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痛熱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骨痛熱症 |
登革熱(dengue)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後可導致隱性感染、登革熱、登革出血熱,登革出血熱我國少見。典型的登革熱臨床表現為起病急驟,高熱,頭痛,肌肉、骨關節劇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現皮疹、出血傾向、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減少、血小板減少等。本病主要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流行,我國廣東、香港、澳門等地是登革熱流行區。由於本病系由伊蚊傳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節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在新流行區,人群普遍易感,但發病以成人為主,在地方性流行區,發病以兒童為主。
簡介
登革病毒為黃病毒科中的黃病毒屬,是單股正鏈RNA病毒,病毒耐低溫,在人血清中保存-20℃可存活5年,-70℃可存活8年以上,但不耐熱,50℃30分或100℃2分鐘即可滅活,不耐酸,用洗滌劑、乙醚、紫外線和0.65%甲醛溶液可以滅活。目前已分離出4個血清型的登革病毒,均有致病性。伊蚊(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是其主要宿主,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患者在發病1日至發病後3日內傳染性最強。少數患者在熱退後第3日還可從血液中分離到病毒。登革病毒經伊蚊叮咬進入人體,在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增殖後進入血液循環,形成第一次毒血症。然後再定位於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和淋巴組織中複製,再次釋放入血,形成第二次毒血症。登革病毒與機體產生的抗登革病毒抗體形成免疫複合物,激活補體系統,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時病毒可抑制骨髓,導致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和出血傾向。
評價
(1)發熱 起病大多突然,體溫迅速達39℃以上,一般持續2~7日,熱型多不規則,部分病例於第3~5日體溫降至正常,1日後又再升高,呈雙峰熱或鞍型熱。兒童病例起病較緩、熱度也較低。發病時伴有頭痛、背痛和肌肉關節疼痛,眼眶痛,眼球後痛等全身症狀。可有感覺過敏、噁心、嘔吐、腹痛、食慾差、腹瀉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狀。顏面和眼結膜充血,頸及上胸皮膚潮紅。發熱期可出現相對緩脈。(2)皮疹 於發病後2~5日出現,初見掌心、腳底或軀幹及腹部,漸次延及頸和四肢,部分患者見於面部,可為斑丘疹、麻疹樣皮疹、猩紅熱樣皮疹、紅斑疹,稍有刺癢,也有在發熱最後1日或在熱退後,於腳、腿背後、踝部、手腕背面、腋窩等處出現細小淤斑,1~3日內消退,短暫遺留棕色斑,一般與體溫同時消退。(3)出血於發病後5~8日,約半數病例可出現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膚淤點、胃腸道出血、咯血、血尿、陰道出血等。(4)其他 全身淋巴結可有輕度腫大,伴輕觸痛。可有肝大,脾大少見。個別病例有黃疸。病後患者常感虛弱無力,完全恢復常需數周。[1]