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麻江縣河壩小幼連貫九年制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麻江縣河壩小幼連貫九年制學校,位於麻江縣龍山鎮河壩村,實施小學義務教育促進基礎教育[1]發展。小學學歷教育[2]及相關社會服務。

學校簡介

河壩小幼連九年制學校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縣龍山鎮河壩村青坪1組。開設幼兒園到六年級9個班,是一所公辦學校。

辦學規模

河壩小幼連九年制學校是龍山鎮瑤族族聚居區的一所村級小學。學校服務4個村,開設幼兒園到六年級9個班,在校學生人數275人,其中瑤族學生占98%。學校現有教學樓二棟,食堂磚木結構一棟。每個教室安裝了「班班通」,計算機教室與圖書室和圖書閱覽室合併共1個,現有圖書10432餘冊。是一所公辦學校。

歷史沿革

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該地區私塾已相當興旺,但規模小,各私塾學生人數不等,10月份結束。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政府提倡新文化教育,民眾開始籌建校會。校址在新寨寨腳左邊的山嘴上,開辦短期小學,借新寨民房辦學,負責人王正燁。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在青岩簡易師範畢業的曹景陽擔任校長,有教師3人,學生115人,分為四個年級,取名夭家保(堡)國民小學。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學校改名為繞江國民小學校。

解放初期,因山區鬧土匪,師生不能開展正常教學活動。1950年被迫停課。

1951年9月恢復上課,教師有楊勛堯、龍順科、龍祥、羅德洪、楊勛成、龍廷明、龍雲山、潘治安。設1至4年級各1個班,因只有3個教室,二、三年級作複式教學,曹炳勛任校長。

1959年,因遇困難學校宣布停課,師生回家參加農業。

1961年,政府正式接辦,由龍選仁負責主持學校工作。

1981年10月22日,河壩小學被列為麻江縣一所五年制民族小學。當年政府還撥專款8萬元,修建校舍,新校址選在鄉政府背後的山嘴上(現在的校園位置),學校共設有教室10個,辦公室1個,教師宿舍8套,有教學班六個,校名改為河壩中心學校,

2016年8月艾文英繼任校長,有教學班6個,在校生185人,有在職教師12人。2018年5月政府撥款320萬元新建487平方米新教學樓,有6個普通教室,四個辦公室,四個功能室。2019年3月學校搬進新教學樓。2018年政府撥款320萬元改裝原河壩小學教學樓,在縣政府決策下合併河壩星星寶貝幼兒園,把2019年5月河壩小學改名為河壩小幼連貫九年制學校。

校訓:

明禮、善行、篤志、修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