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山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鴻山公園位於廈門市區中心,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中段,三面環市,一面背山,在鴻山公園的頂部,有一個園子可以泡茶,內部可以出租茶具。總面積17.4公頃,其中綠地面積16.7公頃。[1]
中文名稱: 鴻山公園
外文名稱: Hong Shan Gong Yuan
地理位置: 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中段
氣候類型: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占地面積: 17.4公頃
開放時間: 全天
門票價格: 免
著名景點: 「鴻山織雨」奇觀
建議遊玩時長: 1-2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
發展歷史
明末清初,這裡是鄭成功屯兵的山寨,叫嘉與寨,遺址尚存。後人還在半山巨石上分別刻「延平郡王園」五個摩崖大字。現闢為公園,四周遍種花木,石磴小路環繞峨岩峭壁和林陰之中。
站立西坡看鼓浪嶼,就象一橫幅豎山水畫,是難得的觀賞角度。山頂嘉與寨旁建有嘉爾園,它是座仿古城堡建築,內有池溏水榭、亭台樓閣、花圃草坪和天然石景,還有工藝精品「睡童」石雕。
原在鴻山與虎頭山夾峙之間的山坡上,殿堂畢具,雄偉莊嚴,是廈門本島以寺見稱的第二座寺院。寺後有古道通向南普陀寺以東海濱地區。兩山夾峙之間,四面通風,每當雨季,橫風吹雨,雨絲交穿如織,故有「鴻山織雨」的奇觀,為廈門八大景之一。寺毀於清初「遷界」,乾隆間(1736—1795)復建。清季於兩山之間闢建「鎮南關」,降坡開闢通衢大道,「鴻山織雨」奇觀不復再見。
清光緒十五年(1889),漳州南山寺喜參和尚應邀來寺住持,重修鴻山寺。後來喜參和尚又轉往重興南普陀寺。民國初年,蔣以德居士獨捐巨資重修殿堂樓苑。民國十三年(1924),轉逢和尚獻南普陀寺為十方叢林時,鴻山寺隨之收為南普陀寺的下院。
20世紀20年代中,廈門佛教界興起佛化運動,有佛教青年居士蔡吉堂、葉青眼等人,發起組織「閩南佛化新青年會」,以鴻山寺地點適中,即以此為會址,建立「佛教宏誓會」,舉辦定期念佛會和講演會。時鴻山寺住持為台灣青年僧人普松,他不僅全力支持,而且積極主動參加各項佛化活動。後來普松返回台灣,住持由妙抉繼任。民國二十七年廈門淪陷,鴻山寺住眾大都離散內地,一度廢圮,抗戰勝利後,轉由菜姑住持。
主要景點
鴻山公園園內山景氣勢雄偉,奇石星羅棋布,山林鬱鬱蔥蔥,顯得秀麗清新,是一座城中休閒公園,也是萬石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 園內最高點海拔125米,比對岸鼓浪嶼日光岩還高,登高遠望,東望御屏山,西觀鼓浪風光,南眺大擔、二擔諸多島嶼,北看中山公園,是市內上佳的登高望遠處。山上原有一座鴻山寺,寺前因地勢獨特,風向多變,降雨時雨絲縱橫交織,所以有「鴻山織雨」奇觀,為廈門八大景之一。
鴻山公園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鴻山,位於市區的思明南路北側,占地13萬平方米,集名勝古蹟、現代園林、遊樂設施於一體。公園內的「嘉興園」,由亭、台、閣、池、花、木組成,兩條500多米長的環山小路,把鴻山公園、延平郡王園」、雙忠魂、郡王池等景點串聯起來。山下的鴻山樂園則是利用防空洞改建的大型娛樂場所,遊樂場主廳面積700多平方米,建有各種娛樂設施。 鴻山西麓有清代建築的鴻山寺,面積300平方米,是一座精小細巧的二進建築。寺廟廊柱上的對聯寫道:「鴻圖紀鷺江勝地平分八景,山光聯碧海慈航普渡眾生」。寺前有一巨石,上刻「鴻山織雨」四字,因過去每逢風雨交加之時,兩山夾峙,勁風迴旋,雨隨風轉,盤旋於綠林懸崖之間,如織布狀,遂形成歷史上有名的廈門大八景之一。「嘉興寨」石刻相傳為鄭成功手筆。當年,從鴻山嘉興寨起,向東經碧山岩、澳仔嶺、五老峰,一直綿延到胡里山一帶都是鄭成功駐軍之地。
鴻山寺左側岩壁有明天啟二年(1622年)攻剿「紅夷」石刻,共6行60個字,均為楷書。當年荷蘭殖民者派兵船侵擾閩南沿海地區,福建都督徐一鳴等帶兵駐防中左所,抗擊「紅夷」後登鴻山遊覽,題刻紀念,留下了中國人民早期反抗西方殖民主義者侵略的重要實物見證。鴻山攻剿「紅夷」石刻和虎溪岩後山同樣內容的二處題刻因此都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特色美食
廈門全年盛產海鮮,種類繁多,品質優良。無論是龍蝦、鮑魚、螃蟹,還是蝦、螺、貝類等,均鮮美可口,肉質爽滑。廈門一年四季瓜果不斷,除了從外地輸入的瓜果外,本地生產的水果有龍眼、荔枝、香蕉、菠蘿、木瓜、楊桃、柑橘、西瓜、芒果、桃子、枇杷、甘蔗等數十種。
旅遊信息
乘客可乘以下公交廈門1路、廈門2路、廈門20路、廈門21路、廈門22路、廈門135路、廈門659路、廈門841路等的路線,可以到達大生里站下車。往中山路方向不到200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