。"
 +
 
 +
突破地域局限,但又各具地方特色,兴办大教育,却又各有校本精神,这正是黄质夫教育思想颇有远见的内核。
 +
 
 +
综上所述,黄质夫教育理论是他从事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的系统总结,是开创了中国乡村教育先河的经验集萃。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对于廓清教育界迷雾、改变现在教育中的某些谬误、指导教育发展用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应用价值。
 +
 
 +
==人物评价==
 +
20世纪20年代,仪征十二圩一位贫苦农民的子弟,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并为之奋斗了一生。在办学中,他勇于开拓,坚持实干,倡行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主张,为培养师资,开发乡村奋斗不已,做出了辉煌的业绩:创办了我国最早的乡村师范学校之一的界首师范,随后又创办著名的栖霞师范和位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僻山区的贵州师范。他的学校社会化、社会学校化的教学实践,使栖霞乡师在当时取得众所瞩目的办学成果,一些知名人士指出栖霞乡师是"乡村改造的先锋"、"乡村改造的开拓者",栖霞乡师和后来的贵州师范的实践为乡村教育事业开辟了新境界,谱写了现代教育史的新乐章。他,就是黄质夫。
 +
 
 +
黄质夫学识渊博,思想敏锐,处处以身作则,赤脚下地干活,性格刚强耿直,办事雷厉风行。他求学时选择了师范专业农学系,大学毕业择业时选择了乡村师范,在乡村师范学校中又选择了边疆师范,又把位于省城郊区的边疆师范迁往边远山区(距省城400多公里)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不仅深入了边疆,而且创造了乡村教育的新理。但黄质夫的名字在中国出版的教育学辞典中却找不到。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农学家,视成名成家、升官发财为粪土,甘心到最艰苦的地区教育农民子弟,在贵州大力开发边疆少数民族教育,虽常处逆境,始终不改初衷,诚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
 
 +
20世纪20年代去除茅塞开创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民间先知先行者中,黄质夫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乡村师范教育的先驱黄质夫先生,当年与陶行知先生一样,是闪耀在乡师教育领域的明星。 <ref>[http://www.jianglishi.cn/jindai/huangzhifu.html 黄质夫(中国乡村教育先驱之一)],讲历史</ref>
 +
==参考资料==
 +
 
 +
[[Category:教育家]]

於 2019年12月21日 (六) 23:26 的最新修訂

黃質夫
 
出生 1896年

黃質夫 (1896年-1963年),江蘇儀征人。中國鄉村教育先驅之一。1924年國立東南大學農科畢業後,即投身於鄉村師範教育事業。創辦主持江蘇界首、南京棲霞、浙江湘湖和國立貴州師範學校,前後長達20餘年。他創辦了貴州師範,力倡"生活教育"理論,提出"鄉村學校化,學校鄉村化"的主張,建立了獨特的鄉村師範教育體系、系統的教育方略和富於實踐意義的教學模式,曾在中國教育發展史特別是中國鄉村教育發展史上起到過積極的倡導、示範作用

人物簡介

黃質夫(1896年-1963年),名同義、字質夫,江蘇儀征人,祖籍湖南邵陽。中國鄉村教育運動先驅之一。1920年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農科。1924年國立東南大學農科畢業後,創辦並主持江蘇界首、南京棲霞、浙江湘湖和國立貴州師範學校,投身鄉村師範教育事業長達20餘年。

黃質夫一生懷抱"救百萬村寨的窮,化萬萬農工的愚,爭整個民族的臉"的理想,決心培養大批"既有知識又能實幹的鄉村教師"。主持鄉村師範時把願意從事生產勞動和吃苦作為入學條件,厲行勞動建校,自力更生,勤儉辦學,要求學生畢業後能去做灌輸農民知識的教師,改進農民生活的導師,發展鄉村社會事業的領袖。

人物生平

黃質夫 (1896年-1963年),江蘇儀征人。名同義、字質夫。中國鄉村教育先驅之一。 1920年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農科,南京高師1921年改建國立東南大學,1928年改名國立中央大學 |中央大學,1949年改名南京大學。1924年國立東南大學農科畢業後,即投身於鄉村師範教育事業。創辦主持江蘇界首、南京棲霞、浙江湘湖和國立貴州師範學校,前後長達20餘年。 黃質夫一生懷抱「救百萬村寨的窮,化萬萬農工的愚,爭整個民族的臉」的理想,決心培養大批「既有知識又能實幹的鄉村教師」。他主持鄉村師範時把願意從事生產勞動和吃苦作為入學條件,厲行勞動建校,自力更生,勤儉辦學,要求學生畢業後能去做灌輸農民知識的教師,改進農民生活的導師,發展鄉村社會事業的領袖。 黃質夫力倡「生活教育」理論,提出「鄉村學校化,學校鄉村化」的主張,努力使學校所在地成為「野無曠土、村無遊民、人無不學、事無不舉」的理想社會。黃質夫學識淵博,思想敏銳,處處以身作則,赤腳下地幹活,性格剛強耿直,辦事雷厲風行。這位受過高等教育的農學家,視成名成家,升官發財為糞土,甘心到最艱苦的地區教育農民子弟,在貴州大力開發邊疆少數民族教育,雖常處逆境,始終不改初衷,誠難能可貴,令人敬佩。 近十多年由江蘇省文史委員會、貴州教育出版社、貴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了:《黃質夫教育文選》《鄉村教育先驅黃質夫》《黃質夫鄉村教育思想研究》《國立貴州師範文選》等著作、論文集。以紀念和肯定了這位被塵封的鄉村教育家的業績。

陶行知最早的追隨者、鄉村教育的先驅黃質夫    20世紀20年代去除茅塞,開創我國鄉村教育事業的民間先知先行者中,黃質夫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之一。求學時他選擇了師範專業農學系,大學畢業擇業時選擇了鄉村師範,在鄉村師範學校中又選擇了邊疆師範,又把位於省城郊區的邊疆師範遷往邊遠山區(距省城400多公里)的少數民族聚居區。不僅深入了邊疆,而且創造了鄉村教育的新理。但黃質夫的名字在我國出版的教育學辭典中卻找不到。   黃質夫先生,1896年3月6日生於江蘇省儀征市長江邊上的十二圩,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後改東南大學)求學時,接受了恩師陶行知:「余今生之惟一目的在於經由教育而非經由軍事革命創造一民主國家」的生活教育理論。黃質夫是陶行知最早的追隨者之一。1924年東南大學畢業後不久,即到蘇北高郵縣界首鎮創辦界首鄉村師範學校,這是全國率先創辦的第一批鄉村師範中的一所,也是較為出色的一所,20世紀30年代出版的《鄉村師範概要》一書多處介紹界首鄉師的辦學成就和辦學經驗。從此開始了他獻身鄉村師範教育事業的生涯。1927年夏,黃質夫調任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南京中學鄉村師範科主任(校址和曉莊師範同在南京棲霞區),繼續探索鄉村教育的新路。1930年由於曉莊師範被查封,波及黃質夫,黃質夫被迫辭職。黃質夫仍不改初衷,繼續實踐陶行知鄉村教育模式。1931年8月,辭去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推廣處主任的職務,應浙江省教育廳廳長張道藩的聘請擔任浙江省立湘湖鄉村師範學校校長。黃先生在這裡只有近8個月時間,他增建新校舍,選聘新教師,增設簡師班,增收近百名新生。1932年初,黃質夫又回到棲霞鄉村師範學校繼續擔任校長,自此,又在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了五年多。1937年11月中旬,日軍逼近南京,棲霞鄉師仍堅持開學授業,下旬才停課疏散師生,是蘇南最後疏散的一所學校。黃質夫主動留校看守校產,直至日軍向南京發動進攻的前7天,即12月1日,黃質夫才離開學校踏上流亡的道路。 [1]1939年9月,黃先生辭去湖南農業改進所技師兼榆樹灣沅芷懇區主任的職務後,受聘擔任貴州省立貴陽鄉村師範學校校長(校址在青岩鎮)。

1940年起,黃質夫在榕江國師,為鄉村師範教育事業傾注了大量的心力。五年多使遷校前僅有4個年級150多名學生的學校,擴大為最多時有16個班級近千名學生,貴州省規模最大的一所師範學校,而且主要招收的是少數民族子弟,成為當時中國鄉村師範的模範。

抗戰勝利後,黃質夫從四川回到江蘇,在江蘇省建設廳任技正兼經濟農場場長。

解放前夕,黃質夫南京高等師範的同學在台灣從事製糖工業,邀請黃到台灣並設法弄到機票,這時蘇皖邊區第二行政公署負責人杜干全(棲霞鄉師早期學生)帶來口信,勸老師留下來,為新中國服務。

解放後,黃先後在蘇南棉麻指導所、農林廳經濟作物處做技術工作。

1953年離職居家。

1963年9月23日在南京棲霞山家中去世。

成就和貢獻

開拓鄉村

1924年,黃質夫在東南大學畢業不久,被聘為江蘇省立第五師範學校界首分校主任,從此開始了以所學知識服務鄉村、獻身鄉村師範教育事業的生涯。從1924年至1944年的20年間,先後創辦了界首、棲霞和貴州三所著名的鄉村師範學校,還短期主持過湘湖鄉師的校務。黃質夫親自製定的鄉師教學計劃,編寫的鄉師教材,出版的有關鄉村師範教育的論著,如《中國鄉村的現狀和鄉村師範生的責任》、《棲霞鄉師課程概要》、《服務鄉教八年之自省》、《實踐的師範教育》、《中等學校勞動生產訓練》等,完善和發展了陶行知的.

鄉村教育思想

以上經歷說明,黃質夫從28歲到49歲,孜孜不倦地在四所鄉村師範擔任校長近20年,不僅參與了20世紀中國鄉村教育的歷史性工作,而且在鄉村教育的實踐和理論建設上頗具建樹,對鄉村師範學校教學改革作出了很大貢獻,是中國鄉村師範教育事業的開拓者之一。

創辦貴州師範

1939年9月,黃質夫被任命為貴州省省立貴陽鄉村師範學校校長。這所學校原來管理不善,秩序混亂,學生生活困苦,"餐餐牛皮菜,頓頓難吃飽",不斷爆發學生運動,先後換了三任校長。黃質夫受命於困難之時,上任之後在恢復正常教學秩序的同時,大膽提出遷校的設想。認為鄉村師範辦在貴陽近郊不適宜,應該辦到少數民族聚居的邊遠山區,為開發邊疆、改變少數民族地區落後面貌服務。設想得到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後,當年冬天就由一名苗族學生做嚮導,跋涉黔東南山區10多個縣,實地考察,最後選定榕江縣為學校新址所在地。榕江靠近廣西、湖南邊界,為多民族聚居區,土地肥沃,農產品豐富,但交通閉塞,文化落後,縣城僅有兩所完小,一個師範生。當地人士歡迎貴陽鄉師遷到本地,將一批公房、廟產和荒山、土地撥給學校使用。1940年初,貴陽鄉村師範遷到榕江。不久,改為國立貴州師範學校,由教育部邊疆教育司直接領導。

現在的貴州師範大學

黃質夫在榕江五年多,為建設學校、開拓邊疆教育事業傾注了大量心力,取得了顯著成績。遷校前,貴陽鄉師僅有4個年級、150多名學生,遷校後,先後設立了師範部、簡易師範部、耕讀班,還在黎平縣設有初中部,最多時有16個班級,近千名學生,成為貴州省規模最大的一所學校。學校招收少數民族子弟,學生中有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壯族、土家族等,不少來自淪陷區的青年也慕名前來就讀。教學實行"德、智、體並重",培養有理想、有知識、能實幹的人才。教學質量在當時西南地區很有名氣。學校還開展生產勞動,培養生產技能,實現基本自給。遷校第一年即種植糧食400多畝,植樹3萬多株,創造價值1.4萬多元。相當於學校全年經費的59%。師生吃的蔬菜、葷食品基本自給。還辦了工場,師生用的簿本、紙張、粉筆、勞動工具及穿的衣服、襪子大都是自己製作的。

由於國民黨地方當局尋釁壓迫,如毆打追捕黎平分校公演《兄妹開荒》舞劇的學生,要在學校中發展國民黨員和三青團員,剋扣應該供應給學校的糧食,甚至指使特務潛入校園衝擊黃的辦公室和宿舍,進行威脅恐嚇。黃質夫堅持抗爭,不向惡勢力低頭。教育部考慮到他的人生安全,指定工場主任趙峻山代理校務,派專人護送黃離開了榕江。時間是1944年。從此,黃質夫離開了為之奮鬥20年的鄉村教育事業。

教育主張

黃質夫身體力行埋頭苦幹,又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在鄉村教育理論上有很多創新。黃質夫力倡"生活教育"理論,提出"鄉村學校化,學校鄉村化"的主張,努力使學校所在地成為"野無曠土、村無遊民、人無不學、事無不舉"的理想社會。2006年2月28日,時任教育部長周濟講到,縮小中國城鄉教育差距的核心問題是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質量。這說明,黃先生的許多主張依然是今天培養教師的經典。在那個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裡,黃質夫鄉村教育思想被塵封,並不是他個人的損失,而是民族的損失,國家的損失。[2]

全面教育

抗日戰爭爆發前夕,根據民族危機迫在眉睫的新形勢,黃質夫提出全面進行精神、體格、生產、特殊技能、社會服務訓練的主張,注重道德品質和專業思想的教育。

他認為德育是"五育"的核心,是辦學的方向和方略所在。在歷任校長任上,都親自抓德育,規定"校長負訓導上的最高責任",並制訂各個年級的具體要求和實施方案,循序漸進,嚴格執行。德育內容有"愛國報國,求實苦幹,獻身鄉村,文明禮貌"等。抗戰期間,更把愛國主義列為思想品德教育的首位。

在智育等方面,除基本文化課和教育專業課外,增設農業常識、工藝常識、醫衛常識、手工勞動、音樂、美術等課程,所有課程均嚴格考核。棲霞鄉師規定學生須學會一二種樂器,畢業考試前多出現秉燭夜彈、校園樂聲悠揚的情景。學校還將課外活動視作第二課堂,引導學生開展繪畫、音樂、讀書、作文、冬泳、園藝、標本採集等活動,舉行國語(普通話)演講、書法、美術、歌詠、專題辯證比賽等,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陶冶情操,增長知識、發展才能。

系列主張

黃質夫提出"專業訓練與生產勞動訓練並重"的主張;重視選聘優秀教師,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在其所主持的四所鄉師中均實行科學化的嚴格管理;甚至提出把學校辦成改造鄉村的中心的主張並付之實踐。黃質夫是中國鄉村教育的開拓者,對創立和豐富鄉村教育理論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他是一位實幹家,沒有時間專門從事著述。黃質夫提出"教、學、做"合一教學思想的一系列辦學主張都體現在他的工作計劃、工作報告和工作總結之中,經過各所鄉師的實踐,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更多地體現了"知行合一"思想在教育領域的運用和創新。

鄉師培養目標

早在20年代創辦棲霞鄉師時,他提出鄉村師範的培養目標是:

1、不僅是坐而言的人,還要是起而行的人。

2、對於各種基本知識應有充分的修養。

3、體格健全,能耐勞苦;品格高尚,堪做鄉民的表率。

4、有各種應用常識,且明白教育原理及近代社會的趨勢。

5、對於本身的職業,有濃厚的興趣,肯認定他的職業是終身的職業。

6、長社交,能得各方面的助力。

7、了解鄉村社會情形,熟知農民習性,安於鄉村生活,視改造鄉村為最有樂趣的事業。

教育思想

黃質夫建立的獨特的鄉村師範教育體系、系統的教育方略和富於實踐意義的教學模式,曾在中國教育發展史特別是中國鄉村教育發展史上起到過積極的倡導、示範作用。這位具有深刻系統的教育思想的鄉教先驅,曾因諸多原因而未能得到應有的關注,其教育思想也未能受到特別的重視,這無疑是中國教育研究領域的一大缺失。黃質夫教育思想所閃耀的現實光芒之重大、所折射的應用價值之廣泛,於今尚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一、倡導實踐,教育要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培養出一流的實用型人才

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具有憂國憂民、治國強民、建設繁榮富強的中華民族的建設者。黃質夫在他的教育實踐中,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為此,在創辦鄉師時,將實踐放在第一位。早在1924年創辦界首師範時,就極具遠見地提出了師範是"鄉村文化的中心",竭盡全力開闢實驗場所,藉助於桑園菜地、魚池藕塘來引導師生有意識的把教、學、做統一起來。之後,在棲霞鄉師期間,明確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念,將生產勞動、教育教學統一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系統並完善了他的"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直到創辦貴州師範學校,其思想徹底成熟,且在教育過程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耕讀一堂,樹鄉村文化新風"的理想得以初步實現--貴州師範是當時教育界的成功典範。

實踐第一的唯物主義教育觀,不僅一改教育限於課堂、限於校內的狹隘之風,更強化了教育作用於社會並推動社會的發展進步。黃質夫曾說:"中國幾千年教育的失敗,就在於士大夫階層不從事生產勞動,讀書人只會吃,不會做。"這種痼疾對教育的影響頗大,直到今天許多教師仍是動口不動手的"君子"。他的身體力行、垂範於眾的精神,實踐着著名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教育理論。

黃質夫的這一主張,對現今教育界的不良傾向的扭轉同樣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比如重理論輕實踐、重講授輕動手、重試題輕生活等等。如果能將這些統一起來,教學活動便會是生動活潑、生機勃勃的景象了。

二、師生互動,教育要在教師、學生、課堂內外、校園內外形成良好的和諧協調氛圍 學校教育是全方位、多途徑、立體式的教育網絡。黃質夫對教學法的歸總,並不拘囿於科目與課程的,它超越了課堂(教室)、學校的範疇,而面向廣闊的社會,面向客觀實際的需求。把激發學生興趣作為教學的切入點,使學生自主完成學業,並且能夠與實踐緊密結合,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種大教育觀和學生、教師、學校、社會和諧發展的教學理念,極大扭轉了長期以來的只讀聖賢書的固陋現象,開創了教育與生活社會緊密聯繫的新風。也正是這樣的教學理念,方可塑造出教育者的大家風範,才能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全能品格。因此,之後的任中敏、鮑勤士、汪靜之等成為中國著名學者詩人,培養出向零、張民、梅宗喬等大批有成就的學生。

三、率先垂範,教育者要有過硬的本領,是德、才、識、藝全新的典範 從事教育工作者,不僅能傳授知識、技能,也不僅能傳播先進文化,還要在德、能、勤、識諸方面起到表率作用。中國民眾極其推崇身教勝於言教的古訓,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接受教育者對施教者的期望,更說明了教育者自身全方面素質要求的巨大影響力。

黃質夫教育思想中的率先垂範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和最廣泛的影響力。他不僅竭力提倡施教者躬身實踐,做學生的楷模,更能身體力行,處處為人師表。作為校長,他永葆勞動人民本色,不脫離生產勞動、不離開學生,與廣大師生一道參加校園建設,與一線教師一起擔任教學任務,竭盡全力實踐他的教育主張。黃質夫如是熱愛鄉教事業,如此鍾情於開創教育新局面的精神,當是從事教育工作的人終其一生學習的榜樣。他的艱苦創業、模範遵守教育者高尚品格深深地影響着廣大師生,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無形的力量。

四、終身學習,教育者要不斷提高自身全面素質,就得確立終身學習的遠大志向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指導引導學生的領袖,因此,教師一定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並且積極主動地接受最新的信息,及時更新知識,借鑑最新教育教學成果,做到常教常新。黃質夫在創辦學校時,強化倖免本課程建設,編擬民族教育課本,試用民族語言教學,做到了符合當時當地實際的課程改革。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教師終身學習的灼見,具有深遠的意義。

黃質夫教育實踐觀中有一重要內容,即:"做不完、學不厭、教不倦。"這簡單的九個字概括了教學原則、教學方略,更重要的是隱含教師在從教過程中的不可固守、不得自滿,要在教學中不斷學習,孜孜以求,完美自我。創辦鄉師,目的是要培養出"教師、導師、領袖"三位一體的複合型人才。教師擔當着改造鄉村、建設理想新村的重任。就必須確立終身接受新思想、新觀念的志趣。

五、目標超前,繪織教育宏偉藍圖,以期改革社會,負荷民族大計

黃質夫的教育觀遠大,目標明確且極具超前意識。中國人口中絕大多數是農民,因此,教育的重心是在農村,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提升民族精神,鄉村教育是最徑直的途徑。藉助鄉村教育體系,使每一所鄉村師範成為鄉村文化的中心。對廣大師生而言,他們"必須具有科學的頭腦",能聯繫實際,關心國家,明恥教戰。因此,鄉教師生具有高尚的愛國思想,具有堅定的人生信條,富有民族意識和尚公精神。緣於此,黃質夫教育思想更具魄力也更具精神魅力。國家觀念、民族意識、文武兼備、德養兼一的高標準,實質上是教育的根本。對教育發展史而言,無疑是重大的貢獻,對於當今科教興國而言,仍具有現實意義。

六、構建體系,與實際相結合的因地制宜的教課 培養人才的複雜工程

教育事業是關乎國家民族民命之大事,是對"人"的工作,其特點決定了教育一定是時、地、人緊密結合的,沒有嚴密而細緻的教育體系,就難以保證教育的健康有序發展。黃質夫的教育思想中這種觀念是很有現實意義和指導價值的。

黃質夫親手創辦的鄉村師範,均有系統的教育綱領、完整的教學體系、完善的教育機制。對於中國鄉村教育來說,黃質夫的貢獻不僅限於他辦教興教的具體學校的成功,更主要的還是創立了有章可循、有方可依的鄉村教育體系。諸如課程概要、招生簡章、訓育概擴展計劃等,均具有完善的體系,甚至像勞動生產訓練這樣的具體內容也都能針對實際情況制定出具體的細則和實施辦法,這種求實精神和細微謀劃,均能見出他寄託於鄉教事業的宏觀理念。也正是有此得以遵循的教育體系,他創辦的界首鄉師、棲霞鄉師、貴州師範等均成為當時教育界名校的典範。

黃質夫的教育體系、實用且具有影響力,還只能是部分,正如黃質夫所言,鄉教事業任重而道遠,"不是一蹴即成,也不是少數人定一個計劃,做了兩篇文章,就可成功的。"因此,教育體系也超出了校園,融入了社會性,所辦的是"大教育",並且寄希望於全國有志之士能甘於此業,共同振興鄉村教育事業,廣納賢才,壯大隊伍,正如《中華鄉村教育社籌備處徵求社員啟事》中所言:"以期集中全國人才,整齊步伐,共謀鄉運之開展。"

突破地域局限,但又各具地方特色,興辦大教育,卻又各有校本精神,這正是黃質夫教育思想頗有遠見的內核。

綜上所述,黃質夫教育理論是他從事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的系統總結,是開創了中國鄉村教育先河的經驗集萃。在科教興國戰略中,對於廓清教育界迷霧、改變現在教育中的某些謬誤、指導教育發展用具有廣泛而深遠的現實意義和重大的應用價值。

人物評價

20世紀20年代,儀征十二圩一位貧苦農民的子弟,懷着教育救國的理想,投身於鄉村教育事業,並為之奮鬥了一生。在辦學中,他勇於開拓,堅持實幹,倡行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辦學主張,為培養師資,開發鄉村奮鬥不已,做出了輝煌的業績:創辦了我國最早的鄉村師範學校之一的界首師範,隨後又創辦著名的棲霞師範和位於少數民族聚居的偏僻山區的貴州師範。他的學校社會化、社會學校化的教學實踐,使棲霞鄉師在當時取得眾所矚目的辦學成果,一些知名人士指出棲霞鄉師是"鄉村改造的先鋒"、"鄉村改造的開拓者",棲霞鄉師和後來的貴州師範的實踐為鄉村教育事業開闢了新境界,譜寫了現代教育史的新樂章。他,就是黃質夫。

黃質夫學識淵博,思想敏銳,處處以身作則,赤腳下地幹活,性格剛強耿直,辦事雷厲風行。他求學時選擇了師範專業農學系,大學畢業擇業時選擇了鄉村師範,在鄉村師範學校中又選擇了邊疆師範,又把位於省城郊區的邊疆師範遷往邊遠山區(距省城400多公里)的少數民族聚居區。不僅深入了邊疆,而且創造了鄉村教育的新理。但黃質夫的名字在中國出版的教育學辭典中卻找不到。這位受過高等教育的農學家,視成名成家、升官發財為糞土,甘心到最艱苦的地區教育農民子弟,在貴州大力開發邊疆少數民族教育,雖常處逆境,始終不改初衷,誠難能可貴,令人敬佩。

20世紀20年代去除茅塞開創中國鄉村教育事業的民間先知先行者中,黃質夫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之一。鄉村師範教育的先驅黃質夫先生,當年與陶行知先生一樣,是閃耀在鄉師教育領域的明星。 [3]

參考資料

  1. 黃質夫,中國校園文化建設網
  2. 黃質夫的教育主張 ,百度,2016-06-02
  3. 黃質夫(中國鄉村教育先驅之一),講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