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鷓鴣天·懶向青門學種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鷓鴣天·懶向青門學種瓜》
唐代大詩人陸游的作品

《鷓鴣天·懶向青門學種瓜》是南宋詞人陸游所寫的一首詞。[1]

公元1163年(宋孝宗隆興元年),張浚以樞密使都督江淮東西路軍馬,主持抗金軍事,陸游表示慶賀。次年,陸游任鎮江通判,張浚以右丞相、江淮東西路宣撫使,仍都督江淮軍馬,視師駐節,頗受知遇;張浚旋卒,年底宋金和議告成。公元1165年(乾道元年)夏,陸游調任隆興(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通判;二年春,以「交結台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被免職歸家。這首詞就是這一年歸家不久後寫下的。

詞人隨手描寫眼前生活和情景,毫不費力,而清妍自然之中,又自覺正反兼包,涵蘊深厚,舉重若輕之妙,表現得十分明顯。

作品原文

《鷓鴣天·懶向青門學種瓜》

懶向青門學種瓜,只將漁釣送年華。雙雙新燕飛春岸,片片輕鷗落晚沙。

歌縹緲,艫嘔啞,酒如清露鮓如花。逢人問道歸何處,笑指船兒此是家。

白話譯文

不願意靠近京城,像漢代初年的邵平那樣在長安的青門外種瓜,只希望在打魚垂釣中送走時光歲月。雙雙對對新來的燕子在長滿春草的河岸上飛來飛去;遠處的鷗鳥在夕陽的映照下輕盈如片片樹葉在沙灘上飄落。

歌聲是縹緲動人的,迎合着嘔啞的船櫓聲;酒是清純的,潔白如露,配合上如花似錦的各種各樣的魚類食品,生活真是美不勝收啊!如果有人問道你將歸向何方?我將笑着向他指着船兒說,這就是我的家啊!

文學賞析

這首詞寫的是詞人閒居生活的怡然自得,其中暗含着詞人被罷官之後的百無聊賴。

上片起首的「懶向青門學種瓜,只將漁釣送年華」兩句,詞人說自己不願意在長安城附近學漢初的邵平,在青門外種瓜,而是一心只求能夠回家過上漁釣的閒適生活,安度餘生。詞人本是一心報國之人,在此處卻說自己想要歸鄉隱居,實際上是對自己仕途不順、鬱郁不得志的派遣之詞。由於詞人此時已經遷居到山陰縣南的鏡湖之北、三山之下,在怡人的自然環境的感染之下,詞人不免發出了「漁釣送年華」的吶喊,實際上是藉此派遣自己心中的種種痛楚。接下來的「雙雙新燕飛春岸,片片輕鷗落晚沙」兩句,詞人寫的是鏡湖之上的景色:成雙成對的新燕在春意盎然的湖岸上飛來飛去,遠處的天幕上沙鷗點點,輕輕地落在了暮色籠罩的沙洲之上。此二句緊承上文,描繪出一幅淡雅怡人的鏡湖之畫,透露着詞人心境的愉悅。

下片起首的「歌縹緲,擄嘔啞,酒如清露鮮如花」三句,詞人寫湖中泛舟之人的歌聲縹緲,大船上聲音嘈雜,飲用的酒像清露一樣甘醇,舴魚像花一樣誘人。這三句是詞人對「漁釣」生活的具體描寫,一派其樂融融的氣象。結拍的「逢人問道歸何處,笑指船兒此是家」兩句,詞人說逢人問自己要回到什麼地方去,他笑着指着自己的船兒說: 「這就是我的家。」詞人在全詞結尾的部分將自己心中熱愛自然的情趣推向了高潮,想要以船為家,一股曠世的情懷躍然紙上。

詞人雖然將自己的怡然自得表現得極為張揚,但聯想到詞人當時的處境可知,他被罷官免職,心中自然不會如此輕鬆愉悅,因此此處的「笑」實際上是強作笑顏,詞中表現的曠達情懷實際上是強作曠達,詞人心中仍然籠罩着揮之不去的陰霾。寫的是「漁釣」的閒適,所要傳達的卻是「漁釣」的因由。

這首詞移情於景,含而不吐,意境微妙,含蘊深厚,非常耐人尋味。

名家點評

當代作家肖復興:他並非純文人式的風花雪月,而是躬身看到農事稼穡,體味到鄉間情味。

近代學者、詩人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點評道:此作雖筆少迴旋,而襟懷閒適,縱筆寫來,有清空之氣。「新燕」、「輕鷗」二句,言心無掛礙,如鷗、燕之去住無心,即景以見意也。

作者簡介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2]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於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後,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陸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陸游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 ,存世有九千三百餘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46歲入蜀以前,偏於文字形式;入蜀到64歲罷官東歸,是其詩歌創作的成熟期,也是詩風大變的時期,由早年專以「藻繪」為工變為追求宏肆奔放的風格,充滿戰鬥氣息及愛國激情;晚年蟄居故鄉山陰後,詩風趨向質樸而沉實,表現出一種清曠淡遠的田園風味,並不時流露着蒼涼的人生感慨。

視頻

陸游的仕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