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鹤峰围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鹤峰围鼓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鹤峰围鼓

地理标志;恩施州

民族;土家族

追溯年代;清末民初

鹤峰围鼓,是土家族世代相传、和谐团结、乐观豁达的精神物化,在鹤峰土家人的心中,象征着吉祥,是仍流传在土家山寨,在各种传统节日和喜庆活动不可替代的民俗演艺活动。鹤峰围鼓最初形成于土家族先民长年的狩猎、伐木、垦植等系列劳动。他们根据自己对声响的喜爱,萌发了一些上口成句、韵律感强的“音响词”,把这些“音响词”用称之为“家业”的生产工具敲打,谓之“打家业”,这便是最初的围鼓雏形。民间对这一演奏形式还保留着“家业”的习惯称谓,将打“围鼓”仍称之为“打锣鼓家业”。[1]

基本简介

从历史文献考证,鹤峰围鼓在明清土司文化的繁荣、发展中,与当地民间艺术表现形式相互渗透、承传发展、完善,形成较为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及至清末民初,鹤峰围鼓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以及南剧、柳子戏等戏台锣鼓的相互渗透中进一步演变升华,成为恩施州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

演奏形式

鹤峰围鼓由一只鼓两副钹一大锣一勾锣等五件响器,五人操作演奏而成,既有翻江倒海、暴风骤雨的气势,又有行云流水、花绽鸟嬉的情韵。以其灵活巧妙的鼓点,两夹钹穿插拗打,大锣应节转换,勾锣巧妙点缀,疏密张驰的“钹花”,以及穿插点缀的勾锣音,抑扬顿挫的土锣韵组合成独具一格的交响。因演奏时根据鼓面上发出的“鼓眼”指挥演奏乐牌,演奏者自始至终以鼓为中心进行演奏,故而称之为“围鼓”。

鹤峰围鼓的演奏有1/4、2/4、3/4、4/4、5/4等节拍,其乐句有规范系列的成型乐句,即串联句、重复句、呼应句、连环句、切二锤、连三锤、跺五锤等。演奏是以长短不一的小节和乐句重复演奏以及疏密张弛的节奏对比和一阴一阳、一阳一阴的音响变换而实现的。

表演时间

演奏围鼓,主要是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配合灯班“送喜”、“送福”、“贺新春”;其次,是红白喜事中的“迎亲”、“送挽联”、“送祭帐”,“送祝米”等。新中国成立后,围鼓广泛应用于鹤峰人民的节日庆典、开业剪彩、送兵报喜等诸多喜庆活动之中。

乐牌分类

鹤峰围鼓的乐牌均属单一体,演奏时即用具有衔接功能的乐牌作串联,将若干单一体乐牌串联交替演奏。演奏者依据演奏所需要的音响效果,打出鸳鸯钹、头钹、锣的各类特有音效;司鼓者,依据乐曲的抑扬顿挫时而抑揄、时而激昂地挥锤示意,调动整个乐队高亢激越的演奏情绪,颇有交响乐团指挥之势,使其演奏给人强烈的音乐美感和完美的形象直觉。

经历数百个春秋,鹤峰围鼓演奏的乐牌达到100种以上。这些丰富多彩的乐牌各具特色、各呈异彩。如表示拉开演奏序幕,“挑锤”、“新鼓头”等五六个乐牌,鼓点由轻到重,由缓到急地引领锣、钹齐奏,给人以气势磅礴、紧锣密鼓的效果,为围鼓演奏时所必须的首选乐牌。展现自然风光的“天边月”、“月儿圆”、“美柳景”等20余个乐牌,以琳琅轻盈的音响和婉转跳跃的节奏,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秀丽美好的感受。

显示吉祥喜庆的有“双龙出洞”、“双狮捧球”、“凤点头”、“翻天鹅”、“龙摆尾“个20余个乐牌,以豪放激昂、充满喜庆的锣鼓声响和万马奔腾的节奏,显示喜庆的热烈和对吉祥的追求。展示动物特定动作的“八哥洗澡”、“画眉过桥”、“蛤蟆吐泡”、“蚂蚁上树”等数十个乐牌,通过对节奏的巧妙转换,及音响明暗阴阳的变化,表现出动物特定动作栩栩如生的逼真画面。表现逗乐作趣的“鬼扯腿”、“倒脱靴”、等共十余个乐牌,以演奏松弛急缓的时值转换达到幽默滑稽的效果。此外,还有寓意美好愿望的“千年岁”、“红绣鞋”等20多个乐牌。

发展现状

鹤峰围鼓流传在走马镇、铁炉白族乡,自上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八十年代,其鼎盛时期可谓村村有围鼓班。但随着现代文化的广泛深入,受现代文明的冲击,加之人们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逐渐弱化,年轻一代均不愿学习这一传统演艺活动,现今走马、铁炉两乡镇围鼓班艺人年龄均在60岁以上,30岁以下的廖若星辰。

传承意义

鹤峰围鼓中独特的鸳鸯钹演奏技法及其音乐特质以及灵巧的“鼓眼”、“鼓点”,具有重要的艺术研究价值。同时,民俗活动的演艺以及山里人应声而聚、团结互动、和谐同乐、乐观豁达精神的物化具有重要的社会学研究价值。

相关视频

寻访古桃园之鹤峰围鼓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