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高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适[1](706年-765年2月17日),字达夫、仲武,沧州渤海人(今河北景县)。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诗词语言质朴,风格雄浑,与岑参并称“高岑”,又与王之涣王昌龄岑参合称“边塞四诗人”。

生平简介

父亲高从文是韶州(广东韶关)长史,他少时跟随父亲客居岭南。开元七年(719年),父亲高崇文在扬州去世后,家道趋于中落。求仕无成之后,高适定居宋城(河南商丘),以耕钓为生。天宝八载(749年),高适赴长安应试中第,被任命为封丘县尉。天宝九载(750年)秋,高适北使青夷军(在河北怀来)送兵,有《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送兵到蓟北》《自蓟北归》等诗。天宝十二载(753年),高适入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哥舒翰推荐他担任左骁卫兵曹,充任节度使府掌书记。在河西期间,哥舒翰发动开边战争,取得一系列胜利。为歌颂胜利,高适有《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等一系列诗作。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高适的诗歌创作大幅减少,但文赋创作却达到了新的高度。十二月,高适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安禄山叛军攻陷潼关。八月到成都后,升任谏议大夫。永王李璘起兵,十二月,唐肃宗任命高适为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

上元元年(760年),在入蜀赴任后,他得知杜甫也在剑南,便写下了《赠杜二拾遗》诗。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将死之时,才写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诗。上元二年(761年)五月,率兵跟随西川节度使崔光远平定梓州刺史段子璋的叛乱。

宝应元年(762年),代严武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成都尹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攻取陇右,十月,进而攻占分州、武功,高适率兵出南鄙,牵制其力,不成功。广德二年,吐蕃反兵陷松(今四川松潘)、维(今四川理县)、保(今四川理县新保关)三州及云山新筑二城[2]杜甫曾劝高适:“请公问主将(哥舒翰),焉用穷荒为?”[3]。高适被召还京,任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一直封到渤海县侯。唐代宗永泰元年正月乙卯(765年2月17日),去世,追赠礼部尚书。

家系

出身渤海高氏

  • 曾祖父:高祐
  • 祖父:高偘,唐高宗时名将,官左监门卫大将军、平原郡开国公,赠左武卫大将军,谥号“威”,陪葬乾陵。
  • 父亲:高崇文(653年—719年)据《全唐文补遗》《唐故韶州长史高府君玄堂记》:君讳崇文,字崇文,渤海蓨人也。春秋六十七,以开元七年五月十一日终于广陵私第。以开元八年岁次庚申六月壬午朔廿五日景午,迁窆于河南府洛阳县平阴里积润村北原,礼也。夫人渤海吴氏合葬茔;韶州长史。
  • 母亲:渤海吴氏
  • 姐姐:高嬇,嫁给朱守臣。

著作

高适一直到五十岁时才开始他的文学创作,他的作品描写了西塞的生活:战场上的景象、士兵的生活和当地百姓少妇的情怀。有《高常侍集》传世。今人刘开扬有《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燕歌行》是高适的著名诗作。

【诗歌原文】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②

摐金伐鼓③下榆关④, 旌旆逶迤⑤碣石⑥间。

校尉羽书⑦飞瀚海⑧, 单于猎火⑨照狼山。⑩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⑪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⑫塞草腓⑬,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⑭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⑮远戍辛勤久, 玉箸⑯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⑰欲断肠, 征人蓟北⑱空回首。

边庭飘飖⑲那可度, 绝域⑳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作品简介】:

《燕歌行·并序》由高适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高适曾三次奉命出塞,所作边塞诗约二十馀首,最著名的是这首《燕歌行》。这首诗堪称盛唐边塞诗最杰出的代表。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士兵遭受了极大的痛苦,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士兵,讽刺和批判不恤士兵的将军。《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

【注释】:

①.《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前人曹丕、萧绎、庾信所作,多为思妇怀念征夫之意。

②"汉家"四句:开元十八年(730)五月,契丹及奚族叛唐,此后唐与契、奚之间战事不断(参《通鉴》213卷)。"非常赐颜色":破格赐予荣耀。

汉将:指张守珪将领。开元二十三年张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二十六年(738),其部将败于契丹,张却隐瞒败绩,虚报战功,并贿赂奉命前去调查的牛仙童。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乃作此诗以"感征戍之事"。

③摐金伐鼓:军中鸣金击鼓。

④榆关:山海关。

⑤逶迤:连绵不断。

⑥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此借指东北沿海一带。

⑦羽书: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

⑧瀚海:大沙漠。

⑨猎火:狩猎时所举之火。

⑩狼山:阴山山脉西段,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此外借瀚海、狼山泛指当时战场。

⑪凭陵:逼压。

⑫穷秋:深秋。

⑬腓(一作衰):变黄。隋虞世基《陇头吟》"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⑭"身当"二句:一写主帅受皇恩而轻敌;一写战士拼死苦战也未能冲破敌人的包围。

⑮铁衣:借指将士。《木兰辞》:"寒光照铁衣"。

⑯玉箸:白色的筷子,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

⑰城南:长安城南,当时是百姓居住区

⑱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此泛指东北战场。

⑲边风飘飖:一作边庭飘飘,形容边塞战场动荡不宁。

⑳绝域:更遥远的边陲。

"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

三时:早、午、晚。

阵云:战云。

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铜器。

.死节:为节义而死,此指国捐躯。

.李将军:指汉将军李广,能征善战,在战场上常身先士卒,又体恤将士,被后世视为好将军的典范。事见《史记 ·李将军传》。

【翻译】: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 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男子本来就看重横刀骑马天下行, 天子赏识非常时赫赫英雄显本色。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 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 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 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 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 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 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 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 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 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 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互看白刀乱飞舞夹杂大雪落纷纷, 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

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 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韵译】: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

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

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

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

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

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堪称盛唐边塞诗最杰出的代表。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士兵遭受了极大的痛苦,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士兵,讽刺和批判不恤士兵的将军。

第一段八句,写出师。开头交代战争的地点及性质,写唐军出师时一往无前的情景。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瀚海、狼山,逐步推进,概括了出征的历程,气氛也从缓和渐入紧张。

第二段八句,写战败。胡骑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战,浴血厮杀,而将军们却还在欣赏美人的歌舞,暗示了战争必败的原因。接著写力竭兵稀,重围解难。

第三段八句,写被围。处在被围困险境中的士兵,也是血肉之躯,不能没有儿女、夫妇之情,然而大敌当前,只能忍受“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的感情熬煎。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第四段结尾四句,短兵相接,运用“李广难封”的历史典故,讥讽了冒进贪功的汉将,揭示了将士们的思想境界。他们拼死血战,含辛茹苦,甚至为国捐躯,并非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这比众多为封万户候而立功边塞人的思想不知高尚了多少倍。


【赏析】:前八句诗概括了将士们出征的过程。

诗的发端“汉家烟尘在东北”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诗中的“汉家烟尘”和“汉将辞家”指当朝将士。“男儿本自重横行”中的横行,是横行敌境,一往无前的意思。“摐军伐鼓下榆关”两句写出征的军容。“校蔚羽书飞翰海”中一个“飞”字传神地说明军情紧急,战局危险。气氛由此逐渐推进,趋于紧张。

次八句写战斗危急而失利。 [4]


传记

《旧唐书》本传

《新唐书》本传

《唐才子传·高适》[5]



注释

  1. 本作“高適”,简体字书籍中一般简化作“高適”,也有沿用繁体字的。
  2. 资治通鉴·唐纪》:广德元年十二月
  3.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
  4. 华语网>高适《燕歌行》原诗、注释、翻译、在线朗读与赏析
  5.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高适》: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人。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便远。后举有道,授封丘尉。未几,哥舒翰表掌书记。后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李辅国忌其才。蜀乱,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迁西川节度使。还,为左散骑常侍。永泰初卒。适尚气节,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年五十,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尝过汴州,与李白、杜甫会,酒酣登吹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人莫测也。中间唱和颇多。今有诗文等二十卷,及所选至德迄大历述作者二十六人诗,为《中兴间气集》二卷,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