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鳍红箭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鳍红剑尾鱼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科学家们经过长期定向杂交培育出来的品种。由于该鱼产仔率低、返祖率高,数量稀少,倍受玩家青睐。所以,它的价位一直居高不下,成为行家们的抢手货、热门货。[1]

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初,高鳍红剑尾鱼经香港输入大陆,20多年过去了,高鳍红剑尾鱼依旧是热带观赏鱼中一个重要品种,以壮硕、豪华的主要特征惹人喜爱。所以,在观赏水族中,人们早已把高鳍红剑尾鱼看成是一个单一的品种,来单独鉴赏它。在1990年唐复安先生编著的《热带鱼观赏与养殖》和1996年郁倩辉先生编著的《热带鱼养殖与观赏》书中,把“高鳍红剑尾鱼”从“剑尾鱼”的章节中分离出来单列,重点论述,就足以证明了高鳍红剑尾鱼在人们心中的显要地位。

形态特征

高鳍红剑尾鱼体长约10厘米,典型的条形鱼,体形与剑尾鱼相同,只是体色和鳍型发生了变化,全身鲜红,也有深红色的,像披着宽厚的红地毯。体侧中部的紫红色条纹已不明显,尤其是高高的背鳍,静止时像一架待拉的手风琴、叠折整齐的裙褶,游动时琴帷缓缓拉开,柔软飘逸,恰似一面猎猎的红旗,在迎风飘舞。高鳍红剑尾鱼有着红丝绒般的艳丽,无论在光线明暗或逆光条件下观赏,都可欣赏到鲜红的颜色。有红色眼睛的品种更为稀少,是此类鱼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繁殖方式

高鳍红剑尾鱼是卵胎生鱼类,比卵生鱼类容易繁殖

养殖指南

亲鱼的挑选

高鳍红剑尾鱼稚鱼经过6~8个月的饲养(个别的大型鱼需约10个月以上时间),可达到性成熟。做为繁殖的亲鱼,应选取那些体型美、背鳍高、色彩鲜艳、花纹特征明显和发育健全的,并有追逐异性表现的成鱼。

繁殖水族箱

为了增加亲鱼的产卵量,应保证有较大的水体空间,可选择一个较大的繁殖水族箱,一般为60×40×40厘米,注入水后,种植适量的水草,按雌雄3~2:1(此处有待商榷,目前公认的比例是1:1或者1:2)的比例投放亲鱼,将水温控制在24~25℃之间,供给足够的活饵(以剑水蚤为佳)。水族箱最好放在日光充足的地方,良好的光照有利于高鳍红剑尾鱼的繁殖。当看到雄鱼用长剑对雌鱼围追堵截时,那就是在求偶交配了。

产卵箱

当雌鱼腹部明显膨胀,由白变黑,肛门突出时,即是临产征兆。为防止雌鱼流产,应及时将雄鱼捞进产仔箱,产仔箱的大小一般为50×40×30厘米,箱顶应罩层纱网,防止亲鱼蹦出。水质同繁殖箱,一般是采用繁殖箱的水。数天后,仔鱼就会从雌鱼的生殖孔脱出,下沉到水底,健壮的经过数分钟便可徐徐向上游动,大多数则是趴在缸底,靠吸收卵黄生存,一天后方可正常游动觅食。

雌鱼每隔几秒至几分钟产出一尾仔鱼,产仔数量视其个体大小而异,大个体雌鱼可产仔近百尾,甚至几百尾,小个体可产数十尾。只要水质、营养条件适宜,雌鱼一般35天左右再产仔一次。

为了保护亲鱼身体健康,一般在雌鱼产完仔鱼后,立即将亲鱼全部捞出消毒再放入另外鱼缸中,单养一周左右,然后再放回繁殖水族箱。这样做一是可有效防止亲鱼吞食仔鱼,二是保护亲鱼生殖器官免受感染而生病。

大面积采仔方法

在一个大缸中投入数对亲鱼,水温控制在25℃左右,记好投放记录。看到雌鱼肚子膨胀,有黑斑出现,证明它们怀孕了。待记录上的时间过了22~23天,将雌鱼同时捞入备好的产仔箱,并同时兑换部分新水,给予雌鱼刺激,大约1~2天,开始产仔。雌鱼产完后将仔鱼收集于一个缸内,就有了批量的高鳍红剑尾仔鱼。值得注意的是换水量不宜太大,更不能全换,以免引起雌鱼流产。

育苗与筛选

刚产下的仔鱼体长约为0.6~0.7厘米。第一个星期内供给大洄水或丰年虫,第二个星期可改为小型水蚤和丝蚯蚓等。2个月左右,待仔鱼长至2厘米以上,便可从中淘汰剑尾鱼。高鳍红剑尾鱼的生殖特性不够 稳定,每生产一窝鱼,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仔鱼都被划定在剑尾鱼上,只有三分之一的是正宗的高鳍红剑尾鱼(此处错误,一般高鳍配高鳍,崽子有2/3是高鳍)。因此,对仔鱼的精筛细选,是饲养与培养高鳍红剑尾鱼的一个重要的关键环节。

筛选时,一是从颜色上区别,将杂色的剔除,并看其是否符合高鳍红剑尾鱼的标准。经验告诉我们,仔鱼颜色略为发白,长大后的颜色却是最纯的深红颜色。二是从背鳍上区分,优秀的高鳍红剑尾鱼,2个月龄左右就可看出宽而长的背鳍。三是从剑上筛选,纯高鳍红剑尾鱼出剑较晚,凡长剑早者一般视为“老头剑”或是“笨剑”(此处不妥,应该是老头剑,或者“线公”)。

在四个月龄左右,待背鳍长高长宽了,再筛选一次,主要是从体形、颜色上选拔比较优秀的高鳍红剑尾鱼,做为优秀品种专门培育。 要注意水质,就是要勤换水,缸要加盖,红箭一受惊就跳缸。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