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斑光鰓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斑光鰓魚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黃斑光鰓魚, Chromis flavomaculata (Kamohara, 1960),雀鯛科光鰓魚屬的一種魚類。

簡介

體呈卵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1.8-2.0倍。眼中大,上側位。口小,上頜骨末端僅及眼前緣;齒細小,圓錐狀。眶下骨裸出;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體被大櫛鱗;側線之有孔鱗片17-19個。背鰭單一,軟條部不延長而呈圓形,硬棘XIII-XIV,軟條11-13(通常為12);臀鰭硬棘II,軟條10-11;胸鰭鰭條18-20;尾鰭叉形,上下葉末端呈尖形,各具2條硬棘狀鰭條。體一致呈灰褐色,胸鰭基部具一大黑斑;背、臀鰭大部分為暗色,軟條部後半較淡色;胸、腹鰭灰色;尾鰭灰褐色。

評價

主要棲息於水深10-40米的澙湖或珊瑚礁區。成一小群或大群活動。主要以浮遊動物為食分布於西太平洋區,主要分兩個分離的反赤道分布族群,包括分布於日本及台灣的一群及珊湖海、新加勒多尼亞、羅得豪群島及澳洲等。台灣僅發現於南部海域。中小型之雀鯛,可食用,一般不為漁獲對象魚。有人將其作觀賞魚之用可分為細菌性黃鰓和纖毛蟲感染。發生細菌性黃鰓主要還是水質與底質的惡化,造成養殖動物處於低氧狀態,厭氧細菌短時間內大量繁殖,從而造成蝦類的免疫力降低,引起細菌感染。同時,黃鰓也是爛鰓的前兆,處理不及時,會造成黑鰓,甚至爛鰓的情況。[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