魟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淡水魟鱼的简述
淡水魟鱼:学名:Potamotrygon sp. 英文俗名:Fresh Water Stingrayh。原产地:南美洲的秘鲁、巴西、巴拉圭、哥伦比亚境与亚洲的泰国,阿根廷、越南、新几内亚、中国等也有淡水魟鱼的分布内的水域均有出产。一般成鱼体长45~200公分,适合水温:22~26℃,水质要求:总硬度(gH):6~9dGH,酸碱度(pH):6.5~7.0。总的来说,需要构造一个怎样的生存环境,还是要根据魟鱼的品质来最后决定的。目前,常见的品种有珍珠魟、帝王魟等。[1]
在生物学的分类系统中,魟鱼是属于软骨鱼类;而在动物分类学的系统中,魟鱼是属于软骨鱼纲的鱼类。其中,软骨鱼类包含了板腮亚纲和全头亚纲,而魟鱼是前者的成员之一。
淡水魟鱼,发源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体幅为圆形或桃形,体型可长到5米长、600公斤,尾端有长约38cm的芒刺,含剧毒。
淡水魟鱼的形成
身为古代鱼的一员,魟鱼在外形上也相当特殊,迥异于一般鱼类,圆盘、长尾,是许多人对其外形的第一印象,这般模样让人在乍见之时,很难立即将它和“传统”体型的鱼只联想在一起;在鱼只的分类学上,魟鱼和鲨鱼同被归属于软骨鱼类,历经长时间的演变,目前古代鱼种中的软骨鱼类现仅存有鲨鱼及魟鱼这两大类。此外,魟鱼的特殊的体型,亦使其在觅食及栖息藏身各方面,占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使得这一族群能从远古时期至今一直绵延不绝。
淡水魟鱼的构造
体幅:魟鱼大小一般来说是以体幅直径来计算,体幅可分为圆形和桃形两种 。[2]
眼睛:眼睛位于背部、两眼距离十分接近,这样的眼部位置及构造,有助其观测身体上方其它生物的动静。魟鱼依眼睛大小构造之差异,可再分为大眼魟和小眼魟两大类。大眼魟的眼睛较大较突出;小眼魟的眼睛平贴于体表且不突起 。魟鱼的眼睛受光线的影响,瞳孔大小可自行调节:光线强时瞳孔缩小成U字型;光线弱时瞳孔放大成圆型。
鳃孔:呼吸器官,利用鳃孔盖的开启将新鲜的水流引入鱼鳃。
外鳃:作用与鳃孔相同,淡水魟鱼外鳃最常见的为5对
胸鳍:演化成盘状,当鼓动成波浪状时可提供前进的动力 。
腹鳍:辅助胸鳍。
尾鳍:魟鱼不依赖尾鳍前进,仅提供转向,退化成相当小的比例 。
交尾器(公魟):魟鱼繁殖是采取体内受精的方式,公魟尾鳍转化为两只交尾器。幼公魟交尾器不甚明显,成细针状,随着成长,交尾器变长变粗并成卷曲状。
泄殖腔(母魟):顾名思义,排泄与繁殖都是经由此器官。
腹腔:可观察魟鱼进食的状况是否正常 。
棘刺:淡水魟鱼之所以被归为对人有潜在危险性的鱼类,是因为尾柄上的棘刺,可分为单排刺及多排刺,事实上这个棘刺并不是在掠食的时候使用的。它们并不会主动的利用有毒棘刺来攻击人,而是当它们受到惊吓的时候用来自卫的。
尾刺:带有毒性,边缘成细小的锯齿状,随着魟鱼成长一年将会有3—4次长出新刺来替换老刺。
魟鱼种类
魟鱼种类,从学术上大致分为两大类,大眼魟与小眼魟;按生物系统分类,共有六个科,分别是深水尾魟、六鳃魟、魟科、扁魟和燕魟,共158种。种类不同,魟鱼价格也不同。现在我们最为常见的魟鱼种类大概分为10个品系:[3]
1、珍珠魟系列:主要特征是体盘上有横多黄色大圆点。又可分为秘鲁珍珠魟、巴西珍珠魟、哥伦比亚三色珍珠魟
2、黑白魟与金点魟系列:可分为黑白魟、皇冠黑白魟、金点魟、特殊个体与变异(太空魟、甜甜圈魟等)。其主要特征是黑色的体盘,上面点缀白色圆点(通常呈3.、2、1排列)。
3、黑帝王魟系列:其主要特征是基底为浅黄色,纹路为黑色圆形斑点,部分斑纹没有规则,部分斑点呈现“8”字。
4、帝王魟系列:分为帝王魟与金帝王魟,其特征是幼体体色较浅,体型长大后会有颜色明显对比
5、豹魟系列:体色为黑、咖啡色系,圆点较小且多而密,体盘边缘呈整圈的浅色细边
6、龟甲魟与梅花魟系列:分为巨型龟甲魟与钻石龟甲魟、梅花魟与黄金梅花魟
7、小眼魟系列:分为天线魟、苹果魟(中国魟)
8、其他品种系列:分为烟圈魟、迷你魟、花魟、泰鲁魟、豹爪魟、幽灵帝王魟、黄金黑帝王魟、巴西蓝蛇纹、古铜帝王魟、其它野生个体魟
9、亚洲淡水魟系列:有湄公河巨魟、白边魟、老虎魟、军舰魟
10、人工杂交个体
魟鱼怎么养
在魟鱼引入水族箱之前,很多人不了解其习性,对于魟鱼怎么养有很多疑问,那么家养魟鱼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天生敏感的魟鱼好养吗?[4]
一、魟鱼饲养环境
要明确魟鱼怎么养,首先应该了解其生存水质。魟鱼适合的pH值在6.5—6.8左右,属于偏中性的弱酸。其次是温度,饲养魟鱼的缸水温度应维持在26—28℃,但不宜过高,因为过高水温会使缸中残食及排泄物腐烂恶变,水质恶化对魟鱼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因此,要定期清除残饵、抽换缸水,同时也要定期作好水质检测工作。
二、魟鱼喂食
魟鱼怎么养?喂食很关键。魟鱼属底栖鱼类,是完全肉食性的动物,饵料选择以沉性为佳,小鱼小虾都可作为饵料,一般大型鱼所吃的朱文锦、溪虾、泥鰍及碎鱼肉也可用来喂食。
值得注意的是,喂食溪虾时,头上的刺要拔除。另外,如果泥鳅较大,最好剪成小段。魟魚没有饱食观念,在喂食过程中,最好一边观察一边控制喂食量。
三、魟鱼疾病
一般而言,淡水魟鱼疾病多是由水质变化太快或恶化引起的。其常见的病症有:跑点、体表粘膜增生、体盘边缘上翻、胃肠道细菌性感染、水霉病、体内(外)寄生虫、繁殖咬伤等。魟鱼生病不严重时,可采用老三样治疗,严重不见好转可考虑使用大白片。
四、魟鱼混养
通过了解魟鱼饲养环境、喂食、疾病,魟鱼怎么养问题也解决了很大部分,而魟鱼混养也给很多鱼友带来困惑。
可以和魟鱼混养的鱼类有很多,中上游层的中大型鱼类都可以。多数饲养者会搭配龙鱼、三间、巴西亚、虎鱼等,或其他热带观赏鱼一起混养。值得注意的是,要选择习性合适的个体,有时可以和魟鱼混养的鱼类,也会出现攻击魟鱼的情形。
魟鱼怎么养,并不是一个难题,保持水质稳定,喂食多元化,魟鱼自然健康强壮。
魟鱼繁殖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饲养热带观赏鱼,被称为魔鬼鱼的魟鱼,已然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是对于大多数的饲养者来说,魟鱼繁殖是其饲养的最终目标,因为给他们带来了成就感。[5]
虽然说现在经济发达了,但是大多数鱼友因为土地面积缺乏,都是家庭式饲养,那么在水族箱繁殖魟鱼注意要点是,需要为即将生育的母魟准备足够的繁殖空间,当然还要为小魟鱼备好培育缸。另外,魟鱼繁殖时的水位也不能过低。
如果要进行魟鱼繁殖,首先要做的是魟鱼种鱼的选择。种鱼选择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后代的品质,须要饲主花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来进行培育或者选购。
我们都知道,魟鱼繁殖主要是由母魟鱼主导的,母魟在性成熟时,身体自然而然散发出“费洛蒙”的求偶信号吸引公魟鱼。经过交配成功受孕初期,母魟鱼在外观、食欲和活力上都不会有明显的变化。但是随着受孕卵的发育,母魟鱼的躯体越发笨重,为了让母魟鱼有更大的精力去支撑日益沉重的躯体,饲主必须注意魟鱼繁殖时的喂食、水质等参数,以便魟鱼能够顺利生产。魟鱼的怀孕期,要是魟鱼的品种而定,大体上都会保持在4个月左右。
魟鱼在繁殖顺利后,一般能产下5个以上的魟鱼幼崽,母魟鱼对幼崽没有危害性,但是同缸的其他魟鱼就无法保证不会伤害幼魟鱼。因此在魟鱼幼崽状态稳定时,需要把其放在培育缸中,单独饲养。魟鱼幼崽活动力不够,喂食时必须把小鱼小虾等其他饲料切成丝或块,喂食坚持少量多餐原则。
繁殖生育后的母魟鱼,如果生活环境适宜,食物饵料准备充足营养,很快又会进入发情期,再次进行繁殖,并且快速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