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增加 51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鬲.jpg|300px|缩略图|右|<big>鬲</big>[http://ex.cssn.cn/zt/zt_tbzt/zt_qyzl/zt_qyzl_jmtj/201502/W020150228540798110023.jpg 原图链接][http://ex.cssn.cn/zt/zt_tbzt/zt_qyzl/zt_qyzl_jmtj/201502/t20150227_1526398.shtml 来自 考古汇 的图片]]]
'''鬲''' <ref>[http://www.sohu.com/a/233592057_185791 鬲来,咱们认识一下!] ,搜狐,2018-05-31</ref>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炊器,用于烧煮加热。陶鬲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至[[战国]]晚期,随着灶台的普及,逐渐被釜取代<ref>[http://www.sohu.com/a/129753972_674592 中国古代的八大炊具,字都不认识几个] ,搜狐网, 2017-3-22</ref>
鬲可以与甑配套构成[[甗]],形成类似与蒸锅的炊具,鬲在下盛水,甑在上盛食物,通过加热鬲下部使水沸腾产生蒸汽将甑中的食物蒸熟。
鬲在古时主要是[[陶器]],这也是鼎和鬲材质上的不同。
另外鼎和鬲还有一个构造上的区别 <ref>[https://xw.qq.com/amphtml/20190818A08K0M00 鬲甗簋簠:一场生僻字的较量],腾讯, 2019-08-18</ref> ,[[鼎]]的四足是实的,而鬲的三足是空的,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锅的加热效率。
空足煮水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后来鼎与鬲混用,但四个腿有一个弱点,四点一个平面并不容易掌握,而三个腿就容易多了。
陶鬲和商代早期的鬲都有袋形腹,用于烧煮加热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商代晚期以后袋形腹逐渐蜕化,且表面常有华丽纹饰,此时鬲不宜于火煮,当为盛食物的器皿。
西周中后期,鬲盛行,常成组随葬,且一组铜鬲的大小、形制、[[铭文]]大体相同。春秋战国时期,铜鬲常以偶数组合(二、四器)与列鼎(五器)一同随葬。[[战国]]晚期以后,铜鬲逐渐消失。西周时期还有方鬲 <ref>[http://epaper.cnxz.com.cn/pcwb/html/2009-11/26/content_346541.htm 这个叫鬲(lì)是西周时期做饭用的],中国徐州网, 2009-11-26</ref>
==典型陶鬲==
109,0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