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黄沙镇湖南宜章县下辖镇,位于宜章县县城西南面,距县城55公里。东与本县长村乡、一六镇、天塘乡毗连;南与广东省连州市大路边镇接壤;西与临武县广宜乡交界;北与本县迎春镇毗邻。镇政府驻黄家圩,辖大黄家黄沙溪、新坌、水源山、沙坪、大元、新桥、畔田、石头寨、岭背、五甲、较场坪、蔡家、堡城、晓夏街、上章銮、下章銮、蓝钟、曹家坌、麻湖、大凤21个村。

全镇属黄土丘陵地带,故名黄沙。黄家圩原名连盛圩、过去以地属黄姓,圩址又近大黄家村,故改称黄家圩。1958年建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全镇总面积102.55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积1377.6公顷,33913人(2017年)。[1]

目录

概述

黄沙镇位于宜章县西南部,现辖21个村委会,1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913人(2017年),辖区总面积102.55平方千米(2017年)。该镇位于两省三县交界之地,南连广东连州市、西接湖南临武县,宜凤高速、桂武高速、107国道、黄莽公路等多条交通大动脉穿境而过,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

黄沙镇是宜章县的农业大镇、强镇。近年来,该镇大力发展庄园经济,全镇形成了以蓝莓生态庄园为特色,烟草生态庄园、脐橙种植庄园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蓝莓生态庄园投资约1.72亿元,以“高端种植、特色养殖、生态休闲”为目标,力求打造宜章县的“万亩蓝莓果园”。烟草生态庄园实现了烤烟从育苗、种植、烘烤的一体化、产业化。2015年该镇种植烤烟8500亩,是全县种植面积最大、技术最优、产量最高的种植基地,进一步奠定了黄沙镇烤烟产业龙头的地位。脐橙种植庄园初具规模,目前7000亩脐橙庄园全面动工,带动万亩脐橙园的建设发展。

黄沙镇境内人文古迹、风景名胜、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主要景点有堡城古城墙、谦岩岩洞、堡城节孝坊、五甲成公宗祠、黄沙溪水库、湘南暴动旧址、大黄家水楼、秦时骡马古道等。其中,黄沙堡是“宜章三堡”中,保存最好、现存城墙最长、门楼最多的古堡。

黄沙镇是全省100个特色中心小城镇之一,该镇投入3000万,以提升形象、治理环境为切入点,全面启动城乡共建与环境同治,实施了立面改造、休闲文化广场、公共游园等20个工程项目,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建设高速发展,实现了新型城镇的绿化、亮化、美化。[2]

历史沿革

全镇属黄土丘陵地带,故名黄沙。黄家圩原名连盛圩、过去以地属黄姓,圩址又近大黄家村,故改称黄家圩。1958年建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全镇总面积102.55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1377.6公顷,33913人(2017年)。

行政区划

辖黄沙居委会和大黄家村、黄沙溪、新坌、水源山、沙坪、堡城、晓夏街、较场坪、蔡家、五甲、大元、新桥、畔田、石头寨、岭背、大凤、蓝钟、上章銮、下章銮、曹家坌、麻湖21个村委会。

经济概况

乡镇企业有鞭炮厂、水电站、建材厂、养殖场、水果种植园。

区域交通

黄沙镇是多条交通要道的汇集地,为宜章县的交通枢纽中心。桂武高速公路,宜连高速公路,黄莽高速公路,107国道,1803省道交汇,使黄沙镇成为真正的交通中心。

要致富,先修路,占据如此交通要道,黄沙镇在镇政府的带领下,以大黄家村为主体以周边各村为辅助,未来发展不可限量,旅游业,农业,贸易业,日后必将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象。

水利设施

宜章县黄沙镇石头寨村修建有水利大坝,把流经石头寨村的乐水河拦腰截流,水位抬高之后,把水引向了3米宽的灌溉渠道称为“小江”。乐水河与“小江”并行流向,因为小江的水位高于乐水河,于是下游,直到长村乡的多个自然村,大片良田得到灌溉,此工程无愧于我们“宜章都江堰”的称号,黄沙镇、长村乡等多个乡镇万亩良田长年得以旱涝保收!“鱼米之乡”的美称得以远扬!

但是最近,因为乐水河的长年冲刷,逐年改道。流经著名的“革命老区项目村”宜章县黄沙镇沙坪村河段时,灌溉用的“小江”与乐水河并到了一起!乐水河冲穿了“小江”一边的堤坝!灌溉用的河水白白流向低处,“小江”断流,无法再对中下游多个乡镇,数十个自然村灌溉!

现在正值灌溉时节,青黄不接,中下游黄沙、长村等多个乡镇,数十个自然村无水灌溉!村民只能自发购买柴电抽水!加重了农民负担!粮食无法保产!杯水难解时局之旱!

希望宜章县有关部门重视起来!水利部门能够重修此“百年水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践行社会主义的本色,重振“宜章都江堰”的美名,造福一方百姓!

产业发展

1月9日中午,黄沙镇新坌村紧邻黄太公路的一片荒地上,机器轰鸣,两台推土机在不停地进行土地平整,这里将建成黄沙镇最大的密集型烤烟房群,今天正式破土动工。

据新坌村支书成本发介绍,2013年,新坌村将种植烤烟1200亩,比2012年增加800亩,种植面积的增长,意味着原有的20栋烤烟房2013年已无法满足烟叶烘烤的需要,经村委会申请和镇政府、黄沙烟草站协调,2013年在新址上投入260万元,建设烤烟房80栋,可满足新坌及周边上章銮、下章銮等村的烟农烤烟。

镇党委曾书记说:“2012年,黄沙种植烤烟4242亩,收购烟叶1.1万担,今年,我镇产业发展的目标就是打造一个‘金色黄沙’,力争种烟面积扩大到7000亩,收购烟叶突破2万担,烟叶种植成为黄沙支柱产业,作为烟叶发展最重要设施的烤烟房,今年也将增加200栋。”

据了解,截止到1月8日,黄沙镇已完成烟田翻耕6618亩,烟叶种植开局喜人。

现代农业

近年来,黄沙镇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 “三步走”战略,以绿色生态为基础,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统筹发展特色化生态种植、创新发展休闲式庄园经济,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大跨越发展定位来推动黄沙现代农业发展,通过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公司和大户承包,形成了烤烟、脐橙、蔬菜、生猪等四大种养基地。

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构想

近年来,黄沙镇以现代农业强镇为目标,营造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初步形成了四大农业基地,深入打造黄沙“万”字号招牌。一是强化万亩烤烟基地。近两年来,我镇烤烟种植面积连续翻番,今年达到8900亩,收购烟叶2万担,连续多年名列全县第一,烤烟已成为全镇最大支柱产业。我镇紧抓发展优势,将进一步强化优势地位,扩大种植规模,继续推进烤烟产业的优化发展。二是建成万亩脐橙庄园。我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郴州展翔绿色农业有限公司,以我镇沙坪村3000亩脐橙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为标杆,抓住“园区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扩大了脐橙种植的规模。在新坌村和水源山村连片开发7000亩山地进行脐橙种植开发,建成我镇万亩脐橙庄园,为我镇产业化发展再发力。三是打造万头生猪基地。我镇引进佳亨农业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在新坌村建设一个湘南地区最大的母猪养殖基地,养殖场占地378亩,投产后可养殖母猪6000头,年出栏仔猪12万头,可实现年产值约1.5亿元,年净利润1500万元以上。同时可直接带动周边至少200合作农户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四是推广万亩蔬菜基地。我镇通过大力扶持绿通蔬菜种植合作社,在新桥村利用一片抛荒多年的旱土,建成了高源洞蔬菜种植基地,占地面积达1200亩。该基地新修水渠5000余米,修成公路2公里,产品远销粤港澳等地,年产值达1000万元,解决剩余劳动力60余人,成为全市“冬种”工作的典范。我镇将继续扩大优势,推介我镇蔬菜种植基地的成功经验,强化蔬菜种植产业化的发展。

产业化发展经验

黄沙镇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注重集约效益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并采取多种举措确保产业化的有序开展:

提供优惠政策。如将发展生猪养殖基地的佳亨农业公司列入外来重点投资企业,在土地流转价格方面进行指导,按照旱地每年30--70元/亩、水田每年150--200元/亩的标准进行流转,低于正常流转价格。同时,在土地流转方面做足工作,发动镇村干部积极做好群众工作,加快土地流转,让其安心、放心、舒心地在我镇落户。

提供优质服务。黄沙镇成立专门的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安排党政领导对企业实行“一对一”的服务,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全程跟踪解决。且专门制定了重点项目招商公示牌,将优化经济环境“八不准”内容及镇村干部负责人、派出所、司法所责任人的姓名电话进行了公示,一旦发现矛盾纠纷苗头,立即介入进行调解,同时严厉打击阻工、无理取闹、敲诈等行为。今年对强揽项目工程的依法拘留2人,净化了项目施工环境,进一步增强了投资商的信心和决心。

优化基础设施。黄沙镇通过将产业做出亮点,以亮点争取扶持,以扶持落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统筹解决产业化发展中的水、电、路、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如以烤烟种植带动烟水配套工程建设、水渠新修改造建设等。

烤烟产业

内种植规模最大、技术最好、产量最高的烤烟乡镇。近年来紧抓发展机遇,实现了种植规模和效益的大发展。从2010年烤烟种植面积1619亩,收购烤烟4千担,到2013年种植7200亩,收购1.7万担,黄沙镇一跃成为了宜章县种植面积、亩产量、收购量等多项全县第一的乡镇。至2013年,黄沙镇已经连续三年荣获全县烤烟生产工作先进乡镇一等奖。2014年,全镇已实现烤烟种植9000亩,收购烤烟19427担,再次在全县名列第一。实现了全镇烤烟种植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该镇在发展烟叶生产的同时注重配套设施的建设。2013年已建成烤烟房145座,2014年新增20座。同时加快了小农田水利建设、烟田整理、渠道清淤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了烤烟发展的根基。[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