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梅(中药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黄山梅 |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572296&sid=5787492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黄山梅 汉语拼音:huáng shān méi |
黄山梅,中药名。为虎耳草科黄山梅KirengeshomapalmataYatabe的根茎。具有滋补强壮,舒筋活血的功效。主治劳累乏力,全身酸痛麻木。[1]
目录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黄山梅
别名:少女花、铃钟三七
来源
虎耳草科黄山梅Kirengeshoma palmata Yatabe,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部
功能主治
舒筋活血,滋补强壮。主治疲劳过度,全身酸痛麻木。
用法用量
内服,鲜品4~5钱,切薄片,加黄酒、红糖,隔水炖服。[2]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槲皮素,山柰酚,咖啡酸等。[3]
相关论述
- 1、《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民间治疲劳过度,全身酸痛发麻。”
- 2、《全国中草药汇编》:“舒筋活血,滋补强壮。”
相关配伍
治疲劳过度,全身酸痛发麻:鲜(黄山梅)根12-15g,切成薄片,加黄酒、红糖,重汤炖,饭前服。(《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
鲜品呈扁状不规则形,弯曲,长7-14cm,宽2-4cm,棕褐色或棕黄色,上方残留多个大型孔状的茎基,下侧及二侧着生多数须状根;茎基圆形,直径0.6-1cm,有的中间已朽蚀或呈空洞状。横断面类白色,形成层成黄色坏纹状,有细密放射状纹理。干品表面有皱纹。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80-120m。茎直立,近四棱形,无毛,略紫色。叶生于茎下部的最大,圆心形,长和宽均10-20cm,掌状7-10裂,裂片具粗齿,基部近心形,两面被糙伏毛,生于茎上部的叶渐较小,长、宽均3-7cm,最上部的叶卵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叶柄生于茎最下部的最长,长达25cm,生于茎上部的渐短以至于无柄。聚伞花序生于茎上部叶腋及顶端,通常具3花,中部的花最大,无小苞片,两侧的花较小,具小苞片,有时退化仅具1-2花;苞片披针形;花黄色,直径4-5cm;花梗长1-3(-4)cm,中部的花梗常较两侧的短,稍被紧贴柔毛;萼筒半球形,直径7-10mm,被柔毛,裂片三角形;花瓣5,离生,形状稍不等,长圆状倒卵形或近狭倒卵形,长2.5-3.5cm,宽10-15mm,先端急尖;雄蕊15,外轮的与花瓣近等长,内轮的稍短;花柱线形,向上稍狭,长约2cm。蒴果阔椭圆形或近球形,直径约1.3cm,顶端具宿存花柱,干时褐色;种子黄色,扁平,连翅长7-10mm,宽3-5mm,周围具膜质斜翅。花期3-4月,果期5-8月。
生长环境
多零星或集群分布,海拔范围为700m-1500m,多生长于林下阴湿处、路边或花岗岩岩石上,黄山梅大都生长在遮荫度较高的林下石壁或流水的石缝处。
生长见习
黄山梅为阴性草木,不耐强光照射,喜温凉、湿润、富含有机质的酸性黄棕壤的生境,常在落叶阔叶林下阴湿之地呈小片生长。分布区年平均温约7.7℃,1月平均温-3.4℃,7月平均温17.8℃,年降水量约2000mm,相对湿度约90%。浙江西部其上层树种主要为灯台树CornuscontroversaHemsl.、华东桤叶树ClethrabarbinervisSiebetZucc.、圆锥绣球HydrangeapaniculataSieb.等;伴生植物主要有窄头橐吾Ligulariastenocephala(Maxim.)Matsum.etKoidz.、油点草TricyrtismacropodaMiq.与阔鳞鳞毛蕨Dryopterischampionii(Benth.)C.Chr.exChing等。本种新芽于3月上中旬萌动出土,4月上旬展叶。花蕾于6月下旬出现,7月上旬开花,可延至8月。蒴果于9-11月成熟。
繁殖方式
黄山梅的繁殖和栽培并不十分困难。可采用播种育苗,但种子发芽率不很高,且生长缓慢,通常情况下可采用分株繁殖。
栽培技术
分株繁殖:深秋或早春,从野外连根掘起块茎,再从块茎间结合比较薄弱处摊开,每一块都须具有1-2芽,然后进行栽种,当然,要注重保护资源,切忌乱掘滥挖。栽培用土可选高山腐殖土,浇灌用水以河水和糖水为好,切忌水中含有氯离子及碱性物质,否则会造成烂根。为减少夏天遮荫的麻烦,可将植株栽种在大树的间隙中,借树冠的浓荫,降低地面的温度和减小光照强度。炎热和夏季,植株叶面要经常喷水,以确保其安全越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