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鸡眼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鸡眼草 原图链接

鸡眼草 鸡眼草别名人字草、三叶人字草、掐不齐、老鸦须、铺地锦、白斑鸠窝、小蓄片、妹子草、红花草、地兰花、土文花、满路金鸡、细花草、鸳鸯草、夜关门、蚂蚁草、莲子草、花花草、夏闭草、花生草、白扁蓄、小关门、瞎眼草、小号苍蝇草、红骨丹。豆科鸡眼草属植物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 (Thunb.)Schindl.,以全草入药。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利湿止泻。夏秋采收,洗净切细晒干。亦可鲜用。[1]

形态特征

鸡眼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直根系,侧根发达,在分枝初期,即形成根瘤,数量多,平均每株50粒,主要分布在根颈、主根和侧根上。多分枝。小枝上有向下倒挂的白色细毛。3出羽状复叶,互生;有短柄;托叶膜质,小叶细长,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2~8厘米,宽3~7毫米,先端圆形,有小尖头,基部近圆形或楔形,主脉和叶缘疏生白毛,侧脉密而平行,小叶柄短,被毛。其中脉延伸呈小刺尖,基部楔形;沿中脉及边缘有白色鬃毛。托叶较大,长卵形,急尖,初时淡绿色,于时为淡褐色。花蝶形,1~2朵,腋生;小苞片4,卵状披针形;花萼深紫色,钟状,长2.5~3毫米,5裂,裂片阔卵形;花冠浅玫瑰色,较萼长2~3倍,旗瓣近圆形,顶端微凹,具爪,基部有小耳,翼瓣长圆形,基部有耳,龙骨瓣半卵形,有短爪和耳,旗瓣和翼瓣近等长,翼瓣和龙骨瓣的末端有深红色斑点;雄蕊2体。鸡眼草荚果卵状圆形,顶部稍急尖,有小喙,萼宿存。种子1粒,长约4mm,稍扁,顶端有尖喙,通常较萼稍长或等长,外面有细短毛,成熟时茶褐色,不开裂。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点。花期7~9月。果期9~10月。[2]

生境分布

鸡眼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在向阳山坡的路旁、田边、丘陵、路旁,为习见杂草、林中及水边处生长良好。鸡眼草分布于黑龙江、东北以及河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吉林、辽宁、及长江以南各地。[3]

功效与作用

鸡眼草是一味中草药,它是豆科植物鸡眼草的全草,味甘,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利湿止泻的作用。对于暑湿吐泻,感冒发热,传染性肝炎,痢疾,肝炎,夜盲症,泌尿系感染,跌打损伤,疔疮疖肿,热淋白术等病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鸡眼草同时还有利水消积的作用,对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以及小儿疳积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女子白带,子宫脱垂,脱肛等症状,都有很独特的疗效。[4]

播种

鸡眼草宜在春季霜期后播种,播种量15kg/平方hm。其生育期达140~150d,生长期长达210d左右,但降霜后即全部枯死。在其生长初期,生长较为缓慢,6月份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生长速增,几乎超过其他豆科植物。在栽培条件下,日平均温度最低-3~-7℃,最高22~26℃时也能很好生长。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割草后,再生草仍能在霜降前结实。[5]

视频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