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鱼类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人类的日常语言中,鱼类被用于指脊椎动物中除去四足动物后剩下的一部分生物。

一般生产生活中,为求简洁,人们把脊椎动物简单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生类(8%)五大类。根据已故加拿大学者约瑟夫·纳尔逊(1994年)统计,全球当时已知鱼类约有28000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约在32100种。[2]

目录

形体特征

鱼类共通的特征是有鳃的水生动物,缺乏四肢及肢末端的指,且皮肤表层含有细毛。

鱼的形状各种各样,有时相差大,但总的来说大多数鱼呈细长的流线形状,一般在水中速游的鱼身体细长,而慢游或在水底生活的鱼比较扁平。但也有的鱼的形状非常出奇,比如海马。最小的鱼不到1厘米左右,最大的鱼(鲸鲨)可以达18米。鱼的尾鳍是控制鱼的速度与平衡的器官,其形状更是左右上述功能的所在,一般而言,剪刀状的尾鳍,游速度最迅速,如:金枪鱼及剑鱼,因为剪刀状的尾鳍面积较小,与水摩擦也相形变小,反之像金鱼或孔雀鱼等,尾鳍太过庞大,因而造成其游速变慢,动作也显著笨拙。

生活习性

运动主要靠按节排列于身体两侧的肌肉交替收缩,使体躯与尾鳍左右摆动而前进,其他鳍起平衡与转向作用。某些鱼的鳍经变态后还具有攻击、自卫、摄食、生殖、发声、爬行、滑翔、跳跃、攀援、呼吸等功能。

鱼是冷血动物,一些金枪鱼及鲨鱼(特别是鼠鲨科的鲨鱼)体内的温度比周围环境的温度高[5][6],黑鲔鱼是唯一恒温的鱼。

大部分鱼类要么在淡水中生活,要么在海水中生活,但有不到10%的洄游鱼类在淡水和海洋两种生境中来回迁徙。在海洋中生长但需要去淡水中繁殖称为溯河洄游(如中华鲟),在淡水中生长但需要去海洋中繁殖称为降河洄游(如花鳗鲡)。如果肥育和繁殖的迁徙发生在河湖之间,就称之为半洄游性鱼类,一般是在湖泊中肥育,在河流中产卵(如四大家鱼)。保持迁徙通道的畅通对一些洄游或半洄游性鱼类的生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