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目录

高低

高低,是指高低的程度,水平的程度等,引申为深浅轻重、无论怎样等意思。有人用其当作笔名,代表人物有王志高,男,生于70年代,安徽枞阳人,当红时尚写手,"新桐城派"代表作家。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高低

定义 高低的程度

引申 深浅轻重、无论怎


代表人物 王志高

拼音 gāo dī

同义词

崎岖、凹凸
注音

ㄍㄠ ㄉㄧ 同义词 崎岖、凹凸、坎坷、高卑。 基本解释 高低 gāodī

[height]∶高度,高低的程度。估计一下立柜的高低。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高下两人水平差不多,很难争出高低。 [sense of propriety;discretion]∶说话、做事的分寸(指说话或做事)不知高低 [accident]∶意外情况。拳上无眼,倘若还有些高低,可如之奈何?--元·佚名《独角牛》 [victory or defeat]∶胜负比个高低 高低 gāodī

[on any account]∶无论如何。嘴都说破了,老王高低不答应。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百合花》 [at long last]∶终究,到底。高低找到了这本书。这本书高低叫他弄丢了。 引证详解 高高低低,或高或低。①唐 许浑《金陵怀古》诗:"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②唐张碧《山居雨霁即事》诗:"断续古祠鸦,高低远村笛。"③宋杨侃 《皇畿赋》:"屈曲沟畎,高低稻畦。"④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要不随手摘片树叶,他也能吹出高低音,吹成曲调。" 尊卑贵贱。①《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江居禀道:'相公白龙鱼服,隐姓潜名,倘或途中小辈不识高低,有毁谤相公者,何以处之?'"②《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回:"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③《红楼梦》第五五回:"你别混支使人!那都是办大事的管家娘子们,你们支使他要饭要茶的?连个高低都不知道!" 高明低下,优劣。①《西游记》第九十回:"两个才交手,还未见高低。"②《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只听他文绉绉的说道:'人品有个高低,飞禽走兽也有个贵贱。'"③郭小川 《正当山青水绿花开时》诗:"亿万歌手大唱跃进歌,与李白、杜甫比高低。" 多少。毛泽东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闹地位,闹名誉,讲究吃,讲究穿,比薪水高低,争名夺利,这些东西多起来了。" 深浅轻重;利害得失。①《西游记》第二六回:"那童子不知高低,贼前贼后的骂个不住。"②《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陈旺的老婆是个蠢货,那晓得甚么委曲?不顾高低,一直的对主母说了。" 犹底细。①《秦并六国平话》卷上:"回马间,只见一下锣声,喊杀连天,不知高低。"②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婆子不知高低,那里肯受。"③清李渔《奈何天·忧嫁》:"耳目官骸样样奇,文人逐件有标题。休疑,少刻相逢,便见高低。" 好歹。①《水浒传》第三二回:"那三四个村汉叫声苦,不知高低,都下溪里来救起那大汉,自搀扶着投南去了。"②清李渔《慎鸾交·心归》:"奴家没有眼力,不辨高低。" 不管怎样,无论如何。①明 汤显祖《紫箫记·捧盒》:"今日到十郎书院,见他家青儿,到也眉目乾浄爱人子,不如明日十郎到我府中,高低把青儿舍与我吧!"②高玉宝《高玉宝》第七章:"玉宝见刘叔叔没有衣服换,高低不穿。" 指高低的程度。如:那山太远,估量不出它的高低。 到底,终究。如:这本书找了好几天,高低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